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斯維

摘要:目的:將護理風險管理應用于骨科病房中,探討其所產生的整體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所選擇的對象均為入院接受治療的骨科病人,研究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分別為2020年5月到下一年同期,共98例,將其平均隨機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管理)與管理組(護理風險管理),各49例,比較病房管理效果。結果:從不良并發癥發生率、護理投訴率、護理滿意度三個方面來看,管理組的各項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以骨科病人為研究對象,在其病房管理中應用風險護理管理模式,可控制不良并發癥情況的出現,促使病人與護士建立良好關系,獲得的護理認可度較高。因此,建議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骨科;病房;護理風險管理
前言:在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之下,進入骨科科室接受治療的病人人數呈現逐年增加態勢。因此,在以骨科病人為對象,加強對其的護理管理則顯得極為必要。需要說明的是,在病房管理期間,骨科病人面臨的風險因素較多,加之病人病情發展快、臥床時間長、病程長等原因,更是會進一步增加骨科病人的護理風險。因此,加強對骨科病人的護理風險管理,則顯得極為必要。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所選擇的對象均為入院接受治療的骨科病人,研究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分別為2020年5月到下一年同期,共98例,將其平均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管理組,各49例,比較病房管理效果。男女性別比為51:47,最小年齡和最大年齡分別為13歲到80歲,平均年齡(41.97±4.72)歲。兩組病人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不具備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對于對照組而言,以常規護理管理模式為主,科室實施責任制排班制度,護士長充分發揮自身的組織管理作用,面向護士分配相應的護理任務。
而對于實驗組而言,則是以護理風險管理模式為主,具體措施如下:(1)護士要增強風險管理意識,了解骨科病人的基本情況,對于骨科病房中可能出現的護理風險要及時予以分析,對風險進行評級處理,制定風險評估單,從多個方面考察病人的護理風險,包括一般資料、日常生活能力、跌倒墜床風險、病情變化等。并制定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從而更好地規避骨科病房護理風險。(2)加強與病人及家屬的溝通交流,讓病人及家屬正確客觀地看待骨科疾病,掌握肢體功能鍛煉康復的技巧方法。對于病人及家屬提出的問題,護士要有效答復,并且時刻關注自己的答復態度。(3)完善防護措施,消毒隔離骨科病房,以紫外線殺菌為主要方式,在清洗臺面時選擇使用消毒液。在走廊、廁所等公共場所,要增加防護欄,將可能出現的跌倒、摔傷等風險控制在最小范疇。
1.3效果判定指標
本次研究的效果判定指標主要包括三項,分別是不良并發癥發生率、護理投訴率、護理滿意度。
1.4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所選擇的處理軟件為SPSS22.00,護士將骨科病人的一般資料、不良并發癥發生率、護理投訴率、護理滿意度等各項數據指標錄入其中,借助軟件對其進行處理分析,在檢驗計量資料方面,所運用的表示結果是t值,在計數資料方面,所運用的檢驗數值則是卡方X2,根據所得出的P值判斷是否具備統計學意義。如果,P值<0.05,則視為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如表1所示,從不良并發癥情況方面來看,對于管理組而言,出現此種情況的病人共有2例,相應的百分比則是4.08%,而對照組與其相比處于相對更多的狀態,這說明管理組的不良并發癥控制效果更為理想,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護理投訴情況方面來看,以管理組為參考對象,在護理投訴人數,以及經過百分比換算后所得到的護理投訴率,與另外一組,即對照組,均處于相對更低的狀態,這說明這一組病人的護理投訴情況更為理想,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護理滿意情況方面來看,管理組與另外一組,在護理滿意人數及滿意率方面相差9例和18.37%,這說明這一組的病人更為認可所應用的病房護理管理模式,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管理組的護理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根據相關研究資料顯示,對于進入骨科病房接受治療的病人而言,其出現風險事件的成因相對較多,從而歸納可囊括三個方面,分別是護理安全監督力度不足、患者自身因素、護理人員因素。例如,部分病人的骨科疾病恢復時間較慢,家屬和病人可能會產生抵觸、暴躁的負面情緒,不配合醫護人員治療,進而延長入院治療時間。再如,部分護士護理管理經驗不豐富,沒有熟練掌握護理專科技術操作,在數據記錄時會出現馬虎的情況,從而增加了病人的護理風險。因此,針對此種情況,護士要重視對顧客病人的病房護理管理,制定科學有效的護理風險管理模式,以便有效規避護理風險。在本次研究中,管理組的不良并發癥發生率和護理投訴率低于對照組,而護理滿意度方面,則比對照組要高,這說明管理組的病房護理管理效果更佳,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以骨科病人為研究對象,在其病房管理中應用風險護理管理模式,可控制不良并發癥情況的出現,促使病人與護士建立良好關系,獲得的護理認可度較高。因此,建議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陳彥.護理風險管理在急診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農村衛生,2021,13(20):20-21.
[2]徐嬌.風險預警機制在骨科圍手術期護理中的運用與探討[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21,38(05):554-555.
[3]王艷萍.探討風險管理用于骨科術后患者壓瘡護理中的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6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