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事平
中國石油,中國石化,是中國的兩大國有油氣公司,江湖人稱“兩桶油”。
中國石油脫胎于石油部。1988年石油部撤銷,成立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1998年,成立中國石油天然集團公司。2017年,公司完成由全民所有向有限責任公司的改制,再度更名: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石化作為企業,成立時間稍早:1983年,叫中國石化總公司;1998年,重組成為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2018年,經過改制,公司官名: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石油”或“中石油”;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石化”或“中石化”。
越簡單,越本質。通過簡稱,可以看到這家兩公司的區別,一個偏重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一個偏重煉油與化工。再直白一點,就是一個產油,一個煉油。
但事情往往沒有那么簡單。1998年改革后,兩家公司都成了上下游一體化公司,都是既生產油氣,又煉油做化工,中間有儲有運,還有大把加油站,無外乎就是你那個多點兒,我這個多點兒。最早他們在中國大地上的“勢力范圍”,還有點“劃江而治”的意思,現在則是互相滲透,就看誰本事大、能力強、占得多。
不論是上游、中油還是下游,再或者一體化,直到今天,“兩桶油”都是保障中國國家能源安全的基石公司的根本性質,始終沒有改變。
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大”。有多大?或許身在其中的人也說不清楚。
兩家公司動輒稱自己有“百萬石油大軍”。確實,人多,是兩桶油的一大特點。《財富》雜志發布的“2019年世界500強50家員工人數最多的公司”榜單,其中顯示中國石油員工人數為138萬人,中國石化為130萬人?;蛟S,這還沒有算上他們的退休人員。在中國,也只有國家電網公司能超過“兩桶油”的員工數量了。
采油煉油,勘探開發……這些活聽起來既危險又艱苦,似乎不適合女性。但是,兩桶油的員工中,女性數量并不少:中國石油43萬,占比31.16%;中國石化33萬,占比25.38%。
從這一點上看,上游業務居多的中國石油,提供給女性的就業機會更多,對女性就業更為友好。

人員數量對比。數據來源:2020 年財富世界500 強
富可敵國,人們常用這樣的話形容一個人或者一家企業。從收入的角度而言,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確實“富可敵國”,年營業收入早已經進入“萬億俱樂部”。
根據上市公司財報,2021年前三季度,中國石油的營業收入是18803.41億元(除非特別標注,本文的元均為人民幣),中國石化的營業收入是20033.5億元。中國石化以1230.09億元力壓中國石油。不過2021財年尚未結束,第四季度是否能形勢逆轉或拉開差距,結果尚未可知。
在財富世界500強2021年排行榜上,中國石油以第四位的成績略略領先于中國石化一個位次。在這份榜單中,中國石油2020年的收入是2839.576億美元,中國石化的收入是2837.276億美元,按照目前的匯率折合成人民幣,都是1.8萬億元多一些,兩家相差無幾,可謂比翼齊飛。

2021年前三季度營收對比(億元)。數據來源:各公司前三季度財報。

2020年營收對比(億元)。數據來源:中石油2020年報、中石化2020年報
對很多百姓而言,破家值萬貫。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都有著數十年的歷史,也都成為資產龐大的公司。
資產就是家底。在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上,中國石油的總資產6266.167億美元,而中國石化的資產為3432.89億美元。中國石油家大業大,資產是中國石化的1.83倍。
每年的年報,是各個企業向投資者和公眾公布自己詳情的“白紙黑字”。根據他們的年度報告,中國石油的資產總額超過4萬億,而中國石化則為2.24萬億。
通常,資產中包括一項中國要的內容,那就是負債:借錢搞經營,是企業經常性行為。資產減去負債,就是凈資產了。以凈資產論,2020年,中國石油為23192.42億,中國石化為11621.13億,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再四舍五入,中國石油凈資產是中國石化的2倍。
雖然在成立之初決策者的動機是讓中國石油多生產石油天然氣,讓中國石化以油氣為原料多煉油多生產化工品,但是兩家公司在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都成為上下游一體化的龐然大物了。

