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桂秋
(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思政部 河北秦皇島 066100)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政課承擔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是廣大學子成長成才的關鍵課程”。①讓更多青年學子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升華思想境界汲取前行的力量,是當前思政課教師的使命和應有的擔當。在高職思政課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將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中,針對大學生對如何行穩致遠、如何應對前行路上的挑戰等思想困惑,用黨的光輝歷程引導大學生辨清前行的方向、堅定前行的信心、汲取前行的力量。有助于大學生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建黨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堅持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其實質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的歷史。我們黨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堅持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相統一,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新境界,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論成果,即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實踐基礎上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思想與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是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關系,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引領新征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思想旗幟。
以中國共產黨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為切入點,通過講授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明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引導學生認識,越是事業發展,越要高舉旗幟;越是放眼未來,越要領航定向。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共產黨為什么能這些大事大非問題有了深入的認識。明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引領我們前進的偉大旗幟。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新征程上,要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奮勇向前。
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光輝歷程中,有千千萬萬個共產黨人將個人的人生價值與國家的富強、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緊密聯系在一起。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動力。
以在革命、建設時期共產黨人的典型事跡為案例,通過開展“走近毛澤東”“家鄉共產黨人事跡宣講”“學習習近平主席金句”等主題實踐活動,引導大學生多視覺、多渠道地挖掘共產黨人的先進事跡,引導他們深入思考與解讀共產黨人面對個人利益與民族大義時的抉擇。如中國革命的播火者李大釗指出:“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開國領袖毛澤東動員親人走出韶山干革命,六位親人先后為革命獻出生命。習近平主席提出“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在脫貧攻堅的戰斗中,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堅決響應黨中央號召,以熱血赴使命、以行動踐諾言,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嘔心瀝血、建功立業。在抗擊新冠疫情的斗爭中,中國共產黨人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生命至上,46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沖鋒在前,廣大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帶頭拼搏,“我是黨員,守護群眾是我的責任”成為千萬黨員的心聲。
共產黨人的事跡鮮活生動,感人至深,通過教學激勵學生們學習有榜樣、心中有信仰、奮斗有力量。正是由于共產黨人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事業正確性和必然性的堅定不移,才有他們為追求真理和目標勇往直前、乃至犧牲自我的實際行動。千萬個共產黨人將個人的人生價值與國家的富強、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緊密聯系在一起。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共產主義的理想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當代青年必須摒棄那些一事當前先為自己打算、拜金主義、貪圖享樂等錯誤的人生觀,把報效國家,服務人民作為自身的奮斗目標和價值追求。
艱苦奮斗是一種不怕艱難困苦,奮發圖強,艱苦創業,為國家和人民利益樂于奉獻、勇于獻身的英勇頑強的拼搏精神,是開拓進取的工作作風和勤儉節約的生活作風。“中國共產黨是靠艱苦奮斗起家的,也是靠艱苦奮斗發展壯大、成就偉業的”。②黨的歷史就是艱苦奮斗的歷史,艱苦奮斗是中國共產黨人成就事業創造輝煌的重要法寶。
以“艱苦奮斗的時代價值”為主題開展專題研討,分析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井岡山時期,從領導到士兵,每人每天僅有5分錢菜金,吃的是糙米飯,喝的是南瓜湯,穿的是破舊衣,住的是巖洞柴房,黨領導軍民靠艱苦奮斗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難,粉碎了敵人數次圍剿,使星星之火終成燎原之勢。長征途中,紅軍官兵穿著單衣草鞋,翻越連鳥都難以飛越的雪山,走過布滿沼澤的草地,野菜充饑,篝火御寒,靠艱苦奮斗精神,完成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壯舉——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時期,在日寇對我根據地進行瘋狂掃蕩、國民黨反動派對解放區實行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的異常情況下,黨率領軍隊和人民自己動手,開荒種地,邊生產、邊打仗,譜寫了革命戰爭史上艱苦奮斗的輝煌篇章。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還是靠著艱苦奮斗,硬是用雙腿跑過了敵人的汽車輪子,用雙腿跑過了敵人的汽車輪子,用“小米加步槍”打敗了裝備精良的國民黨軍隊,建立了新中國。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面對國際上的重重封鎖,面對國內滿目瘡痍民生凋敝,黨領導人民繼續發揚艱苦奮斗、務求實效的精神,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蒸蒸日上。在抗擊疫情一線,共產黨人以生命赴生命。脫貧攻堅戰場上,他們“不破樓蘭終不還”。
通過學習研討,學生認識到艱苦奮斗是我們黨的傳家寶。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當今世界,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頻頻出現,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加速,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順利開啟,在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那種認為自己生逢盛世,不需要艱苦奮斗的思想是要不得的。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前途光明,道路曲折。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繼續艱苦奮斗。只有艱苦奮斗,埋頭苦干、真抓實干,不畏艱難,勇于面對各種挑戰,才能擔當起民族復興的重任。
總之,“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 ③黨的奮斗歷史為思政課儲備了大量重要的教學素材。將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用黨的光輝歷程照亮大學生的心路,解除大學生的思想困惑,引導青年學子明辨前行的方向、確立前行的目標、汲取前行的力量。激勵大學生為國家的富強、民族的復興、人民的幸福作出貢獻。有助于大學生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