徐淑飛,邵 麗 ,張 靜,賀麗娜 ,任志斌
(1.蓬萊海關,山東蓬萊 265600;2.棗莊海關,山東棗莊 277102;3.煙臺海關,山東煙臺 264001)
蘋果因口感清脆香甜、營養價值高,受到全球消費者歡迎[1]。我國作為蘋果種植大國,近年來年均產量都在4 000萬t以上,不僅滿足國內消費者的需求,還遠銷國際市場,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2]。然而,我國作為蘋果生產大國,卻非出口強國,鮮蘋果出口量不到全國蘋果總產量的2.5%。山東省作為我國蘋果主產區,近3年來年均出口量占到全國的45%以上,主要出口目的地為東南亞中低端市場,出口到歐美等高端市場的蘋果較少[3]。阻礙我國蘋果進入高端市場的關鍵因素是農藥殘留超標,以及農藥最大殘留限量(MRLs)等方面存在技術性貿易壁壘[4]。
目前,歐美等國家在果品質量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制定了較為詳盡的蘋果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而我國相關研究相對滯后,蘋果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不足,部分常用農藥的限量標準高,導致果園用藥不規范,給出口蘋果進入高端市場帶來風險[5]。本文通過對山東省出境注冊蘋果園中的蘋果進行農藥殘留監測,以期了解蘋果中農藥殘留的種類及含量,評價其貿易風險,為蘋果生產規范使用農藥和限量標準制修訂提供依據。
根據海關提供數據,山東省目前共有出境注冊蘋果園352家,其中膠東地區(煙臺市、青島市、威海市)占全省注冊總數的97.7%,因此采樣點主要設置在該地區,2020年從煙臺(棲霞市、龍口市、蓬萊市和招遠市)、威海(文登區、榮成市)、青島(萊西市)7個出口蘋果主產區抽取84份蘋果樣品。
依據出境注冊蘋果園農藥使用情況,以及歐美等國家和我國的蘋果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比較,主要開展15種有機磷農藥(毒死蜱、甲胺磷、乙酰甲胺磷、甲基對硫磷、水胺硫磷、馬拉硫磷、對硫磷、敵敵畏、三唑磷、氧樂果、殺撲磷、殺螟硫磷、治螟磷、丙溴磷和保棉磷);7種擬除蟲菊酯類農藥(甲氰菊酯、氯氰菊酯、聯苯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氯氟氰菊酯);7種殺菌劑(三唑酮、甲霜靈、腐霉利、咪鮮胺、戊唑醇、甲基硫菌靈和多菌靈);2種殺螨劑(噠螨靈、乙螨唑);1種二硫代氨基甲酸酯類農藥(苯醚甲環唑),共計32項指標的監測。
采用現有的標準方法對樣品中的32種農藥殘留進行檢測,具體采用的標準見表1。

表1 32種農藥參數及采用的標準方法
84份蘋果樣品中,36份樣品有農藥殘留檢出,農藥殘留檢出率為42.4%,主要為多菌靈、甲基硫菌靈、毒死蜱、戊唑醇、聯苯菊酯及苯醚甲環唑,檢出率分別為37.6%、15.3%、27.1%、5.9%、4.7%和11.8%,其余26種農藥未檢出。農藥多殘留樣品(檢出2種及以上的農藥殘留)占樣品總數的35.7%,所檢出的農藥殘留量均在GB 2763—2021規定的限量范圍內,無超標樣本[9],見表2。

表2 蘋果中農藥殘留檢出的具體情況
不同采樣點蘋果樣品農藥殘留結果存在較大差異,具體檢出情況見表3。其中采樣點3和采樣點7檢出率較高,分別為61.1%和50.0%;采樣點1、采樣點2、采樣點5檢出率次之,分別為43.8%、38.9%、37.5%;采樣點4和采樣點6檢出率最低,分別為25.0%和33.3%。