2020年總資產凈資產對比(億元)
業務鏈條長,是兩家公司的一個顯著特點。舉凡涉及油氣領域的各個環節,比如勘探開發、儲運、煉化、銷售,以及與此相關的制造業等等,兩家公司都有。其業務鏈上的業務品種之多,只有你想象不到的——若干年前,它們還擁有學校、幼兒園、物業,企業辦的像政府?,F在兩家公司又開始涉足新能源:光伏,氫能,加之投資觸角廣泛,產業鏈還在不斷擴展、延伸。
業務覆蓋空間范圍大。兩家企業都是跨國公司,除了在中國業務犬牙交錯,在海外也是積極布局。這其中,中國石油獨領風騷:已經形成中亞-俄羅斯、中東、非洲、美洲和亞太5大油氣合作區,在全球32個國家共管理運行88個油氣合作項目,可謂油氣業務全球布局。
2020年,中國石化中國大陸營業收入為1.72萬億元,占營業總收入的81.90%;其他地區營業收入為0.39萬億元,占營業總收入的18.29%。而當年中石油境內營業收入為1.21萬億元,占營業總收入的62.69%;其他地區營業收入為0.72萬億元,占營業總收入的37.36%。
大不等于強。在做強的道路上,雖然中國石化領先一步,但這兩家企業都有很長的路要走。
上天易,入地難。
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現在是越來越難了。唯有依靠技術進步,才能獲取具有經濟性的油氣。而所謂上天易、入地難,在看不到摸不著的地下找到并開采出油氣,挑戰性不小。煉油和化工,更需要技術不斷升級,才能滿足人類對新材料不斷增加的欲求。
正因為如此,科技創新力,成為衡量企業是不是強的重要標準之一。
-專利
從發明專利的角度而言,中國石化數量遠遠超過中國石油。2017-2020年,中國石化的發明專利授權量達到11183件,而中國石油的數量是4035件。中國石化是中國石油的2.77倍。

中石油與中石化營業區域。數據來源:中財網

2017年-2020年發明專利授權量(件)。數據來源:國家專利網。
更為關鍵的是,在2017-2020年四年間,中國石化所獲得的發明專利授權量總體是呈上升趨勢的,而中國石油的趨勢線,則出現了向下的趨勢。
2020年,中國石油申請專利6814件,獲得授權專利5290件;中國石化2020年申請專利7972件,獲得授權專利5140件。在專利獲授權的比例上,中國石油以77.63%勝過中國石化的64.84%。
2020年中石油的科研投入為227.59億元;中石化的研發投入為144.14億元。
-獲獎
從2000年開始,中共中央、國務院每年一度,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會上,會頒出五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能獲得其中某一項,也算殊榮加身。
國家科學技術獎中最牛的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要獲得這個獎,需要報請國家主席簽署,并且由國家主席頒發證書和獎金。獎金數額由國務院規定,目前獎金額為800萬元人民幣。
2007年,中國石化的閔恩澤以其在石油化工領域的卓越貢獻,而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院士
通常情況下,院士是一些國家所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在中國,有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兩種院士。

2017-2020年國家科學技術獎(發明獎+進步獎)對比(件)。數據來源:綜合自多家媒體。
鑒于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兩家公司的科學技術人員以工程技術為主,以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數量來衡量兩家公司頂尖的科技人才,更符合實際情況。
2017年,工程院院士數量,以中國石化為多,有23名,中國石油為21名。由于2018、2019年數據難考,這兩年暫且忽略。2020年,兩家公司用有的工程院院士數量發生逆轉,以中國石油擁有23名領先。截至目前,兩家公司都擁有24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可謂不分伯仲。

2017-2020年院士數量(個)。數據來源: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

2020年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員工學歷構成。數據來源:同花順和公司年報。
院士代表了科技水準的高度,而研究型高學歷員工的多少,則代表了科技水平的潛力。2020年,中國石油碩士及以上學歷員工占比3.57%,這個比例少于中國石化的5.10%。
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員工,中國石油占比37.22%,這一比例又比中國石化的32.62%高出近5個百分點。數十萬受過高等教育的員工,讓兩家公司在科技突破方面,有了更大的可能性。
-科研投入
在科研投入上,中國石油呈現出領先中國石化的態勢。兩家公司發布的財報顯示,2018-2020年三年間,中國石油的研發投入超過604.81億,而中國石化的研發投入同期合計為394.44億,僅為中國石油的60.86%。
盡管兩家公司在研發投入上,每年都呈現出微幅增加的態勢,但是比起動輒萬億的營收,這點投入基本上就是“灑灑水”。

