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英
(江蘇省連云港市新海實驗中學蒼梧校區 222000)
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必須具備的一項的綜合能力.主要就是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自身的學習興趣出發,能主動探索知識.在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借助于觀察、閱讀、研究、探索等多種學習方式,實現預期的目標.在初中階段,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學生今后的發展,能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學生只有具備自主學習能力,才能積極的投入到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重視自主學習的條件,積極構建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體系結構,激發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動力,以保障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自主學習主要是以學生層面為著眼點,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更多是采用灌輸式教學,學生僅僅是對教師講授的內容機械的抄錄和記憶,自主思考的時間匱乏.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的是,自主學習能實現學習者對自我的認知,能使學生對知識更好的理解和接受.自主學習更多體現出自我探索、自我建構、自我選擇以及自我創造知識的環節.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上,有效開展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能將傳統的被動化學習模式轉變為主動學習方式.所以,借助于自主學習能力的不斷提升,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便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的知識內容,更快地適用于學習以及工作需求,實現自我學習空間的拓展.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師應采用有效的教學措施,實現教學方式的創新,通過積極引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運用情景教學法,將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出來
初中階段學生還不具備完全學習的各項能力和智力,但對于任何新鮮的事物,其好奇心和興趣都比較濃厚.而初中數學的特點,具有枯燥的內容和繁多的知識點,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初中生的特點,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對課堂教學效率提供保障.作為一種新穎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通過生動有趣的課堂情境的創設,能將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以此促進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提升.例如,在對“隨機事件與概率”相關知識點的學習時,教師可對以下教學情境進行創設:“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參與過抽獎,但我們卻有很小的幾率中彩票,而如何計算中獎概率的大小呢?今天通過隨機事件與概率的學習,使大家學會對這些事件概率的計算.”通過這種課前導入的方式,能將學生求知欲充分激發出來.既增強了學生的情感體驗,還能使學生對于數學教學活動積極主動的參與.
2.運用小組討論,培養學生合作意識
現代社會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而合格的人才,必須具備一定的合作意識和能力.所以,在初中教育階段,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就是對學生合作意識和探究能力進行培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運用小組討論的形式,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探究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或者是具有較大難度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舉行比賽,看哪一組能最先完成難度高的題目,并且具有最高的正確率.通過競賽的方式,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在分組時,還要保障各個組員之間具有均等的能力,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每一個組員的作用,能共同協助解決問題,并進一步深化對合作的認識.
作為整個學習的基礎階段,初中階段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非常關鍵.而作為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能促進數學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初中生因為個體的差異性,在學習成績上往往參差不齊.自主學習能力強的同學,往往具有較高的學習效率.反之,自主學習能力差的同學,則學習效率較低.如果小組討論方式運用不當,也會造成課堂的失控.例如在對“一元二次方程”的學習時,對于函數y=2x+8x的圖象,老師用描點法畫出,就不需要小組討論.因為這種問題相對簡單,學生只需要簡單思考,就能將特殊的點找出,由此將方程的圖形畫出.而在學習“一般函數的圖象與性質”時,可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需要學生歸納以往學習的函數,而通過小組合作方式,能夠匯總函數,使學生更深刻的掌握函數的性質.
3.運用生活化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的實踐環節中,廣大教師則應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有效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并養成良好的自主探索能力,以便更好地實現知識內容的積累,從而形成自身的數學知識體系.如果學生沒有數學學習興趣,則難以保障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久而久之則容易造成厭學情緒,從而影響到學習效率.所以,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則應從激發學生的興趣入手,重視在興趣驅使的作用下,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保障初中生具有濃厚的數學學習動力.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環節,一定要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考慮其相應的心理特征,重視教學引導,通過教學方法的創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激發學生學習的能動性,是自主學習模式的目標.為此,教師在教學中,應采用恰當的引導方式,培養學生自制力和良好的學習能力,才能使自主課堂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例如,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的時候,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可對生活中的實例有效運用:“今天老師買了10個橘子,小鄭和小李分別吃了2個,小王則全部吃光了剩下的橘子.那么同學們,請你們計算出小王吃了幾個橘子?”同學們通過列出方程式,x+ 4=10,直接得出x=6.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比較常見,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使學習的過程變得興趣盎然.
4.運用多媒體教學,全面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目前,信息化教學已經得到了普及,廣大師生非常青睞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通過多媒體新型設備的引入,能夠豐富課堂教學模式.帶給學生直觀的體驗和感受,使學生能對枯燥的數學知識直觀的了解,由此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學習“軸對稱”這一部分內容時,相對枯燥和乏味,很難引起學生興趣.而通過多媒體形式的運用,會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認識.教師可以例舉以下例子:“下面,請同學們張開自己的雙手掌心相對,保持左手不動,從遠距離逐漸將右手靠攏左手掌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認識到,完全重合的兩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的本質.教師還可通過多媒體課件,隨意變換圖形,通過旋轉和平移圖片,拓展學生的視野,使學生能對生活中的數學切身體驗.通過引導思考,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全面提升.
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通過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能使課堂充滿新鮮的活力,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同時,通過這種方式,還能將學生學習熱情激發出來,在構建高效課堂的同時,對學生創造性思維進行了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