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震
摘 要:伴隨我國經濟進程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質量逐步提升,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風景園林高質量規劃是居民生活質量提升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地區旅游業發展與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因此,對風景園林進行合理有效規劃,突出園林所表達的地域特征,為地區創造更高的文化吸引力有著重要作用。本文為后續貫徹落實地域特征在風景園林中的規劃提出一定的意見。
關鍵詞: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地域特征
1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存在的問題
1.1地域性特色不足
當前,大部分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作品內容和風格相似度過高,缺少當地的人文風采和文化特色,這主要是因為作品在規劃設計的過程中,受國際工業風格設計語言影響較大。
1.2整體規劃設計缺少創新點
為順應城市的規劃和發展,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開始將一些現代化的元素融入設計,外觀上實現了與城市整體規劃和發展的契合。但是,這些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作品的外觀大多是模仿國外的作品,缺少創新點,即使整體上達到了與城市規劃和發展相契合的要求,但無法滿足人們對自然景觀的現實需求。
1.3忽略地方文化
為凸顯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獨特的文化內涵,需要把地方文化和歷史文化結合起來。但是,大部分地區在規劃設計風景園林時并不重視創新思維,而是盲目引進優秀規劃設計案例,甚至出現了量產化和規模化開展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現象,其目的是為了盡快完成任務。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出現的這一現象,不僅無法突出不同地域文化獨有的魅力,而且無法滿足當地群眾的觀賞需求。
2地域特征對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影響與應用
2.1地域自然特征對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影響與應用
自然因素是主要的地域特點之一,可以劃分為環境因素與植被因素。同時,在自然環境中同樣還有許多重要因素,如氣候變化、水文地理、地勢狀況等。設計時應更加注重這些因素之間的相互關聯及相互影響。以園林設計當中的氣候特點為例,氣候特點是園林在自然界中最基本的一個影響因素,氣候特點存在差異,對于園林內植被種類的影響也會各不相同。比如北方地區的氣候干燥,在設計中宜采用抗寒耐旱的植物,而南方地區的氣候多雨潮濕,宜采用喜陽喜濕的植物。同時,風景園林的規劃還需依據當地不同的地形地貌類型來進行設計。如在平原、盆地和山地等地區進行園林建筑設計時,園內的植物配置及其建筑結構都應隨地形特征而發生變化。園內的植物配置和建筑結構應根據地勢特征發生改變。風景花卉園林的設計要想達到其設計的效果,并充分發揮其對園林設計的意義,就要在自然和環境中充分結合,實現其綜合開發。
在整個風景園林方案設計中,植物品種設計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然環境和氣候變化都會對風景園林設計中所有的植物品質及設計效果產生影響,同樣,每個不同的植物品種也會對風景園林整體的方案設計效果有所影響。在設計各種風景園林方案時,要正確選取植物品種。既要從基礎的風景園林設計角度出發,還需要注重不同品種植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能有效設計出各種類型的風景園林。在進行風景園林規劃和設計工作時,要綜合分析風景園林所在地區的歷史和地域特點,有效提高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科學性、實用性。以大連山區的風景園林規劃為例,大連由于山區人口眾多,且地形復雜,所以在園林規劃設計時會考慮到應用大量根系較為發達的喬木。比如選擇適合的花卉和銀杏樹,在園林主道兩側種下,每到秋天時,高大的銀杏樹和美麗的花卉互相呼應,撒落的花瓣朵朵、金色的樹葉片片,這一美麗景色映入眼簾,讓花卉和園林更具有吸引力,提高了園林的觀賞性。同時,樹冠中高大而繁茂的小山喬木也能充分發揮其遮陽作用,避免行人在夏季遭受烈日和曝曬。此外,排列錯落有致的花卉和植被還會增添一種園林之美,豐富了現代園林建設的創新性。
2.2地域人文特征對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影響與應用
