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昌杰
(江西師范大學 江西 南昌 330022)
語言類型學家Hengeveld在大量的語言調查中發現,人類語言中最先產生的是動詞,接下來依次是名詞、形容詞、副詞等。顯然,介詞的產生在副詞之后,主要是因為介詞大多數由實詞虛化(語法化)而來。文章通過考察現代漢語框式介詞結構的語序類型,探索框式介詞結構作狀語、補語和定語時與其所修飾或補充的VP/NP之間的位置關系。
“介詞”的命名最早可追溯到《馬氏文通》所提出的“介字”。傳統漢語語法中的介詞大體上對應語言類型學中的“前置詞”。黃伯榮,廖序東(2011)指出,介詞是一種依附在實詞或短語之前、起標記作用的虛詞,由其所構成的介詞短語“介詞+NP”修飾或補充謂詞性詞語。例如:從圖書館借書、在大禮堂聽報告會、向老板討工錢,等等。
劉丹青(2003)借鑒了Dryer(1992)的觀點,進一步研究了漢語中的前置詞、后置詞和框式介詞。金立鑫(2011)認為,介詞是依附在受支配項NP之上的,要么前置于NP,要么后置于NP。金立鑫老師還特別指出,兩個不同的介詞可以同時前置、后置于同一個NP。在金立鑫,于秀金(2012)一文中,介詞被稱作“附置詞”;陸丙甫,金立鑫(2015)則把介詞稱為“旁置詞”。總體來看,語言類型學把介詞看作一種“功能詞”,主要用于連接受支配項NP和VP之間的關系,它們的位置不拘泥于漢語傳統語法中的前置。
根據Dryer(1992)和劉丹青(2003)的觀點,可以同時分別前置、后置于同一個NP的兩個介詞組成一個框式介詞。也就是說,NP前、后分別有一個前置詞和后置詞。如,“在……上/下/里/外面”“跟……似的”“從……起”“用……來”“就……而言”等。框式介詞起著標記作用,可以標記與動作有關的施事、受事、時間、處所、方式、目的和原因等。例如:
(1)王曉華在學校上課。
(2)教室里坐著50名學生。
(3)他跟木頭似的站在那兒。
例(1)使用前置詞“在”;例(2)使用后置詞“里”;例(3)使用了框式介詞“跟……似的”。語言類型學認為,VO和OV是人類語言中的一組重要參項。VO語言更傾向于使用前置詞,OV語言則更傾向于使用后置詞。漢語作為VO和OV的混合型語言,既有前置詞,也有后置詞。此外,漢語中還存在由前置詞和后置詞共同組合而成的框式介詞。
有意思的是,漢語中的部分框式介詞在句中可以省略前置詞或后置詞。省略后,句子的表意依然是完整的,在句法上也是合格的。例如:
(4)a.他在家里睡覺。
b.他在家睡覺。
(5)a.為了公平起見,每位同學都可以上臺競選。
b.公平起見,每位同學都可以上臺競選。
例(4)中的框式介詞“在……里”可省略后置詞“里”,由前置詞短語“在家”作處所狀語來修飾“睡覺”;例(5)中的框式介詞“為了……起見”可省略前置詞“為了”,由后置詞短語“公平起見”作目的狀語來修飾后面的小句。
但是,絕大部分框式介詞不能省略其中的前置詞或后置詞,否則會導致句子意思不完整且不合語法。例如:
(6)a.李老師生氣地站在講臺上。
b.*李老師生氣地站在講臺。
c.*李老師生氣地站講臺上。
(7)a.對于我來說,這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
b.*對于我,這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
c.*我來說,這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
諸如此類的框式介詞還有很多,由于篇幅有限就不再一一列舉。需要注意的是,同屬VO和OV混合型語言的英語沒有“框式介詞”這一概念。觀察上述漢語框式介詞發現,漢語中的框式介詞基本對應英語中的前置詞。例如:
(8)He is studying in the classroom.(他在教室里學習。)
(9)In my opinion,that's a good idea.(在我看來,這個主意不錯。)
(10)For the sake of safety,we must leave at once.(為了安全起見,我們必須馬上離開。)
例(8)中的漢語框式介詞結構“在教室里”對應英語中的前置詞結構“in the classroom”;例(9)“在我看來”對應英語中的前置詞結構“in my opinion”;例(10)“為了安全起見”對應英語中的前置詞結構“for the sake of safety”。
框式介詞跟受支配項NP組合在一起,就是所謂的“框式介詞結構”,我們在傳統漢語語法中也稱之為“介詞短語/介賓短語”,如“在操場上”“在一個月之內”“跟木頭似的”“從昨天起”“對于我來說”等。漢語傳統語法把“介賓短語”(Pre+NP)和“動賓短語”(VP+NP)中的NP都稱作“賓語”,本質上它們都同屬一類,但“動賓短語”中的賓語在句法地位上高于“介賓短語”中的賓語。從語義層面上看,雖然二者都可以是動詞的論元,但框式介詞引導的NP只是動詞的一個旁格論元,而動賓短語中的賓語則是動詞的基本論元。顯然,基本論元在句法和語義上都處在優勢地位。
