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怡
幼兒對游戲有很大的熱情和興趣。課程游戲化理念符合幼兒的學習需求。教師開展游戲化的課程可以充分鍛煉幼兒的創造能力、想象能力、合作能力以及知識應用能力,可以讓幼兒在愉快的游戲氛圍中收獲知識與經驗。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游戲化的課程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意識、合作意識以及自主探究意識。本文主要探討了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實施方法,以期為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提供有關的參考,進而為幼兒的長遠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教師應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興趣特點,努力探索有效的游戲教學方法,為幼兒設計更多富有創造性和趣味性的游戲課程,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提升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以及主動性,以有效培養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例如,幼兒大多有打針的經歷,有的幼兒對打針充滿了恐懼,而有的幼兒感覺打針很有趣。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的這一特殊經歷為幼兒設計一個“生病就要看醫生”游戲課程。教師可以在游戲課程開始前準備好相應的游戲材料,如玩具吊瓶、玩具針筒、玩具聽診器等,并告知幼兒可以扮演護士、病人和醫生等角色,讓幼兒自主選擇角色。在幼兒完成角色選擇后,教師可以讓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開展游戲。教師則擔任游戲的觀察者和指導者,觀察幼兒的游戲行為,并適時指導幼兒,以順利開展游戲課程。當幼兒有某個步驟做得不正確時,教師可以給幼兒示范正確的做法,也可以讓幼兒思考正確的做法,以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在游戲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討論和思考自己及同伴在游戲中的行為和游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歸納、整理出相應的成功經驗,為下一次的游戲課程奠定基礎。教師開展游戲課程,可以有效增強幼兒的綜合能力,鍛煉幼兒的想象能力以及創造能力。
教師在帶領幼兒開展游戲時,應注意觀察幼兒知識框架的形成過程,并將觀察的結果作為依據,引導幼兒在游戲中積極探索未知的知識。幼兒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幼兒的這一特質,生成探究性游戲課程。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運用原有的生活經驗探索未知的事物,激發幼兒的求知欲,讓幼兒在探索未知的過程中逐漸搭建自己的知識框架,從而達到幫助幼兒積累生活經驗以及生活知識的目的,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以及認知水平。例如,幼兒在吃餃子時會產生許多疑問,如“餃子是怎么做出來的、餃子原本就有好吃的餡兒嗎”等。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探究性的游戲課程,如“美味的餃子”。在游戲課程開始前,教師可以向幼兒提出問題,如“餃子是怎么做的,餃子有幾部分、分別是什么”等,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已有生活經驗回答,讓幼兒對餃子有基本的認識。在幼兒回答問題后,教師可以向幼兒講解餃子的組成部分和制作方法。接著,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為幼兒播放餃子制作過程的視頻。在幼兒了解了餃子的相關知識以及制作方法后,教師可以拿出提前準備好的材料,指導幼兒包餃子。這可以豐富幼兒對餃子的認知,鍛煉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這一游戲充滿了探究性以及趣味性,可以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搭建相應的知識框架,進一步提升幼兒的認知水平以及實踐能力。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幼兒的認知經驗大多來自日常生活中的游戲。教師可以為幼兒創設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活化游戲,以鍛煉幼兒的知識應用能力。教師可以深入挖掘日常生活中具有一定教育意義的內容,將這些內容經過整理后,生成生活化的游戲課程。教師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幼兒主動發現生活中的知識,探索世界的奧秘,并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而達到鍛煉幼兒知識應用能力的目的,為幼兒未來的學習以及發展奠定基礎。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到戶外開展生活化游戲課程,如“我們呼吸的空氣”,給幼兒提供自主觀察、自由探索的機會。在生活化游戲課程開始前,教師可以讓幼兒吸氣,并問幼兒:“大家聞到了什么呢?”有的幼兒說聞到了花香,有的幼兒說聞到了泥土的味道。教師可以繼續問幼兒:“我們每天需要呼吸什么呢?”幼兒會根據已有的認知回答教師:“我們每天需要呼吸空氣。”教師可以肯定和鼓勵幼兒的回答,并順勢向幼兒介紹關于空氣的知識點。在幼兒對空氣有一定了解后,教師可以向幼兒講述空氣對人類的重要性,延伸出環境破壞對空氣的影響,并升華到“不亂扔垃圾、綠色出行、減少污染氣體的排放”等保護環境的話題,讓幼兒在這一過程中學習更多常識,培養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教師通過生活化游戲課程,讓幼兒對空氣中的成分有了基本了解,對環境保護有了基礎的認識。教師可以在之后的教學及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并開展相關的環境保護課程,讓幼兒參與環境保護實踐活動,以鍛煉幼兒的知識應用能力。
合作意識在幼兒的成長與發展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為幼兒設計科學的合作游戲,讓幼兒學會與他人合作,以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教師應注重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和人際交際能力,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幼兒具備一定的團隊合作意識,為幼兒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例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搭積木游戲課程。在游戲課程開始前,教師可以先向幼兒講解游戲課程方法及規則,讓幼兒以小組合作方式共同搭建物體。在搭建過程中,同組幼兒可能出現不同的意見,例如,有的幼兒想搭建一個很高的城堡,而有的幼兒認為搭建得太高,城堡容易倒塌。這時,教師可以讓幼兒講述各自的想法,引導幼兒討論解決的方法。在幼兒討論時,教師可以綜合雙方的意見,讓幼兒合作將城堡搭建到中等高度。通過搭積木游戲,教師可以讓幼兒明白,在遇到爭執時,應冷靜下來討論、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幼兒明白合作的重要性,培養幼兒的團隊精神,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

總而言之,幼兒處于身心發展的初級階段,對學習沒有充分的認知,難以有效集中精力學習。因此,在開展教學時,教師應選擇幼兒容易接受的方式,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提升幼兒的專注力,以保證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借助課程游戲化理念,結合園區實際情況,積極探索適合本班幼兒特點的游戲方式,生成相應的游戲課程,以便幼兒能夠更加高效地學習知識。教師應繼續探索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實施路徑,為幼兒的健康和發展提供有效的保障,提升幼兒的綜合能力,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大興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