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祁 張炳辰
2021年10月13日,俄羅斯聯邦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網站在第164號文件《俄羅斯人工智能》中公布了該國人工智能應用領域36項國家標準草案。草案明確了未來十年,俄羅斯將加大公私領域投入,構建靈活的監管體系,培養高水平的專業人才隊伍,優先支持人工智能基礎及應用研究,快速推動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機器學習、算法仿真等關鍵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同時加快軟硬件開發和數據開放使用,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對俄羅斯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截至2021年,俄羅斯已組建了人工智能發展聯盟,包括俄羅斯儲蓄銀行、俄最大門戶網站Yandex、Mail.ru集團、MTS俄直投基金、俄天然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
在俄羅斯人工智能領域,最大亮點是早前俄總統普京批準的《2030年前俄羅斯國家人工智能發展戰略》。該戰略目的是促進俄羅斯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加強人工智能領域的科學研究,完善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培養體系等。其內容包括:第一,建立人才庫,加強人工智能理論研究。俄羅斯政府認為,必須為人工智能相關基礎和應用研究以及人才培養提供優先支持。其中,俄羅斯將大力支持人工智能基礎研究領域發展,以確保俄羅斯在開發和使用有前景的人工智能方法方面占據領先地位,比如構建通用人工智能。相關優先研發方向包括:基于生物決策系統(如蜂群或蟻群)的算法仿真;機器自我學習及算法適應性;復雜任務自動分解、搜索和處理。對此,俄羅斯政府將采取的措施有:長期優先支持人工智能領域的科學研究,包括合理增加科研和工程人員數量;推動相關機構和個人加大人工智能研發投入;在各行業領域實施人工智能跨學科研究項目;開展人工智能專利研究,并定期進行更新;構建研究基礎設施,確保研究人員能夠使用相關計算資源、數據庫和數據集;加強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國際合作;采取靈活方式評估人工智能領域研究人員績效。
第二,政府主導人工智能,構建靈活的人工智能監管體系。俄羅斯政府認為,為促進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使用,有必要修訂人機交互方面的法律法規,并制定相應的道德準則。同時,要保持監管的適度性,過度監管可能會大大放緩人工智能研發和使用的進程。對此,俄政府提出的主要方向是:提供有利的法律條件,允許獲取數據,以開發基于人工智能的技術解決方案;制定專項規章制度,簡化測試和應用人工智能技術解決方案的程序;消除民用人工智能產品出口時的行政壁壘;構建統一的人工智能技術解決方案標準化與評估體系;對人工智能相關產品進行認證,并加強國際標準化合作;制定人機交互道德準則。
第三,將人工智能技術迅速運用到軍事裝備領域,提高人工智能領域發展所需硬件的可用性。俄羅斯近年來研制的多種無人武器裝備時常出現在媒體聚光燈下。特別是,在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表聲明稱“誰能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導者,誰就可能主宰世界”之后,俄羅斯不斷加快將人工智能系統與無人機、導彈等相結合的步伐,俄軍正迎來“智能化戰爭”時代。具體來看,俄羅斯軍用人工智能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以軍用機器人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成為俄防務領域優先發展方向;無人潛航器正在成為俄羅斯戰略威懾的關鍵力量;在防空和反導防御系統中推廣人工智能;多點開花,重視“軍用機器人”。
第四,提升數據資源的可用性和質量。俄羅斯政府將大幅增加可用數據量并構建保障相關數據集訪問的信息通信基礎設施,以此作為發展人工智能技術的關鍵。對此,俄羅斯政府提出要大幅提升數據資源的可用性和質量,主要方向包括:開發對數據進行描述、采集和標記的統一方法;創建并完善用于存儲符合數據描述、采集和標記方法的數據集公共平臺;在公共平臺上存儲語音、醫學、氣象、工業及視頻監控等數據,滿足人工智能領域研發機構的需求。
第五,加大人工智能研發投入。俄羅斯政府在僅僅不到一年時間內,在數字技術計劃2019—2021中,投入就將近原來的兩倍。其中2.87億美元用于領先的研究中心和初創企業,1.45億美元用于開發產品、服務和平臺,2.87億美元用于“極度準備就緒”的技術。
據俄羅斯阿穆爾信息網消息,目前俄羅斯在人工智能方面世界排名第一。微軟在其網站上發表了一項研究,稱30%的俄羅斯領導人已使用人工智能,全球平均指數為22.3%??梢姸砹_斯的人工智能領域應用占比與推進速度又重新領跑全球。
目前,俄羅斯人工智能存在三個明顯優勢:第一,在投資方面,不僅有政府財政的撥款,俄羅斯人工智能產業還得到國有銀行的投資。例如,俄羅斯成立高級研究基金會,該基金會的目的是“促進科學研究和發展的實施,以保護和創造與創新技術相關的國防利益”,其應用領域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已經在研究幾種人工智能和無人技術項目。數據顯示,俄聯邦政府和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Sberbank)投資2440億盧布在國家人工智能建設上;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自身又將投入1120億盧布,這樣的雙重投資為俄羅斯人工智能發展夯實了一定的基礎。
第二,在人才方面,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實力強大的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教育)人才庫,例如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MIPT),俄羅斯在MIPT建立了國家人工智能中心,作為人工智能應用的國家基地,其協助“創建科學儲備,發展人工智能創新基礎設施,以及在人工智能和IT技術領域實施理論研究與培育有開發前景的項目”。
第三,在軍工方面,俄羅斯人工智能在軍工領域應用廣泛且定位結合準確。例如在軍事技術領域,俄羅斯正在開發“人工神經網絡”的信息處理系統,以全面支持飛行及作戰、開發全自動的機器人控制器、測試人工智能控制的綜合防空系統,其中包括S-300導彈、S-400導彈以及“鎧甲”、地基雷達等。在軍事戰術領域,俄羅斯提出無人駕駛的炮兵偵察并配備全自動系統,指揮控制炮兵作戰和遠程火力。最近俄羅斯在黑海沿岸建立了名為“時代”的軍事創新技術城市,即“科技城”。科技城的資金將通過吸引高級研究基金會的投資以及該國軍事工業基地的私人投資者、企業及科學組織的資金來籌措,旨在創新和開發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國防技術。
就俄羅斯國內而言,一再強調“技術主權”。盡管維護了國家安全,但這一概念也將俄羅斯本身囿于困境之中:一方面,俄羅斯試圖在數字、科學、金融領域與他國的相互依賴中獲利;而另一方面,卻力爭國家自主性,尋求內部市場的獨立運作。
就對西方的影響力來看,俄羅斯挑戰了當前以西方為主導的治理體系中對人工智能應用的現存規范,俄羅斯對國家力量的強調和對軍工領域的重視,與西方長期強調的民主價值有所不同。盡管政治表述各有不同,在2018年俄羅斯國防部與科學研究院的會議中,國防部政要提到人工智能確實能夠幫助俄羅斯在網絡空間中贏得信息戰爭。
總的來說,俄羅斯在人工智能方面快速發展得益于繼承了蘇聯時期留下的基礎學科的優勢,與其他國家相比,俄羅斯的人工智能國家發展戰略體現出兩個特征:國家主導、軍工優先。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

俄互聯網巨頭Yandex與俄羅斯郵政推出快遞機器人服務(圖/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