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兒毛細支氣管炎屬于臨床最常見的一種下呼吸道疾病,其以病毒感染為主要發病原因,易出現于2歲以上小兒中,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活質量造成極大的影響。據統計,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發病率還在逐年上升,且還會因病情的加重而引發其他并發癥,如腦炎、心肌炎等。臨床在小兒毛細支氣管炎治療中,主要采用藥物、霧化吸入等方式進行治療,但在治療中,臨床認為需要為患兒配合有效的護理措施,對提高療效與預后均具有積極作用。本研究主要針對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的護理進展進行綜述,為臨床提供借鑒。
關鍵詞:小兒毛細支氣管炎;護理;進展;研究
小兒毛細支氣管炎是病毒性感染所致,也可能是細菌感染所致,據統計,約有30-70%左右的患兒會出現呼吸道合胞病毒,易出現于春夏兩季。發病后,患兒的體溫不一,常會在出現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3天后出現臨床癥狀,如喘憋、干咳等,嚴重時還會出現三凹征、呼氣時喘鳴等。因此,在小兒毛細支氣管炎治療中,要選擇相應的治療方案來幫助患兒改善臨床表現、提升療效。目前,臨床為了提高治療效果,特配合了有效的臨床護理措施,取得了顯著的護理效果,現做如下闡述。
1.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的發病原因
經研究表明,出現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的主要原因為合胞病毒所致,其屬于RNA病毒,大小在150nm,而腸道病毒、流感病毒等不穩定,易被滅活,水、消毒劑等均可以將其滅活。此外,致病菌會通過密切接觸者、呼吸道傳染。而小兒毛細支氣管炎多出現于小氣道內,病毒會在末端的小支氣管中出現,且還會侵入到支氣管的上皮細胞上而發生病變。因此,出現小兒毛細支氣管炎后會增加氣道的阻力。
2.小兒毛細支氣管炎治療方式
目前,小兒毛細支氣管炎主要采用藥物治療、霧化吸入治療。其中常用的藥物有抗生素、激素、抗病毒藥物等。但在藥物治療時,有患者會出現胃腸道反應,故需要對其進行密切的監測,如發現不良反應,需要立即開展相應的干預措施。在小兒毛細支氣管炎治療中,保持呼吸道通暢屬于治療的關鍵。霧化吸入治療有起效快、用藥量少、不良反應輕、無痛、操作方便等優點。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還有其他的治療方案,如中藥治療等,均在小兒毛細支氣管炎治療上發揮了顯著效果。但不同是哪種治療方案,但小兒的機體較為特殊,需要在治療中配合相應的護理措施,從而輔助提升治療效果。
3.小兒毛細支氣管炎護理措施
3.1一般護理
在小兒毛細支氣管炎治療中,首先需要保持病房干凈、整潔,需要定時通風,保持空氣清新。溫濕度要適宜,病房溫度一般保持在18-22度,濕度在50-60%,這樣有助于減輕呼吸道阻塞現象。定時對病房進行消毒,每次30分鐘即可。為了預防患兒哭鬧,在病房內張貼小兒圖畫,減輕患兒的陌生感;床位應柔軟、舒適。
3.2高熱護理
小兒因中樞神經發育不完善,機體的調節功能相對較差,出現高熱后會引發神經功能紊亂,從而誘發抽搐。故需要在護理中定時測量體溫,如有高熱者(大于38.5度),遵醫囑口服退熱藥,及時松衣解被,多讓患兒喝水,增加機體的水分,保證機體所需。此外,在物理降溫過程中,如發生驚厥,可適當給予患兒一些鎮靜劑,也可對涌泉、百會、人中、合谷等穴位進行刺激,預防急性炎癥的出現而引起危險。同時還要注意體溫下降較快的患兒,多讓其喝水,預防出汗過快而引發虛脫,并及時更換衣服。
3.3藥物治療時的護理措施
在抗病毒治療中,需要對其密切觀察,患兒可能會出現不良反應,(如胃腸道反應),患兒出現胃腸道反應可順時針撫摸患兒的腹部,也可局部熱敷,預防嘔吐引發窒息。對于長時間應用抗菌藥的患兒,可能會因腸道菌群失調的出現而引發腹瀉,故需要在此時做好肛周護理,并配合相應的藥物指導護理,快速改善患兒的臨床表現。
3.4霧化吸入治療時的護理措施
霧化吸入雖可以將藥物直接送到病灶入,藥物濃度較高,且用藥量少,但在霧化吸入所噴出的霧氣有一定的壓力,其會排斥口腔處的空氣,影響患兒的呼吸,降低氣體的氧分壓,導致患兒出現程度不一的缺氧,加重呼吸困難。故在霧化過程中加入氧氣,以保證呼吸道通暢,改善肺功能。霧化過程中注意患兒情況,如患兒出現以上癥狀時,需要立即停止霧化吸入治療,并上報醫生處理。并在霧化吸入治療后,配合正確的叩背、翻身等方法,為患兒開展安撫護理,穩定機體的血氧飽和度,改善缺氧。霧化治療前,應告知家屬不能涂抹油性面霜,格外注意霧化前半小時避免過飽進食,以免出現嘔吐。霧化后及時清潔面部和口腔。
3.5口腔護理
幫助患者保持良好、清潔的口腔狀態,及時為患兒清理掉口腔內的嘔吐物、分泌物,預防細菌的繁殖與生長,可以預防口腔炎的發生。
3.6健康教育
指導患兒家長相關的健康知識,為患者補充營養,增加機體營養狀態,增強體質。指導一些健康訓練方法,叮囑患兒可以多曬太陽,多進行戶外活動,以此來增強抗病毒能力。定時開展健康檢查與預防接種工作,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證機體可以健康成長。
結束語:
小兒毛細支氣管炎是多發病,對于兒科護理人員來講,雙重溝通具有一定的壓力。在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發病中,不僅小兒本身會出現相應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家屬也會出現一定的應激反應,無形中增加了護理壓力。故在護理中,需要為患兒配備相應的護理服務措施,通過針對性護理,輔助提升患兒治療與預后效果的同時減輕家屬的應激反應,提高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趙翔.小兒毛細支氣管炎應用中西結合臨床治療及護理效果研究[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21,23(11):218-220.
[2]劉偉.霧化治療毛細支氣管炎患兒護理研究[J].醫學理論與實踐,2020,33(19):3171-3173.
[3]祝景逢,羅麗嬌.臨床路徑護理模式在小兒毛細支氣管炎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數理醫藥學雜志,2020,33(07):1094-1095.
[4]楊璐,余國政.小兒毛細支氣管炎護理研究進展[J].現代醫藥衛生,2020,36(02):223-226.
[5]王瑞芳,粟芬.小兒毛細支氣管炎輔助治療中給予護理干預的價值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9,30(20):3677-3678.
[6]平啟艷.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的治療及護理體會[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9,10(12):128-130.
[7]周麗.?氣動霧化吸入治療82例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的護理體會[J].?家庭醫藥,?2020,?000(005):290-291.
作者簡介:陳婷,1989年9月12號,女,漢,四川省成都(籍貫射洪),本科學歷,護師(職稱),研究方向:婦女兒童相關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