表3 各采樣點農藥殘留檢出的具體情況(單位:mg/kg)
農藥廣泛用于蘋果種植各個環節,因此,蘋果農藥殘留問題受到普遍關注。通過調查分析,山東省出境注冊蘋果園農藥殘留檢出率為42.4%,低于董峰光等[10]研究的煙臺地區蘋果農藥殘留檢出率的53.91%及聶繼云等[11]研究的陜西、山東、河南等9省區蘋果農藥殘留檢出率的89.5%。蘭豐等[12]對山東省主產區蘋果的研究顯示,農藥多殘留(檢出2種及以上農藥殘留)檢出率為78%,而山東省出境注冊蘋果園農藥多殘留樣品檢出率為35.7%。通過對出境注冊蘋果園與未注冊蘋果園比較表明,前者農藥使用更規范,蘋果中農藥殘留較少,污染程度較輕。建議未注冊蘋果園通過建立合作社,積極申請出境注冊蘋果園備案,參照出境注冊蘋果園標準管理,提升產品品質。
蘋果實際種植過程中使用農藥種類較多,常用的有70余種。董峰光等[10]研究發現多菌靈和甲基硫菌靈檢出率較高,分別為49.78%和12.83%;聶繼云等[11]研究發現多菌靈、甲基硫菌和毒死蜱檢出率較高,分別為76.5%、19%和20%;蘭豐等[12]研究發現多菌靈、啶蟲脒和毒死蜱檢出率較高,分別為59.1%、33.6%和28.2%。山東省出境注冊蘋果園農藥殘留主要為多菌靈、甲基硫菌靈、毒死蜱、戊唑醇、聯苯菊酯及苯醚甲環唑,檢出率分別為37.6%、15.3%、27.1%、5.9%、4.7%和11.8%。通過比較表明多菌靈、甲基硫菌靈和毒死蜱均為檢出較高的農藥,多菌靈和甲基硫菌靈是常用的殺菌劑,毒死蜱是常用的殺蟲劑,由于使用效果較好,被果農普遍使用,存在濫用的風險,建議對其進行長期的監測,并研發更合適的替代品。
近年來,我國加大了農藥殘留限量標準的研究力度,現行限量標準的制修訂速度明顯加快,限量標準不斷完善,但與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還存在差距[1]。目前,我國標準規定了240種農藥在蘋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其中126種農殘限量直接針對蘋果,114種農藥殘留限量執行仁果類水果的限量要求,而直接針對蘋果的限量標準歐盟有506種,日本有334種,美國有158種,并且歐盟和日本均制定了嚴格的限量標準,對無具體限量標準且不屬于豁免物質的農藥殘留,都以0.01 mg/kg為限值。
通過對山東省出口蘋果農藥殘留調查分析,結果表明多菌靈、戊唑醇和苯醚甲環唑檢出值未超過相關國家的限量標準要求,甲基硫菌靈有12份樣品檢出值超出了歐盟的限量標準要求,檢出率為14.3%;毒死蜱有3份樣品檢出值超過了美國和歐盟的限量標準要求,檢出率為3.57%;聯苯菊酯有2份樣品檢出值超過了歐盟的限量標準要求,檢出率為2.38%,具體檢出情況見表4。蘋果農藥殘留超標,降低了我國蘋果進入國際高端市場的競爭力,增加了對外貿易風險。引起相關農藥殘留超標的重要原因是我國限量標準過于寬松,如種植過程中的常用農藥毒死蜱,我國的限量是歐盟和美國的100倍,甲基硫菌靈的限量我國是歐盟的500倍,聯苯菊酯的限量我國是歐盟的50倍。建議在制定農藥殘留限量標準的過程中,不僅要立足國內產業發展需求,也要依據國際限量標準要求,制定更嚴格的限量標準,不斷提升產品質量。

表4 農藥殘留檢出情況與高端消費市場限量標準比較(單位:mg/kg)
通過標準方法對山東省出境注冊蘋果園采集的樣品進行了32種農藥篩查分析,農藥殘留檢出率為42.4%,低于未注冊蘋果園的檢出率,檢出的農藥殘留水平不高,均低于我國規定的農藥最大殘留限量值。檢出的農藥殘留主要為多菌靈、甲基硫菌靈、毒死蜱、戊唑醇、聯苯菊酯及苯醚甲環唑,部分樣品甲基硫菌靈和聯苯菊酯檢出值超過了歐盟限量標準要求,毒死蜱的檢出值超過美國和歐盟的限量標準要求,存在對外貿易風險,在制定出境注冊蘋果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時,應予以重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