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鵬
有學者將值班律師的職能比喻為急診室醫生,這表明值班律師為被控訴人提供法律幫助具有臨時性的特點,體現了立法者設立值班律師制度的初衷,是為被控訴人提供過渡性、臨時性、快速性的法律幫助,以保障被控訴人的合法權利。但在司法實踐過程中,值班律師的定位與權利存在錯位的情況。
刑訴法第一百七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九十條均規定,被控訴人在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時必須有值班律師在場。立法者的意圖是保障被控訴人在簽署具結書時是自愿的,沒有受到引誘、欺騙、威脅等因素的干擾,同時防止司法機關權力越位。在此前提下,值班律師作為在場的見證者,其職能包括制約司法機關。該項職能與值班律師的定位是契合的。
在當前的司法實踐中,值班律師在場見證的這一制約職能容易被異化為“在場旁觀的簽名人”。被控訴人與司法機關簽署的認罪認罰具結書的內容,是經過溝通擬定的。刑事案件往往內容龐雜,即使是簡單地適用速裁程序認罪認罰的案件,值班律師在沒有深入地接觸案件的情況下見證,很難提出實質性意見。值班律師見證被控訴人與司法機關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的前提,是充分了解案情及在案證據。對案情及證據的進一步理解,要建立在與被控訴人充分的交流、對有疑點證據的核實、對卷宗材料充分熟悉的基礎上。就當前情況而言,值班律師的訴訟權利是存在缺位的。法律雖然明確了值班律師享有會見權、閱卷權,但這些權利目前并沒有相應的配套措施,值班律師難以將“法律規定的權利”轉化為“實際獲得的權利”。
據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于2019年10月共同發布的《關于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指導意見》,公安局、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告知被控訴人有權約見值班律師,獲得法律幫助。但在司法實踐中,大部分被控訴人的知識水平、法律認知能力有限,主動提出讓值班律師介入案件為其提供法律幫助的可能性較小。
值班律師在與被控訴人會見時,僅僅是被動地接受被控訴人的簡單問詢。在沒有足夠的時間了解案件的情況下,值班律師難以為被控訴人提供有效的法律幫助。值班律師有時需要面對多個案件、多名被控訴人同時問詢的情況,在時間較為緊迫的情況下,只能提供機械化的法律幫助。另外,因值班律師介入案件較為被動,導致其難以行使會見權、閱卷權。

值班律師制度有效保護被控訴人合法權利
值班律師權利的限縮,指其閱卷權、會見權沒有從“紙面上的權利”轉化為“實質的權利”。
閱卷權,是保證值班律師能夠充分了解案件的基礎。《關于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指導意見》規定,自審查起訴之日起,值班律師可以查閱案卷材料,了解案情。但在司法實踐中,司法機關給予值班律師閱卷權的空間較小。部分值班律師能夠查閱的只有公安機關所作出的意見書;部分值班律師能夠查閱的僅是檢察機關提供的部分案件材料。
會見權,是保證值班律師提供有效法律幫助的關鍵。值班律師在被控訴人選擇認罪認罰時能發揮較大的作用,通過對案情的分析,引導被控訴人自愿認罪認罰,保障被控訴人的合法權利。值班律師為被控訴人提供法律幫助的關鍵在于會見被控訴人,雙方進行充分的溝通,以被控訴人的需求為導向,為其提供適當的法律幫助。在司法實踐中,值班律師享有會見權,但會見的時間沒有明確的規定,會見的方式以及需要提供的材料規定也不明確。在沒有充分溝通交流的情況下,值班律師無法提出適當的法律意見。
