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聞

可持續創新、高質量發展是時代賦予企業的使命和職責。根植于工業文化沃土之上的徐工機械,多年來一直堅持紅色基因、卓越品質、和自主創新,近期通過資產重組推進混改,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為企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1年4月,徐工機械發布資產重組相關公告,擬通過向控股股東徐工有限的全體股東以發行股份等方式對徐工有限實施吸收合并議案。重組完成后,天津茂信、上海勝超、江蘇國信、金石彭衡、杭州雙百、寧波創翰、交銀金投、國家制造業基金等徐工有限原有股東將持有吸收合并后徐工機械的相應股份。本次并購將徐工集團核心資產集中到上市公司徐工機械中,有助于公司優化公司的產業結構、構建更加完善的產業鏈。吸收徐工有限旗下的起重設備、挖機、混凝土機械等產品也有利于公司突出主營業務、增強抗風險能力,有助于進一步改善財務狀況、增強公司持續盈利能力。
2021年9 月 30 日,公司發布公告,擬向徐工有限股東發行股份吸收合并徐工有限,其中,徐工有限最終交易價格為 387 億元,發行價格 5.55 元/股。交易完成后,徐工有限旗下挖掘機械、混凝土機械、塔式起重機等資產將整體注入上市公司。由于徐工有限挖掘機械、塔式起重機業務均位居國內第二,混凝土機械業務位居全球前三位,長期看,隨著混改落地,公司行業地位有望鞏固,預計公司盈利能力及抗周期性風險能力將得到有效提升。
在徐工機械吸收合并徐工有限之后,其旗下挖掘機(國內市占率第二)、混凝土機械(國內市占率第三)、礦機和塔機等工程機械資產將注入上市公司。預計資產重組完成后, 2021 年“新徐工”備考收入超過 1200 億元,成為收入規模最大工程機械公司;預計 2021 年徐工有限挖機+塔機凈利潤可達 23 億左右,上市公司凈利潤約為 60 億,資產注入后“新徐工”備考凈利潤約 83 億。長期來看,徐工有限完成混改,員工持股平臺增資 8.7 億元,改制后活力釋放、管理改善、產品結構優化,“新徐工”盈利能力將持續提升。
上市公司吸收合并徐工有限之后,其旗下挖掘機(國內市占率第二)、混凝土機械(國內市占率第三)、礦機和塔機等工程機械資產將注入上市公司,有利于公司優化產業結構、完善布局。
不考慮現金選擇權情形下,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總股本預計為118.2億股,徐工集團持股20.11%,仍為公司實控人。徐工集團、員工持股平臺(徐工金帆)鎖定期為本次發行結束之日起36個月,天津茂信、國家制造業基金等15家機構鎖定期為12個月。
徐工集團對徐工挖機、徐工塔機進行業績承諾:如本次交易的交割在2021年12月31日前(含當日)實施完畢,2021-2023年徐工挖機、徐工塔機扣非后凈利潤合計數分別不低于14.8億/15.7億/16.3億元;若年底未實施完畢,則2021-2024年上述資產扣非后凈利潤合計數分別不低于14.8億/15.7億/16.3億/17.1億元。期間未達到業績承諾,則徐工集團以回購股份注銷或現金方式進行補償。

2021年12月3日晚間,徐工機械發布公告,擬向全資子公司徐州徐工基礎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增資6.5億元。公告顯示,徐工基礎2021年1月至10月,共實現營收83.73億元,凈利潤5.8億元。此次增資后,徐工基礎注冊資本金由3.5億元增資至10億元。
徐工機械表示,此舉是為加快推進公司基礎工程機械板塊發展,資金主要用于新建智能制造基地,以產業發展的前瞻性視角進行規劃布局,通過技術改造推動經營變革升級,快速全面建成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智能新型制造基地。基礎工程機械是公司的重要戰略板塊之一,是實現“珠峰登頂”戰略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司正在加快推進基礎工程機械板塊發展,力爭在“十四五”末成為全球基礎工程機械第一品牌。
通過吸收合并徐工有限、向子公司徐工基礎增資等一系列治理動作,徐工機械已從工程機械制造商到全價值鏈、全場景的成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新徐工”以強大的科技制造實力、不懈的努力創新,成為引領中國工程企業成為世界機械行業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