根據Dik(1997)提出的“聯系項居中原則”,聯系項的優勢位置是處于所聯系的兩個成分之間。漢語框式介詞結構在句法上主要是作狀語修飾謂詞性成分。因此,當框式介詞結構作狀語時,它在漢語中的優勢位置是“NP主+框式介詞結構+VP”,這一優勢位置與OV語序和諧。漢語是一種兼屬VO語序和OV語序的混合型語言,顯然,框式介詞在漢語中也可以處于“NP主+VP+框式介詞結構”,這一位置與VO語序和諧,它與前者相比,雖然不是優勢語序,但也確確實實存在于漢語中。根據傳統漢語語法,框式介詞結構在后者中作補語。
前文指出,框式介詞具有標記作用,標明與動作有關的各類語義角色。具體來看:
在句法上,漢語框式介詞結構主要是作狀語修飾謂詞性詞語。語言類型學家Dryer通過大量語言調查發現,一種語言中的介詞短語與所修飾的VP的語序跟動詞和賓語的語序是和諧的。因此,漢語作為一種VO和OV的混合型語言,框式介詞結構修飾VP時既可以在VP前,也可以在VP后。但框式介詞結構在“PP+VP”中作狀語,在“VP+PP”中則作補語。此外,漢語中的框式介詞結構還可置于句首作狀語,并用“,”與后面的小句隔開且修飾該小句(PP +含VP的小句)。具體看如下例句:
(21)a.他跟木頭似的站在那兒。
b.王老師在圖書館里面查閱資料。
(22)a.小李在桌子上趴著。=
小李趴在桌子上。
b.她在咖啡廳外面站著。=
她站在咖啡廳外面。
(23)a.對于我來說,這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
b.為了公平起見,每位同學都可以上臺競選。
(21)組例句為“PP+VP”語序,句中的框式介詞結構作狀語;(22)組例句中,前者(“=”前的句子)與(21)相同,句中的框式介詞結構作狀語,但后者(“=”后的句子)語序為“VP+PP”,句中的框式介詞結構作動詞的補語;(23)組例句中的框式介詞結構位于句首作狀語,修飾后面的小句。
表1 類型學視野下現代漢語框式介詞所標記的語義角色
前文指出,漢語框式介詞基本對應英語中的前置詞。那么英語中的前置詞結構和所修飾的動詞在句中的語序表現如何?
(24)a.He has been practicing calligraphy since last month.
b.The students are listening to the lecture in the lecture hall.
(25)a.For the sake of safety,we must leave at once.
b.Since then,he has been running every day.
觀察上述兩組英語例句,英語中的前置詞結構作狀語要么后置于動詞,如例(24);要么置于句首,如例(25)。但不能直接形成“PP+VP”語序。例如,英語中不存在“*in the classroom study”這種表達。
綜上所述,漢語和英語中的PP都可以置于句首作狀語。但是,漢語框式介詞結構和英語前置詞結構在句中作狀語時與所修飾的VP的語序剛好相反,呈現出“鏡像分布”的格局:
關于定語修飾名詞性成分的語序,現代漢語的語序為“定語+核心NP”,如,一本書,學校大門,重要的事情,在桌子上的那本書。英語則存在兩種語序:一種是“定語+核心NP”,如,a pretty girl,the school gate,today's paper;另一種是“核心NP +定語”,如,something important,the friend of mine,the boy in blue。我們發現,漢語和英語中的介詞短語都可以作定語修飾核心NP;因此,在漢語和英語中,一些框式介詞結構也可以充當定語來修飾名詞性成分。例如:
(26)a.在桌子上的那本書是小王的。
b.The book on the desk is Xiao Wang's.
(27)a.在車里的那個人是我的語文老師。
b.The man in the car is my Chinese teacher.
(28)a.在樹上的那只小鳥受傷了。
b.The bird in the tree is hurt.
觀察上述三組漢英例句,能夠作定語修飾核心NP的漢語框式介詞結構和英語前置詞結構基本上都標記處所。漢語框式介詞結構作定語時前置于核心NP,而英語的情況剛好和漢語相反,英語前置詞結構作定語時后置于核心NP,兩者也呈現了“鏡像分布”的格局:
現代漢語框式介詞由前置詞、后置詞組合而成。框式介詞與所引導的名詞性成分搭配形成框式介詞結構。在句法上,漢語框式介詞結構可以做狀語修飾核心VP,也可以作補語對核心VP進行補充說明。此外,它還可以作定語修飾核心NP。漢語和英語同屬VO和OV語序的混合型語言,雖然英語沒有“框式介詞”這一概念,但我們發現,漢語中的框式介詞基本對應英語中的前置詞。文章通過描寫分析和對比研究,從語言類型學角度考察了現代漢語框式介詞結構在句中的語序,探索框式介詞結構和VP、NP之間的位置關系。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
表2 類型學視野下現代漢語框式介詞結構和英語前置詞結構的語序
注釋:
本文英文字母說明:VO動賓,OV賓動,NP名詞或名詞短語,VP動詞或動詞短語,Pre介詞,PP介詞短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