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杰,公 勛
(1.沈陽師范大學 古生物學院/博物館,遼寧 沈陽 110034;2.沈陽師范大學 黨委統戰部,遼寧 沈陽 110034)
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是高校黨建工作的基石,如何創建黨建品牌,更好地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用黨建引領事業向著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發展,是基層黨務工作者需要長期關注和研究的課題。
所謂品牌,是現代管理學的概念,屬于商業范疇。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將其解釋為“產品的牌子,特指著名產品的牌子”[1]。
黨建品牌的創建,就是基層黨組織結合黨員的本職工作,在培育和打造黨建特色活動中以鮮明主題教育人、以特色制度凝聚人、以品牌活動吸引人、以響亮口號影響人[2]。運用到具體工作中,就是要通過引用商業品牌運作的方法和理念,結合高校基層工作的重點,在工作理念、方式方法、體制機制等方面,創建獨具特色的黨建品牌。在品牌建設過程中激發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升黨組織活力,使品牌意識深入人心,從而產生示范效應,為其他基層黨組織開展黨建活動提供參考和借鑒,形成長效機制。
1.政治性。高校黨建品牌創建要將政治建設放在首要位置。高校黨建品牌化打造過程中,需要緊扣意識形態引領的大方向,立足黨和國家的根本戰略,著眼于當前局勢,關注未來走向,掌握科學嚴謹的思維方式和實踐形式,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的構建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維護助力護航[3]。通過黨建品牌建設,發揮學校黨委的核心領導力,不斷提高師生員工的政治素養和理論水平,更好地行使高校立德樹人的使命和任務。
2.特色性。高校基層黨建和社會企業基層黨建不同,高校肩負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黨建活動也要凸顯這一特點。高校按照學科、專業劃分院系,各院系組成基層黨組織,黨組織開展活動要充分結合學科、專業特點,創新活動形式,形成自己的特色,打造“標識性”品牌。
3.持續性。黨建品牌建設不同于單次黨建活動,也不是多次黨建活動的疊加,要堅持持續性。這種持續性是指圍繞一個品牌開展的黨建活動不但可以延續,而且可以產生持久影響,樹牢品牌意識。
高校基層黨組織是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學校師生員工的基本單位,處于學校黨的工作第一線,肩負著黨在高校直接教育黨員、聯系群眾、團結群眾、引導群眾,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到基層的重要職責[4]。高校基層組織建設成效直接影響著學校黨建工作的科學化水平。基層組織通過結合自身實際,開展黨建品牌創建活動,探索出符合黨建規律、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黨建工作新機制和新方法,助推學校黨建工作科學化發展。
黨建工作歸根到底是人的工作,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是開展黨建工作的前提。黨建品牌化建設過程中通過有規劃地開展黨建活動,豐富黨員教育活動,可以充分調動黨員的積極性,提升黨員素質。基層組織建設得越好,群眾認可度就越高,會有越來越多符合條件的優秀師生愿意加入到黨員隊伍中來,優化黨員隊伍結構,壯大黨員隊伍規模。黨員是基層組織品牌化建設的執行者,基層組織隊伍建設越好,越能激勵黨員同志不斷進取,展現黨組織的先進性,黨建品牌質量就會得以提升。
高校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搖籃,教書育人是高校事業發展的第一要務。加強高校基層黨建品牌化建設,提升基層黨建工作質量可以加強教師的思想作風建設,強化學生的理想信念,可以幫助大學生更好地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潛移默化影響高校的育人質量。
高校基層黨建品牌建設包括創建、維護、推廣宣傳等多個環節,是一項系統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建設初期要加強頂層設計,明確定位,圍繞學科、專業特點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設計黨建活動。品牌創建過程中,要強化監管,避免品牌建設流于形式,要善于總結和創新,針對活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活動方案,加強品牌維護,讓其成為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一張名片。
黨建品牌的切入點很多,凡是有助于中心工作的推進,有利于黨員干部作用的發揮,有利于組織建設的活動,均可作為黨建活動的切入點并加以設計。切入點的選擇要緊密圍繞基層黨建工作中亟須解決的重大問題及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各基層黨組織可以根據實際工作選擇一個好的切入點,這樣能更好地獲得黨員同志的認同,提高活動效率,同時也避免黨建品牌“內容同質化”現象。
1.聚焦中心工作,推進“黨建+業務”深度融合
高校基層組織的中心工作是教學、科研及人才培養,師生是工作的主體,學科建設則是組織開展教學、科研工作的基礎。高校基層組織開展黨建工作要加強與學科建設的結合,以學科建設作為黨建活動的載體,牢牢把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形成基層黨建與學科建設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2.圍繞社會熱點,開展特色黨建活動
