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子

《昂蒂布的景色》亨利·馬蒂斯(約1925年)
19世紀的歐洲處于劇烈的變化中,拿破侖橫掃歐洲,新的思想也隨之傳播開來,此時的藝術潮流轉變速度相當快。19世紀末,印象派已成為當時藝術的主流,相對也產生了新的藝術運動挑戰印象派主義,那就是被稱為先知派的年輕藝術家展開的運動。這些藝術運動對20世紀的藝術建立,有重要的承先啟后的作用,現代藝術基本發源于此。
正在上海東一美術館展出的“從莫奈、博納爾到馬蒂斯——法國現代藝術大展”,通過29位藝術大師的80件藝術精品,梳理了印象派、點彩派、表現主義、納比派、野獸派、立體主義等眾多藝術流派,堪稱法國現代繪畫潮流的縮影。這些精選的展品均來自法國本伯格藝術收藏基金會,也是首次在上海公開亮相。其中的重量級作品有克勞德·莫奈的《埃特爾塔海灘上的船只》,貝爾特·莫里索的《花園里的女人(尼斯阿努爾菲別墅)》,卡米耶·畢沙羅的《倫敦德威學院》,保羅·西涅克的《圣特羅佩的鐘樓》,保羅·高更的《年輕農民的頭像》,亨利·馬蒂斯的《昂蒂布的景色》,巴勃羅·畢加索的《皮埃羅和阿爾勒金》,拉烏爾·杜飛的《騎在馬背上的哈里·凱斯勒伯爵一家》等。此外,還有在當時的藝術發展史上有重要意義,后又淡出公眾視野的藝術家皮埃爾·博納爾的近30件作品。這些不同藝術流派的畫家與畫作,構建了法國現代藝術的高峰。
在西方藝術史上,興起于法國的印象派無疑具有劃時代意義,它觸碰了學院派的界限,使人們的審美觀念發生了轉變,推動了美術觀念和繪畫技法的革新,開啟了現代藝術的大門。
卡米耶·畢沙羅的藝術完美地呈現了印象派所想要達到的愿景。從時間上來說,畢沙羅是法國第一位參與印象派運動的現代藝術家。毫無疑問,印象派運動已聞名遐邇。1874年,繪畫的未來掌握在一小群藝術家的手中,他們反對已經開始“倒退”的官方沙龍所充斥的學究風氣。由于找不到地方展示作品,印象派畫家們把攝影師納達爾的工作室改造成了一個畫廊。其中,莫奈的《日出·印象》遭受了一位評論家的犀利諷刺,“印象派”因此成為這場新藝術運動的名稱。“印象”一詞獲得了追隨者們的青睞,成為這群處于困境中的畫家們集結在一起的口號。
印象派的創新之處在于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繪畫技巧,它將形狀和顏色分離開來,在所表現的主題上引入了諸多細微的差異性。這些藝術家專注于表現眼睛所看到的東西,不讓任何文學或文化偏見介入到視覺和現實之間。根據化學家米歇爾·歐仁·謝弗勒爾所進行的色彩和色度實驗結果,印象派畫家們在作品中所呈現的陰影畫面其實并不僅僅是灰色或黑色,而是經過了高度的色彩處理。印象派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在光學反應和由其引發的情感沖動之間保持某種精妙的平衡。通過將天氣與光線的結合,印象派為改變繪畫面貌的偉大解放運動鋪平了道路。
所謂納比,其實是希伯來語,意思就是先知,所以納比派也被稱為先知派。1889年,皮埃爾·博納爾在攻讀完法律后進入巴黎朱利安學院學習,與莫里斯·德尼和保羅·朗松相識后,創建了納比畫派。博納爾也被戲稱為“日本的納比派”,因其熱衷于日本版畫。1896年,他的作品首次在極負盛名的杜蘭埃爾畫廊展出,這家畫廊主要代理莫奈和印象派畫家們的作品。同年,他為戲劇《愚比王》設計了舞臺布景,在巴黎引起了轟動。1910年,博納爾在秋季沙龍上展出了四塊裝飾面板,這是為米西亞·塞特·納坦遜的公寓準備的,后者是當時極具影響力的著名雜志《白皮書》創辦人的妻子。
對于納比派的成員來說,繪畫是超越現實的,而畫架則更像是某種桎梏。他們是高更的追隨者,受日本版畫和中世紀藝術的啟發,渴望一種解放空間和色彩的美學革新,并試圖廢除藝術和應用美術之間的邊界。但是,究竟是誰預言了這種前衛且充滿精神性的藝術的誕生?

《穿裙子的菲利克斯肖像》卡米耶·畢沙羅(1883年)

《年輕農民的頭像》保羅·高更(1888年)