認罪認罰制度的特殊性,決定了值班律師制度的核心價值在于控辯雙方的有效協商。值班律師能夠在控方、被控訴方、被害方中起到一個橋梁作用,在促進社會和諧、彌補被害人損失、幫助被控訴人回歸社會等方面起到關鍵作用。
在當前有關值班律師的制度中,沒有明確值班律師在協商量刑中的地位,僅闡明了值班律師對量刑建議有提出意見的權利,但不足以同司法機關協商。加之值班律師享有的會見權與閱卷權規定模糊,影響了值班律師參與協商量刑工作。
應當將值班律師明確定位為履行特定職能的法律幫助人。作為認罪認罰制度的有機組成部分,值班律師制度目的是維護被控訴人的合法權利,為被控訴人提供必要的法律幫助。要使其能夠達到目的,就必須賦予其相應的法律權利并將權利落到實處。值班律師作為履行特定職能的法律幫助人,其在各個訴訟階段均應起到實際性的有效幫助作用,不能將其功能簡化為見證司法機關實施認罪認罰程序過程合法的簽名人。
值班律師的根本目的是維護被控訴人的權利。因此,值班律師并非單純是輪崗輪值的幫助者,而是履行特定職能的法律幫助人。只有明確這一法律定位,才能保證值班律師準確地履行職責,真正地為被控訴人提供有效的法律幫助,維護被控訴人的合法權利。
為實現控辯雙方力量的實質對等,值班律師應當及時介入案件,發揮為被控訴人提供法律咨詢的能動性,幫助其進行量刑協商和程序選擇。司法機關應當提前告知值班律師,讓值班律師能夠及時地介入案件。此外,值班律師自身應做好介入案件的準備工作,為介入案件時能夠提供有效的法律幫助作好準備。在司法實踐中,應當探索設立值班律師工作小組,應有固定的辦公地點,方便司法機關能夠及時通知值班律師介入案件,也能夠方便值班律師與被控訴人進行會見,從而更加全面地了解案件情況。值班律師應當主動介入案件,主動行使閱卷權查閱案件資料,主動行使會見權會見被控訴人。應與被控訴人及時交流溝通,并向其解釋認罪認罰制度的含義及適用認罪認罰制度可能導致的后果,并對被控訴人適用法律程序提出專業意見,主動與檢察機關協商量刑。
值班律師能夠提供有效的法律幫助,閱卷權與會見權是基礎,也是關鍵。值班律師的會見權應當是完整的,即主動要求與被控訴人會見,保證會見時間。不能因為其值班律師的身份,就導致會見權縮水。此外,應當進一步改變在司法實踐中一名值班律師要面對多名被控訴人的情況,保證值班律師能夠與被控訴人進行充分的交流,并能夠對被控訴人在法律適用、程序選擇上提出專業、客觀的法律意見。應當細化值班律師在閱卷時的程序和手續的規定,并保證值班律師能夠享有完整的閱卷權,而非僅能查閱案卷資料,而不能摘抄、復制。
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便利值班律師行使閱卷權、會見權,提高值班律師閱卷的效率,消除會見的障礙。“司法+大數據”的模式,是目前認罪認罰案件中較為優質且高效的運行模式,能夠極大地方便值班律師行使閱卷權、會見權,運用科技手段使“法律規定的權利”轉化為“實際權利”。建立網上閱卷平臺,使值班律師能夠更加便捷地對電子卷宗進行調閱,減小時間和金錢成本;通過遠程會見的方式,使值班律師能夠通過連線為被控訴人提供法律幫助,進而保障雙方的合法權利。
在認罪認罰案件的量刑方面,引入值班律師協商制度。值班律師運用其法律知識與辦案經驗與控方進行協商,為被控訴人爭取從寬處罰,并協助控方提出精確的量刑建議。
引入值班律師協商制度,還有利于控方在提出量刑建議時更加全面、公正。從協商的角度去聽取值班律師的意見,能夠使控方與辯方的合作更加高效,確保案件中的各種情節能夠恰如其分地“適用”,實現實體正義與程序正義的有機統一。在此協商過程中,值班律師還能夠履行監督控方的職能,以達到維護被控訴人合法權利的目的。
(作者單位:海南省東方市人民檢察院)
編輯:姚志剛 winter-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