2018-2021前三季度研發投入對比(億元)。數據來源:各公司年報。

中石油中石化2020年上半年專利與研發投入情況。數據來源:2020 年年報。
產品角度
中國石油的產品,大多數時間里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2020年,中國石油原油產量9.218億桶。中國每年消耗大量原油,對外依存度超過70%。因此,中國石油原有產品不愁賣。中國石油的可銷售天然氣產量為1195.25億立方米,這也是不愁賣的東西——尤其是在綠色發展的大背景下,中國天然氣總體來說,依然是稀缺品。
中國石化的產品,大多數時間里是“土財主的兒子全靠搶”。中國石化也生產石油天然氣,但2020年兩者產量分別是2.8022億桶和303.65億立方米,分別是中國石油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中國石化的產品,占大頭的是汽油和柴油等成品油,以及大量的化工產品。成品油的市場價格早就放開,不但面臨中國石油的競爭,也面臨大大小小的地煉競爭。大多數化工產品所處的境地,概莫如此。
意識角度
在某種程度上,產品的屬性決定了人的意識。放在兩桶油身上,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中國石化的人,更具有市場意識,而中國石油的人,市場意識就差得多。而意識又決定了行為,或者說能力。
舉個簡單的例子。2020年疫情嚴重,天然氣稍稍顯得過剩,兩家公司開展了一番市場爭奪戰,最終中國石油敗下陣來,據說被中國石化搶了不少省份的份額。
再舉一個例子,比如非油業務,也就是加油站里不是油品銷售的業務。中國石油這方面有昆侖好客,中國石化有中石化易捷。加油站里賣東西,純屬市場化行為。2017年,中石化易捷的銷售額就已經達到519.5億元,到2018年,就達到了620億元。而中國石油的好客昆侖,2017年銷售額為190億元,僅為同年中石化易捷的36.6%。2018年,昆侖好客銷售額達到254億元,距離中石化易捷,仍有很大差距。
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都是日賺斗金的主——這一斗,基數是以億元計。兩家企業所處行業特殊,不賺錢是不可能得,關鍵是,凈賺多少,以及用了多大代價賺這么多。
-凈利潤
綜合而言,在一年凈賺多少這個問題上,大多數時間里,是中國石化超過中國石油。
在2016-2021前三季度這6個時間段內,中國石化五次凈利潤超過了中國石油。
-ROA&ROE
對一家企業而言,賺錢多少是一回事,賺錢的效率是另一回事。專業人員常用ROA和ROE兩個指標來做衡量。
ROA,資產收益率,也就是每單位的資產能創造多少利潤。
ROE,凈資產收益率,也就是每單位凈資產創造多少利潤。
這兩個數值越高,說明企業賺錢的能力越大、賺錢的效率越高。
返回來看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在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上,中國石油的總資產6266.167億美元,而中國石化的資產為3432.89億美元。而當年,中國石油的ROA是1.5,中國石化的ROA是5.1。這意味著,中國石油用了6000多億美元的資產賺了90多億美元,中國石化用了3000多億美元的資產,賺了50多億美元。如果中國石化的資產也有6000多億美元,那么賺的錢要超過100億美元。孰強孰弱,不言自明。

2016-2021 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對比(億元)。數據來源:億牛網

2016-2021前三季度ROA對比(%)

2016-2021前三季度ROE對比(%)。數據來源:億牛網
不過這種情況也在改善。根據最新數據,中國石化2021年前三季度的凈資產收益率7.01%,比上年同期增長4.56個百分點;中國石油2021年前三季度的凈資產收益率6.03%,比上年同期增長了5.2個百分點,增速好于中國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