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靜 范祥林
(1.皖西學院生物與制藥工程學院 安徽省六安市 237012;2.皖西學院電子信息與工程學院 安徽省六安市 237012)
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2021屆畢業班學生大三下學期居家隔離了半學期,學習以上網課為主、考試課與實驗課推遲至大四上學期開展,導致部分學生與父母關系緊張、失戀、人際關系緊張、學習目標缺失……加之心智不夠成熟、性格不夠穩定等[1],產生一定的學業和就業焦慮。這些心理問題如不及時疏導和干預,勢必影響個人學業和就業,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一定壓力。
畢業班學生的學業焦慮主要表現為如何順利通過考試。在家上網課與在教室上課有實質性區別,畢業班自律性低的同學普遍反映線上課效果不如線下好。部分同學反映家里看書效果不如在學校好。剛開學就要考上學期學的線上課,很多同學擔心考試難通而焦慮不安,在社交空間等網絡媒體表現出低落甚至焦慮情緒,一改往日活躍氣氛。
畢業班學生的升學與就業焦慮。畢業班學生的升學焦慮主要來自于碩士研究生初試,擔心暑期未留校學習,開學又面臨考試與補上學期的實驗課等,影響碩士研究生初試;就業焦慮主要體現在網上找工作不如校招效果好。部分找工作的同學網上投遞簡歷不積極,擔心開學前幾周補上大三下學期的實驗課而無法如約去公司報到,甚至有些同學因投遞簡歷被拒而一時情緒低落,喪失求職信心。
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畢業班學生所表現出的一系列心理危機需要心理輔導員花費大量時間來梳理。對學生暴露出來的考試焦慮,甚至輕生等嚴重心理問題需要學院分管學生工作副書記開導、專業心理咨詢師一對一幫扶來排憂解難。
畢業班學生心智不夠成熟,性格不夠穩定,面對問題存在逃避心理。部分畢業班學生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卻不能正視問題,選擇逃避;覺得在家隔離半學期耽誤了學習,卻不愿采取補救措施;因未落實工作而焦慮,卻不積極投遞簡歷;想報考公務員、教師編制卻不付諸于行動。
心理危機干預是指個體在遭受到嚴重突發性事件或創傷性事件的影響后,為了幫助個體及時擺脫心理創傷的影響而采取的一種有效、科學的心理治療手段[2]。面對畢業班學生的學業、就業等焦慮問題,采取積極心理學方法和朋輩互助心理輔導法進行心理危機干預,有效解決了部分同學的學業和就業焦慮。
心理輔導員利用積極心理學方法對畢業班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傳播正能量,讓畢業班學生感受生命的真諦,對前途充滿信心,樹立責任感和規則意識,提高愛國主義情懷。
心理輔導員借助積極心理學優勢[3]通過班群不定期向學生宣傳抗疫先進事跡,弘揚偉大抗疫精神,讓畢業班學生體會到生命的難能可貴和偉大的愛國主義情懷。同時,輔導員通過號召大家集體觀看《榜樣4》等,傳播正能量,向畢業班學生傳遞大國工匠精神和不畏艱險、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甘于奉獻、不計名利的優秀品質,激發畢業班學生愛國情懷,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規則意識,激發廣大畢業生愿為祖國和人民付出一腔熱血,不負青春、不負韶華的堅定決心。
針對畢業班學生的學業壓力主要采取以下有效措施來應對。首先,心理輔導員將學生的擔憂及時反饋至學院負責人,校方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對難度大的考試課程要求代課老師通過補課來輔導學生學習,減輕考試焦慮。心理輔導員召開緊急班會給學生分析形勢,盡快全身心投入考試復習當中。
其次,利用朋輩互助心理輔導優勢[4]要求班干部等以身作則,積極復習考試科目,起先進模范帶頭作用,同時要求寢室長以身示范,帶領室友好好復習,堅定必過信心。朋輩之間的意見最易被采納,通過此方法解決了大多數畢業班學生的考試焦慮,化解了他們的心理危機。
最后,針對有一定難度的課程請相關科目成績較好的同學及時把好的學習方法和總結分享給大家,朋輩之間的互助和分享使得學習困難者有效避免了考試焦慮心理。
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就業工作同樣遇到了很大困難!心理輔導員不僅需要講究工作方式方法、做好政策宣講,而且要做好畢業班考研學生、考公、考編學生和在崗觀望學生以及不積極就業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
首先,對于報考研究生的畢業班同學,輔導員運用積極心理學方法向報考研究生的畢業班同學傳達2020屆學長在家復試都能取得優異考研結果,大家在圖書館安靜的環境下備考定能取得優異成果,務必珍惜眼下,全身心備戰研究生初試。
其次,對報考公務員和事業編制等的畢業班同學,心理輔導員提供相關政策宣講,如中央組織部辦公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印發《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做好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高校畢業生工作的通知》強調事業單位空缺崗位主要用于專項招聘高校畢業生,艱苦邊遠地區鄉鎮事業單位招聘本科以上高校畢業生。引導畢業班學生到基層就業,考國家增加的基層醫療、社會服務等擴大招募規模的崗位、基層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崗位以及“三支一扶”計劃等基層服務項目。
再次,對于已在實習崗位工作數月卻遲遲不簽協議,猶豫著是否離開現有工作崗位的同學,心理輔導員給他們分析當前就業形勢和自身不利因素,幫助他們認清事實,提醒他們頻繁換工作對企業和他們個人都很不利!畢業生剛工作不久,缺乏工作經驗和技能,需要先就業再擇業,擺正就業心態,明確自身定位,從點滴做起,腳踏實地,用勤勞雙手,創造精彩人生。
最后,對于不積極就業的同學,大四心理輔導員要進行個性化服務。心理輔導員運用積極心理學方法發掘學生潛質和內生驅動力,給學生講好創業優惠政策。通過召開已就業學生工作經驗分享會,把朋輩互助心理輔導法的效果發揮到極致,更多畢業班學生樂意接受[4],且實現積極就業;引導學生挖掘自身就業優勢,辯證認識當前就業形勢,積極主動就業;引導他們轉變就業意識,擺正擇業心態,就業目光不能只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非高薪不去、非大企業不選、非省會城市不進”;盡己所能提供實實在在的就業服務,如:修改就業推薦表、修改求職簡歷、明確擇業目標、推薦多企業就業崗位等;采取積極心理學方法,鼓勵畢業班學生學會捕捉機遇,向遠程辦公、在線教育、在線醫療、生鮮物流等新興產業進軍,利用國家對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積極開拓出一批新興產業,通過創業帶動就業。
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學校心理教育工作者采取積極心理學方法和朋輩互助心理輔導法應對畢業班學生學業、就業等一系列心理問題,保證他們健康成長成才,關乎千家萬戶家庭幸福和社會大局穩定,做好畢業班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意義深遠,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