在決勝“脫貧攻堅”和“疫情防控”兩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全國上下堅持黨建引領,叫響“我是共產黨員”的響亮口號,在全國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脫貧攻堅戰勝利收官,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各基層黨組織也紛紛開展黨建活動,學習偉大的脫貧攻堅精神和抗疫精神,涌現出一批先進模范人物,形成了“黨建活動有品牌,支部建設有特色”的局面。在這種精神的激勵下,業務工作顯著提升,真正實現黨務與業務工作同頻共振,有效解決黨建和業務工作“兩張皮”的難題。這有助于打造一批獨具特色的黨建品牌。
3.傳承紅色基因,筑牢紅色堡壘
黨建活動要堅持政治引領,充分挖掘紅色資源,把黨建工作與立德樹人、師風師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打造紅色黨建品牌,將紅色基因注入精神血脈。黨總支書記、黨支部書記要帶頭講好紅色黨課,組織黨員干部深入紅色教育基地開展現場教學,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堂”,以重要歷史時刻或重大歷史事件為節點,開展紅色主題教育,打造紅色黨建品牌。
4.利用網絡平臺,拓寬黨建思路
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后,高校各基層黨組織迅速行動,將理論學習、組織生活會等支部活動調整到線上,黨員教師帶頭開展線上教學工作,并認真分享經驗,效果良好。多媒體網絡平臺為開展黨建活動拓寬了思路。各基層組織借助微信、釘釘等社交軟件建立線上黨建平臺,改變傳統的拘泥于會議形式的學習模式。通過大膽的實踐創新,使得黨建內容更加全面,形式更加靈活,更能調動黨員積極性。通過進一步創新“互聯網+”的內容,逐步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黨建活動模式,打造線上黨建品牌。
在企業運作過程中,為了獲得客戶對自身產品和服務的認可,需要努力維護產品形象和聲譽。黨建品牌同樣需要維護,需要優質高效的管理,用以維護黨建品牌的影響力,固化黨建品牌成果,進一步提升黨建工作整體效應。
高校基層黨組織在品牌維護過程中,要著重健全管理和監督制度,建立長效機制,做好品牌維護。首先,做到體制機制上有保證。品牌創建和實施要以上級黨委一般性要求為統領,又要健全符合自身發展規律的配套制度。要不斷總結黨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實施動態管理,強化責任意識,層層傳導壓力,提升黨建品牌化的實際效能。將經過實踐檢驗的成功黨建品牌經驗上升為規范化、制度化安排,緊緊抓住提升品牌管理制度建設這個關鍵環節[5]。其次,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充分調動黨員干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參與到品牌建設中,監督基層黨建走“促進中心工作開展、促進組織建設、促進黨員隊伍提升”的內涵式發展道路。
對于已經建設成熟的基層黨建品牌,要將亮點工作、典型做法和成功經驗加以總結宣傳,推出一批可復制推廣的經驗成果,充分發揮品牌的示范、引領和激勵作用。
重視黨建品牌宣傳,有助于深化品牌內涵,提升品牌影響力,真正提升黨建工作質量,促進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首先,要進一步增強黨建“活力”。黨建宣傳可以形成良好的外在監督,督促黨建品牌活動持續創新,形成新的亮點,凸顯黨建工作的生機和活力。其次,要強化黨員師生的身份意識、責任意識,實現黨員隊伍整體形象提升。
在新的形勢下,高校基層黨建工作將面臨新機遇,迎接新挑戰。作為高校基層黨建工作者,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的總體要求,做好新時期黨建工作,重點要處理好三個關系。
創新是推進品牌建設的動力,長效性是品牌的生命力所在。每一個品牌的確立都要不斷創新、提升品質、豐富內涵,走具有獨具特色的道路。高校基層黨建品牌的創建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要能隨著政策、形式的發展變化和中心工作的調整而不斷調整。同時,黨建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尤其要注重長效性、品質和質量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高校在開展黨建品牌建設中要兼顧創新性和長效性的關系,二者缺一不可。高校基層黨組織要將黨建活動打造成品牌,要不斷創新活動形式和內容,在完成規定動作的前提下,在“附加題”上下功夫。還可以借鑒“他山之石”,在互相借鑒中增強品牌創新力,使黨建品牌意識在黨員中生根發芽,黨建品牌建設持續推進,形成長效機制。
堅持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統一,是高校基層黨建活動的基本要求。所謂“統一性”,是指高校基層黨建的總體建設目標、建設內容等方面要有統一要求。高校基層組織要緊緊圍繞中心工作開展黨建活動,使二者相互促進、協調發展。黨總支以此為共同原則,制定黨建活動基本要求、總體目標,保證黨建工作有序開展。所謂“多樣性”,是指各個黨支部圍繞黨總支總體工作要求,在遵循黨建工作規律的前提下,創新黨建活動方法手段,拓展形式路徑,貼近支部黨員事跡,突出特色化與多樣性。符合條件的基層黨組織還可以實現“一支部一品牌、一學院一特色”的黨建品牌創建,充分反映時代特點,不斷適應高校改革發展的新形勢[6]。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高校工作的根本遵循。對于高校基層黨建而言,政治建設是統領,在黨建品牌活動中注重強化黨員干部的政治素養提升,并將其轉化為推動基層組織建設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全體黨員干部要自覺提高政治站位,思考、分析和解決工作中面臨的各項問題,堅決樹立“紅線”意識,履行好基層黨建工作的主體責任,開創黨建工作新局面。但是黨建工作要避免枯燥、乏味,黨建品牌的創建要依托于黨員干部對黨的事業的自覺認同、自覺參與、自覺奮斗。黨建品牌建設要貼近工作實際,讓黨員干部看得見、摸得著,使其在理論學習、實踐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加強黨性修養。
只有把基層組織建設得堅實穩固、生機勃勃,才能經受住各種考驗,筑牢黨的執政根基。高校基層黨建品牌的創建,可以有效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向更高層級邁進,提升黨建科學化管理水平,推動高校事業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