《海岸》皮埃爾·博納爾(1910年)
通過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19世紀的現代生活帶給了人們新的舒適性、工作節奏、生活習慣和藝術品位,這也為納比派的藝術革新創造了物質條件。到了20世紀初,博納爾已經成為他那一代人中領先的年輕畫家之一。這一時期的博納爾轉而關注某些特定空間,他開始對物體輪廓全新探索,重新引入了透視和空間的概念,開始擺脫早期的風景主義風格,轉而發展更多的印象派感知。他將自己從現實主義、印象主義和對歷史的理想化傾向中解放出來,不再尋求簡單地模仿自然或抓住一些特別的時機來表現自然,而是決心通過試驗新的方法來從同代人中脫穎而出。
納比派藝術家熱衷于為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引入新的美感,致力于通過手工藝創作來使繪畫藝術獲得新生,從而廢除所謂“主要藝術”和“次要藝術”之間的界限。他們也宣稱自己是裝飾藝術家。
野獸派的藝術風格與色彩關聯緊密。他們常常在作品中大面積地使用絢麗的色彩。因此,我們也可以很容易地識別出野獸派畫家的身份。同時,畫面中的圖像也開始通過簡化的形式走向抽象。1905年,野獸派與德國的表現主義同時出現,都曾在巴黎引起了一陣騷動。但是,德國表現主義的特點是壓抑、暴力的藝術氛圍;而野獸派的表現形式則完全不同,他們更加積極,充滿了活力。
馬蒂斯,被稱為是野獸派的偉大創始者。他生于1869年,身為法國圣昆丁的富裕糧商之子,他的前半生與藝術毫無關系,被送去巴黎學習法律以成為家傳藥店與種子行的繼承人,畢業后則在家鄉的律師事務所實習,整日抄寫《拉·封丹寓言》來消耗定額的公文紙。直到1890年,他得了闌尾炎,也改變了馬蒂斯的人生。馬蒂斯在臥病休養時,得到了一盒油畫顏料,這段自由創作的短暫時光,激發了他的樂趣。他立志成為一位藝術家,1891年他回到巴黎習畫。開啟了他的藝術人生,直到1954年去世前,他仍不間斷地進行著剪紙創作。
塞尚被尊為現代繪畫之父,野獸派運動是后印象派的塞尚在印象派時期探索的延續。塞尚的作品并不十分注重“凝視”,而是以一種近乎科學的方法來研究色彩及不同的光學效果。與其他藝術家相比,他的作品非常不同,這也反映了塞尚在藝術之旅中所具有的孤獨氣質。我們可以在他的畫作中看到形式的簡化和大面積的平涂,塞尚是如此渴望找到一種可以完全發揮色彩能量的方法,以此來不斷完善他筆下的圖像。
后印象派的高更則對這一概念作了進一步的闡述。在大溪地之旅中,他發現了這里的美麗。為了表現他所觀察到的這種神奇的色彩以及充滿高強度爆發力的光線,高更也轉向了更加簡化的繪畫方式。在生命的最后階段,這位藝術家作品中的色彩毫無疑問是凌駕于繪畫之上的,高更試圖借用這個方法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強度和力度來表達自己。
野獸派畫家在高更開辟的道路上向前推進,并在這個過程中越走越遠。逐漸地繪畫主體讓位于彩色斑點,畫面表面則鋪上了厚厚的純色筆觸。這是一種感性和自發的表達,形式直接融入進了廣袤的色彩之中。“Fauves”(野獸派)一詞表達了色彩使用中自然、活潑、自發且近乎野性的一面。它喚起了人們某種原始主義的感受,正如高更所宣稱的那樣,他自愿通過沉浸在大溪地的世界里來接近繪畫的原始本質。事實上,對他來說,這是在西方世界學院繪畫傳統之外,以一種全新的方式來看待繪畫。野獸派藝術為圖像的抽象化打開了大門,并最終引發了抽象藝術的爆發。
由于20世紀初鐵路的發展,許多畫家得以前往地中海地區探索和創作。這里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少雪,陽光充足。對于這些北方人來說,普羅旺斯(位于法國東南部)的陽光給他們的視覺帶來了極大的沖擊。藝術史上一連串的名字都曾與地中海沿岸密不可分,例如畢加索便經常駐留于法國南部的各個角落;馬蒂斯則長期居住在尼斯——藍色海岸地區(法國里維耶拉)的一個市鎮,位于法國東南角的地中海海岸線。
除了這些城市,還有許多地方因藝術家的創作而蜚聲世界。例如,地處法國南部的科利烏爾鎮(屬于東比利牛斯省)的小港口曾吸引了馬蒂斯和德蘭的駐足;畢加索則在離科利烏爾不遠的小村莊塞雷長時間作畫。讓我們將視線望向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許多藝術家紛紛朝著普羅旺斯地區艾克斯的方向前進(比如塞尚),其中莫奈選中了埃斯塔克這樣一個被馬賽迅速吸納的小漁村,西涅克則經常在位于藍色海岸的圣特羅佩度過炎炎夏日。
在莫奈、塞尚、博納爾和杜飛這些藝術家的風景畫中,充滿爆發力的色彩和對于光線的完美運用,都毫不吝嗇地為我們表現出了他們對地中海地區的迷戀之情。或許莫奈和塞尚對大眾來說已較為熟悉,而拉烏爾·杜飛相對陌生。拉烏爾·杜飛是在1905年看到馬蒂斯的作品后,轉而走向野獸派風格,并成為該運動最狂熱的代表人物之一。1910年左右,杜飛和弗拉曼克一樣沿著塞尚的足跡,朝著更有結構表現的藝術方向發展。直至戰后,杜飛終于找到了獨特的個人風格,以及極具生命力的色彩表現。
可以說藝術大師塞尚、高更等都是后印象派的代表畫家,他們不僅改革了印象派,同時也建立起現代藝術的基礎,對現代藝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圖片版權歸屬:?Fondation Bemberg and RMN)
投稿郵箱:haichen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