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現代化元素的增多,在進行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時,應當結合當前社會歷史發展的趨勢進行改造與規劃,對風景園林的規劃設計是與現代文化相互交融的過程,因此在當前開展的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越來越重視人文特征,甚至在一定條件下會對風景園林規劃設計起到決定性作用。其中,決定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人文特征主要包括人文符號、社會特征、民族民俗以及歷史遺跡等,下面對上述人文決定因素進行逐一分析。
2.2.1人文符號對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影響
人文符號對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影響也可以理解為對一種文化進行創作與鑒賞的重要感受,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設計者將自身所要抒發的情感進行主觀展示,但是主觀展示中又存在有客觀映像,就中國山水畫來說,講究的就是意境。意境是進行情與景的交融,在周總理故居中,將周總理日常辦公與生活的環境進行還原,并將其作為一種規劃人文符號;該園區的建筑風格采用20世紀農居風格,反映出當時社會環境下的生活狀況;此外,再將整體園林的復雜結構進行剔除,呈現出大方簡潔的風格,傳輸周總理勤勞工作的優良品質,將周總理倡導的人人平等觀念進行貫徹,從整體結構上展示人文符號對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重要性,體現人文特征的重要性。
2.2.2社會環境特征對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影響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邁入新常態,信息化時代,傳統古典建筑相較于當前園林規劃設計有著較大差異。在推進重慶城鎮化建設的步伐中,將小區建設與公園建設作為主要突破點,在園林基礎設施的規劃設計中,重點對衛生間、健身設施、商店以及娛樂城等進行規劃設計,從而實現園林建設一體化發展。此外,我國的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已經逐步邁入新時期發展,呈現出向外發展的意向,因此在進行園林規劃建設時,可以采用現代化建設理念進行規劃設計,體現當前時代的特征。
2.2.3民族民俗對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影響
民族文化的包容性是我國實現民族大統一基礎,數千年的中華文化組成不同的地域民俗,因此在進行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時,必須將當地民族風情與習俗進行融合,在繼承與發展民族文化的同時,將民族文化以風景園林的形式進行保留。
2.2.4歷史遺跡對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影響
我國數千年的歷史發展長河催生了各種歷史特征的遺跡,是人類生活的印記與象征,反映了長期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人們的情感,這些歷史遺跡是文化精粹融合,也是展示文化的重要載體。如,德國進行工業園區的改造,歷史發展的要求導致傳統德國杜伊斯工業園區的衰落,大量殘留的工業設施、廠房以及貨物滯留,對今后地區發展極為不利,針對上述問題的產生,師拉茨提出在原有工業園區的基礎上進行風景園林創造,將原有廠房改造為適合人們旅游的場所,加上工業園區結構的嚴謹性,使得杜伊斯園區再次綻放光芒。因此,在進行歷史遺跡的開發規劃過程中,必須對歷史遺跡進行有效利用與保存,重視歷史,尊重歷史,將現代文化與歷史遺跡相互聯系,從而開發展新時期的歷史遺跡產物,實現對歷史文化的繼承與發揚。
參考文獻
[1]陳梓聰,江璇,徐瑾.基于SBE法的廣州城市公園點狀植物景觀美學質量評價[J].現代園藝,2021,44(11):37-40.
[2]康政.基于場景體驗模塊化的景觀設計研究——以武漢江灘房車露營公園為例康政[J].現代園藝,2021,44(11):114-117.
[3]馮嫻慧,王琳婷,葉勁楓.華南濕熱多雨地區城市綠地雨水管理設計研究—以深圳前海自貿區門戶公園設計為例[J/OL].南方建筑:1-12[2021-06-09].
[4]王嘉,丁康,李帥,高靜.基于地質敏感評價的黃土高原村落景觀生態安全格局構建——以山西臨汾市汾西縣永安鎮后加樓村為例[J].園林,2021,38(06):54-59.
[5]金云峰,梁引馨,崔鈺晗,鄒可人.治理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間更新模式——以黃浦江兩岸空間治理為例[J/OL].中國城市林業:1-8[2021-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