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吉銘
摘 要: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最大限度滿足了人們對居住環境的需求。同時,人們越來越關注建筑質量和安全性。就建筑業的技術水平來看,混凝土結構是土木工程項目中主要應用的結構形式之一,混凝土結構質量會對項目整體質量造成直接的影響。為了確保工程按期完工,并滿足設計和使用要求,施工單位必須加強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管理。一方面要對施工技術質量進行監督,另一方面要保證混凝土結構施工符合設計和使用要求,提高工程質量,保證工程整體的安全性。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1混凝土結構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應用優勢
1.1具有一定的可模性優勢
對于相關結構來講,在攪拌完成以后,能夠按照設計圖紙的要求進行塑形處理,設置在模具中制作成為設計圖紙規格的結構,能夠加快結構的成型速度,規格符合設計標準、制造要求,通過系統化、有效性的方式來進行結構的塑形處理,保證工程結構的穩定性和強度,達到良好的工程建設目的。
1.2具有一定的耐久性優勢
通常情況下,質量符合標準的混凝土結構,應用在土木工程建筑領域中的壽命很長,只要不出現裂縫問題、其他的質量問題,就能夠確保耐久性,與傳統的土木工程結構相比,應用的時間很長,壽命也很高,可以在保證質量的同時預防出現壽命不足的現象。
1.3具有高效益的良好優勢
和傳統的鋼結構相比之下,對于混凝土結構來講,實際應用和建設的成本很低,將其運用在土木工程建筑中能夠更好的節約成本、降低成本的支出量,提升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和競爭能力。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土木工程建筑項目,合理使用混凝土結構,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成本,確保整體工程的效益。
2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2.1原材料選用
選擇混凝土結構施工原材料的過程中,需要以工程特點和具體用途等為主要依據,進而科學選擇各原材料,尤其是對于水泥材料的選擇來說,因水泥材料選擇會直接影響混凝土質量,所以選擇水泥材料的過程應全面了解水泥品牌,同時把不同水泥的凝結時間及稠度等充分明確,基于性價比原則的基礎上,盡可能對高質量的水泥材料進行選用,為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提供基本保障。
2.2混凝土配比
混凝土配比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混凝土強度,所以在混凝土結構具體施工的過程,混凝土配比應根據國家相應進行,可選擇多次試配方式進行應用,為混凝土的科學合理配比提供保障,使得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強度與建筑質量需要相符。在混凝土配制好及具體使用的前期,應以抽檢的方式檢查混凝土質量,借此為混凝土性能、強度等提供進一步保障,使得建筑使用壽命得以大幅度提升。
2.3混凝土澆筑
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應準確把握澆筑技術要點,同時做好澆筑前期各準備工作,嚴格且仔細檢查各崗位人員及設備配備情況,并且還應該在以下事項方面加以注意:第一,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避免混凝土有分層離席現象存在,應為2m以內的自由傾落度提供保障。第二,豎向澆筑施工具體開展的前期,需在結構底部鋪墊水泥砂漿,通常情況下,鋪墊厚度應以0.5cm~1cm為主。第三,完成墻體及梁柱澆筑后,一般需靜置1h~2h時間,這一方式的目的在于避免接頭部裂縫問題產生。第四,控制混凝土傾倒,傾倒過程應沿澆筑前的方向以逆向操作為主。
2.4混凝土搗實
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中,為有效控制混凝土結構強度,必須要規范振搗這一工序,進而為混凝土性能及質量等提供充足保障。混凝土入模時,需要相關人員基于振搗棒的應用,對混凝土進行搗實操作,通過搗實操作能為混凝土充分排除氣泡提供保障,有效提升混凝土的均勻度及密實度等參數。
3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結構裂縫改善策略
3.1避免混凝土產生較大的熱量
要避免混凝土產生龐大的熱量,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科學合理的配置混凝土用量,依照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盡可能的減少水泥用量,從而避免水泥在攪拌過程中產生較為嚴重的水化熱現象,使得混凝土內部溫度與周圍環境溫度相當,同時在進行水泥攪拌過程中,采取合理的手段將內部多余的熱量散發出來。其次,選取適宜的混凝土澆筑溫度。在進行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澆筑質量與澆筑時的環境溫度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應當要在合理溫度區間內進行混凝土澆筑,盡可能的避免在高溫、高寒環境下開展混凝土澆筑。最后,依托于人工干預方式控制混凝土結構溫度。比如說,在混凝土結構內部導入冷卻水管,通過冷卻水的往復循環,有效吸收混凝土內部的溫度,防止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內部聚集大量熱能。
3.2加強對混凝土施工材料的管控
混凝土是由多種材料充分攪拌均勻后得到的,每種材料的質量都會對獲得的混凝土品質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必須要加強混凝土施工材料的管控,確保產生的混凝土符合實際使用需求。比如說,混凝土攪拌過程中加入的水,不能夠使用受到污染的工業用水以及城市生活用水;使用符合要求的水泥材料,并對使用的水泥型號、品種以及強度等信息進行記錄和保存,便于后期的查詢。
3.3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為了有效避免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結構產生裂縫,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十分重要,是避免混凝土產生裂縫最為有效的方式之一。混凝土抗裂水平的提升,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依照混凝土的特性與配比,在混凝土攪拌過程中加入適量的添加劑;第二,在混凝土攪拌中添加有助于改善混凝土拉伸性能的材料;第三,制定合理的混凝土配比,并在實際攪拌過程中嚴格落實。在進行混凝土攪拌過程中,確保材料配比的合理性對提高混凝土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換言之,使用科學的材料配比可以極大降低混凝土結構產生裂縫的概率。要保證混凝土材料配比的科學性,必須要建立在現場調研、多次計算與實驗的基礎上,這樣才能夠確保設計的混凝土材料配比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在施工準備階段,一方面要全面掌握施工現場環境,確保施工單位擁有較高的科研水平;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與學習,確保實際的混凝土攪拌能夠嚴格依照設計要求進行。
3.4選用合理的澆筑技術
為了提高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選用合理的澆筑技術至關重要,施工人員要在混凝土澆筑工作開展前,對施工現場環境進行充分了解,保證鋼筋、模板工作都依照規定要求進行,同時利用清水對即將要進行澆筑的模板表面進行清洗,為混凝土澆筑提高良好的環境。相關技術人員要仔細核實模板尺寸以及位置等是否正確,及時糾正不合規定的地方,之后再開展混凝土澆筑工作。此外,在進行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還需要使用振搗設備,使得澆筑的混凝土能夠充分融合,降低混凝土結構產生裂縫的風險。
結束語:
綜上所述,混凝土結構質量會給整個土木建筑質量產生影響,所以需要加強管理和控制。施工單位落實相關質量控制措施,應用先進施工工藝技術,從而可以全面的提升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水平,滿足人們的使用需要,避免發生嚴重的安全事故。
參考文獻:
[1]葉禮源.淺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要點[J].建材發展導向(下),2020,18(9):269.
[2]張曉斌.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施工要點分析[J].建材發展導向(上),2020,18(9):276.
[3]梁尚輝.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管理[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20,(25):381.
[4]曹漸.分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20,(26):476.
[5]董威,連波.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20,(25):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