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賓

年初,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修訂印發了《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辦法》,直擊痛點,打破學位授權點終身制,強化學科評估的程序設計和規范管理,避免“一勞永逸”與“自查失范”,擴大學科評估影響力,下大力氣治理亂象。
4月26日,易觀分析發布《中國網絡文學版權保護白皮書》。白皮書顯示,2020年中國網絡文學市場規模288.4億元,盜版損失規模達60.28億元,版權保護工作的重要性越發凸顯。
新修訂的《著作權法》6月1日起實施,引入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大幅提高侵權違法成本,將賠償上限提升10倍,為創作者“撐腰”。完善了作品的定義和類型,網絡游戲、賽事直播畫面、短視頻等被涵蓋,保護范圍進一步擴大。
從《唐宮夜宴》到《博物館元宵奇妙夜》,再到《端午奇妙游》,河南衛視火了初一火十五,火了十五火端午,證明了電視臺持續出精品的能力。尤其是水下舞《洛神水賦》,讓人嘆為觀止。
“一夜成名”的劇本殺,天然具有線上線下互動的基因。劇本殺的吸引人之處一是“探案”或者說“冒險”,二是“演戲”。這兩點核心競爭力延伸開去,就與許多注重知識和體驗的行業莫名契合,“劇本殺+博物館”“劇本殺+民宿”“劇本殺+書店”等跨界形式就此誕生。
6月15日起,中央網信辦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為期2個月的“清朗·‘飯圈’亂象整治”專項行動。專項行動圍繞明星榜單、熱門話題、粉絲社群等重點環節,全面清理“飯圈”粉絲互撕謾罵、拉踩引戰、造謠攻擊、惡意營銷等各類有害信息,重點打擊誘導未成年人應援集資、高額消費,鼓動粉絲攀比炫富、奢靡享樂以及號召粉絲、雇用網絡水軍“養號”刷量控評等行為。
作為治理網絡表演行業“娛樂至上”“流量至上”等不良風氣的重要舉措之一,中國文化和旅游部9月2日在官網發布《網絡表演經紀機構管理辦法》,無論是網絡主播,還是開設直播賬號的演藝明星,其背后的經紀公司都將被納入該辦法的管理范圍。《辦法》的出臺,旨在強化對經紀機構的管理,約束表演者行為,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
以國產動漫和古風文化為代表的中國風審美潮流屢屢破圈,其背景是出生于新世紀之交的Z世代,既是二次元文化的擁躉,也是影像消費的主力軍。借助B站、抖音等以短視頻UP主為特色的社交平臺,漢服、古箏、田園生活等古風文化成為Z世代最喜愛的“民族風”。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召開“屏蔽網址鏈接問題行政指導會”,要求9月17日各平臺必須按標準解除屏蔽,否則將采取執法措施。阿里巴巴、騰訊等參會企業迅速回應,表示對上述政策支持和擁護,嚴格按標準要求落實。
11月9日,網易云音樂宣布和香港英皇娛樂達成戰略合作,獲得了英皇集團旗下全量音樂版權授權。10月中旬,網易剛剛與摩登天空達成版權合作。業內人士認為,摩登天空、英皇等此前被“獨占”的音樂版權如今開始共享,是音樂反壟斷以來版權開放的重要進展,對于當前的整個音樂產業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