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芳芳 陳敏 王麗君



摘要:目的:通過進行實驗研究對小兒腸造口的病患進行延續護理時加入微信平臺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實驗對象來自從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之間我院接收的需要進行腸造口手術治療的新生兒共有24人,分為兩組,參考組有12人,出院后采用常規的延續性護理措施;另一組是實驗組有12人,在常規的延續性護理基礎上加上微信平臺的護理內容。在實驗期間對比兩組手術后的患病兒童腸造口袋更換情況和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的頻率。結果 實驗組患兒術后對腸造口更換時所消耗的時間和頻率均優于參考組且差異很明顯(P<0.05);而統計兩組患兒出現不良反應次數時發現,實驗組患兒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是16.67%,參考組患兒的發生率是41.67%,兩組相比差異比較明顯(P<0.05)。結論 采用延續護理時加入微信平臺的應用,不僅可以有效減少患兒腸造口袋換藥時間和頻率,還能大大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
關鍵詞:微信;小兒腸造口;出院延續護理;價值分析
在實施腸造口術這個過程中,由于新生兒的身體比較脆弱、皮膚很容易出現炎癥,因此如果護理過程稍有疏忽,很容易引起多種不良反應,影響患兒的正常發育[1]。因此腸造口手術后加入延續性護理措施很有必要,為保證護理措施的有效性再加入微信平臺的應用,本文進行了進一步的實驗研究,現將實驗結果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實驗對象來自從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之間我院接收的需要進行腸造口手術治療的新生兒共有24人,分為兩組,參考組有12人,而另一組是實驗組有12人,具體基礎資料見表1,并根據篩選標準進行選擇實驗對象:①實驗對象來自我院接收的確認需要進行腸造口手術的患兒;②實驗對象除此之外并無其他臨床不良癥狀;③實驗對象其家屬同意進行實驗并簽字確認。另外,統計實驗對象的患病類型主要有新生兒無肛造口,還包括疾病引起的腸造口,如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先天直腸肛門畸形等。本實驗中針對新生兒腸造口的手術方式為橫結腸的雙腔攀式造口。通過對比兩組的常規資料,確認無顯著性(P>0.05)差異,說明實驗對象之間可以進行對比實驗。
1.2術后出院延續性護理措施內容
1.2.1 參考組患兒的延續性護理措施 本組患兒采用常規的延續性護理措施,具體包括了患兒在接收治療前對其父母進行相關疾病知識的宣講,并且在術前講明手術的主要治療目的和流程,讓患兒家長能夠提高認知率,降低焦慮情緒。術后進行藥物使用指導并耐心指導患兒家長學習如何更換造口袋,另外在出院前對患兒家長進行檔案的完善,詳細記錄相關患兒情況以及家長的聯系方式以便于后續進行護理。出院后及時、定期進行情況跟蹤,隨時了解患兒的情況,如有異常應立即前往醫院進行進一步治療[2]。
1.2.2 實驗組的護理措施:本組加入微信平臺的輔助,具體內容是:①由手術醫生及造口專科護士在微信上新建一個平臺,如微信號或公眾號,在第一時間讓患兒家長添加或關注,同時做好備注;②手術醫師需要在平臺上為患兒家屬定期進行相關患兒情況的分析與講解,讓家長們隨時可以了解這種疾病的相關情況增加其認知,同時開設疑難問題解答欄目,鼓勵家長能夠在出院后護理過程中遇到不了解、不知道的情況時及時詢問醫生,語言無法表達清楚時,還可以通過發照片、拍視頻的方式尋求醫生的幫助,醫生要及時進行解答與處理,提高患兒的恢復質量[3];③在出院恢復期間,造口護士可以通過微信平臺對患兒家屬進行常見造口并發癥的預防和處理等日常護理指導。患兒家屬可以定期向醫生患兒腸造口處的情況,醫生通過照片和視頻能夠比較準確的進行判斷患兒的情況,并進行評估恢復情況,一旦有異常也可以在第一時間進行治療處理,避免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1.3觀察指標
在實驗期間對比兩組手術后的患病兒童腸造口袋更換情況和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的頻率。
1.4 統計學分析
將收集到臨床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并以P<0.05作為標準進行判定,判定兩組實驗對象之間是否有顯著差異,使實驗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對比兩組實驗對象腸造口袋更換時間情況
根據實驗結果可知,實驗組患兒術后對腸造口更換時所消耗的時間和頻率均優于參考組且差異顯著(P<0.05),具體數據見表2。
2.2對比兩組患兒發生不良反應的頻率
實驗組患兒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是16.67%,參考組患兒的發生率是41.67%,兩組相比差異比較明顯(P<0.05)。具體數據見表3。
3、總結
延續性護理措施是為了保證患兒在術后恢復情況的良好,但是根據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常規的延續性護理內容主要以電話溝通、上門服務為主,其中電話溝通會出現患兒家長表達不清或無法判斷患兒情況甚至沒接到電話等情況,而上門服務有時候還會受到距離長短、天氣不良等的影響會有延遲上門或不上門服務的情況,對于患兒來說時間就是效率,因此這類問題也要引起重視,亟需解決[4]。隨著網絡和社交軟件的普及,將微信平臺應用到醫院工作中也越來越普及,不僅能夠隨時通過視頻或照片的方式了解患兒的情況,還能實時看到患兒家長的護理操作,提出問題進行改善。
參考文獻:
[1] 李琳, 喬華, 劉瑩,等. 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性護理在結腸造口患者中的應用[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9, 23(21):4.
[2] 吳川. 延續護理模式在腸造口患者居家護理中的實踐分析[J]. 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 2019(7):2.
[3] 劉憲珍. 延續護理在小兒腸造口的應用效果研究[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20, 5(17):1.
[4] 任曉華. 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性護理在腸造口患者中的研究進展[J]. 養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2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