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芳
(甘肅省小隴山林業實驗局職工醫院 甘肅天水 741020)
糖尿病屬于臨床常見內分泌代謝性疾病,是臨床常見病癥。據調查顯示,糖尿病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體重減輕、飲食過量、尿頻尿急等臨床癥狀[1]。糖尿病患者體內的血糖水平長期處于較高水平,這進一步加大了患者患有冠心病的風險,影響了患者健康。糖尿病屬于慢性疾病之一,若不能長期、穩定地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緩解患者病癥狀況,會加大冠心病等并發癥的發生風險性[2]。據悉,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常年來居高不下,兩種疾病會相互制約、相互影響,進而加大了患者病情,導致患者體內血脂、血糖水平異常,降低患者的日常行為能力和生活質量[3]。由于該病的治療病程較長,患者需長時間進行藥物治療和護理干預,這加大了護理難度,提升了護理水平。因此,開展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極為重要[4]。故本院特以2019 年7 月~2021 年3 月收治的142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為對象,開展了探討優質護理干預對該癥患者血脂達標率、血糖達標率作用的專項研究,總結如下。
選取2019 年7 月~2021 年3 月規劃為研究時區,并以該時區內在我院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治療的142 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基于病歷號隨機抽取規則,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71 例。對照組中男性35 例,女性36 例;年齡為60~78 歲,平均年齡為(68.56±5.33)歲;觀察組中男性36 例,女性35 例;年齡為60~78 歲,平均年齡為(68.23±5.39)歲。
納入標準:①對象均符合美國糖尿病學會(ADA)中糖尿病及冠心病診斷指標;②臨床資料完整;③無精神類疾病。
排除標準:①意識模糊、表達障礙者;②具服用抗抑郁、鎮靜類藥物史;③合并其它慢性及嚴重器官疾病者。所有對象均于研究起始前,對所涉及內容獲得了充了解,且對應簽署了知情同意書;且研究所包含內容、過程、預期結果也均報備了醫院倫理委員會并獲得了批準。
對象分組后涉及基線資料對比結果未具明顯區別(P>0.05)。
對照組對象予常規護理干預,包括降血糖、控血脂等措施。觀察組則實施優質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如下:
(1)開展優質護理措施的宣講教育:為患者普及優質護理服務措施的優勢,明晰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護理必要性,根據患者的營養狀況和病情發展開展優質護理服務舉措,提升患者的護理積極性。
(2)用藥護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使用藥物種類繁多,數量較大,應加強對患者用藥指導的干預,告知患者用藥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避免誤服、漏服。
(3)健康教育:為緩解講解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各個階段的治療方案,并講解該病常見并發癥和注意事項,為患者解疑答惑。
(4)飲食護理:詳細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結合患者的喜好制定優質飲食方案,避免營養不良,合理配比各食物服用劑量。
(5)心理護理:該病治療和護理時間較長,多數患者會出現治療依從性降低、心情煩躁、內心焦慮等不良情緒,應加強與患者的溝通,用耐心、輕松的語氣與患者交流,安撫患者情緒。
統計比對兩組對象血糖和血脂達標率情況。同時統計比對兩組對象療效改善率,改善率具體細分為三個級別: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大幅度改善)、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部分改善)、無變化(臨床癥狀無變化甚至加重)。總改善率=(顯著改善+改善)/總例數×100%。
該研究中所包含統計、分析、運算過程均采用統計學專業軟件(SPSS21.0)處理。統計運算過程中組間數據(計量資料:表示;計數資料:%表示)對比差異分別采用t 及X2檢驗。所得結果當P<0.05 時,提示結果具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對象血脂(95.77%)和血糖達標率(94.37%)均顯著高于對照組(38.03%;39.44%),2 項比對結果數據均呈顯著統計學差異性(P<0.001),具體參見表1。

表1 兩組對象血脂和血糖達標率對比表n(%)
觀察組對象臨床療效改善率(97.18%)顯著高于對照組(78.87%),比對結果數據均呈顯著統計學差異性(P<0.05),具體參見表2。

表2 兩組對象臨床療效改善率對比表n(%)
隨著我國老齡化問題日漸嚴重,老年性疾病的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糖尿病屬于臨床常見內分泌異常類疾病,隨著人年齡增長,身體機能退化,老年人患有糖尿病的風險性大大提高[5]。糖尿病是終身性疾病,該病可伴隨患者一生,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
研究證實,糖尿病患者可見飲食異常、身體消瘦、多尿等臨床癥狀,患者行為能力受限嚴重[6]。據調查顯示,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并發冠心病的發病率更高,究其原因在于兩種疾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糖尿病患者的機體血糖水平異常升高,胰島素抵抗能力受損,加重病情。在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后,患者的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加重,血脂水平異常[7]。而依據本次研究結果提示,經優質護理干預的觀察組對象血脂(95.77%)和血糖達標率(94.37%)均顯著高于對照組(38.03%;39.44%),2 項比對結果均差異顯著(P<0.001);且該組對象臨床療效改善率(97.18%) 也顯著高于對照組(78.87%),比對結果差異顯著(P<0.05)。結果進一步肯定了優質護理措施在改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方面的效果。相較于傳統護理措施,優質護理服務措施通過提供更為優質的護理舉措,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原則,實施了針對飲食護理、環境護理、心理護理、藥物護理、健康護理等方面的優質護理舉措,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狀況,消除了患者緊張、焦慮的不良情緒,進而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達到提高治療效果的目的。同時,藥物護理措施幫助患者掌握了正確的用藥方法,降低了漏服、誤服等不良事件的發生,更利于治療。而飲食干預能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飲食方案,幫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通過合理飲食,降低并發癥的發生風險性[8]。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護理工作中行優質護理干預措施的效果顯著,能有效緩解患者緊張、煩躁的不良情緒,樹立積極的治療心態,掌握正確的護理方法,提升了治療總有效率,值得進一步應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