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桑卓嘎


摘要:目的:評估ICU老年重癥肺炎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的效果觀察及并發癥發生率。方法:對64例本醫院實施治療的ICU老年重癥肺炎予以項目研究,信息采集時間為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以抽簽法為分組方案,對照組(n=32常規護理)、觀察組(n=32優化個體護理),統計及對比組間護理前后APACHEⅡ評分、并發癥情況。結果:(1)ICU老年重癥肺炎患者護理前APACHEⅡ評分無組間統計學差異性(P>0.05)。觀察組的ICU老年重癥肺炎患者對比對照組患者護理后APACHEⅡ評分統計指標較低,具備組間統計學差異性(P<0.05)。(2)觀察組的ICU老年重癥肺炎患者(6.25%)對比對照組患者(28.13%)口腔感染、氣道阻塞、壓瘡等并發癥發生率統計指標較低,具備組間統計學差異性(P<0.05)。結論:ICU老年重癥肺炎患者行優化個體護理效果確切。
關鍵詞:ICU;老年患者;重癥肺炎;優化個體護理
本研究著重針對ICU老年重癥肺炎患者護理措施加以分析,討論優質護理的應用價值。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對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醫院實施治療的ICU老年重癥肺炎予以項目研究,信息采集數量為64例,通過抽簽法用以分組,分別選取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均納入32例。觀察組男性選取17例、女性選取15例。ICU老年重癥肺炎年齡納入范圍設定65-86歲,計算其年齡平均值是(75.52±5.29)歲。對照組男性選取19例、女性選取13例。ICU老年重癥肺炎年齡納入范圍設定65-87歲,計算其年齡平均值是(75.56±5.32)歲。對比2組間ICU老年重癥肺炎患者年齡、性別數據資料,P>0.05證實2組可予以對比論證。
1.2方法
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觀察組予行優質護理,護理人員就患者呼吸功能予以檢測,依據其實際狀態實施氧氣支持,氧流量設置為5L/min,針對部分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則調節其氧濃度為30%[1]。保持患者在院期間內呼吸道的通暢性,觀察患者痰液性狀,對于部分痰液粘稠的患者,則應用沐舒坦實施霧化治療,稀釋其痰液;如患者呼吸道壓力過高,則對其實施吸痰處置,提升其呼吸道通暢性。定期采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送至實驗室實施細菌培養實驗,了解患者病原菌情況,并通過藥敏測試了解其藥物合理性,給予患者對癥抗生素治療[2]。
1.3統計學分析
64例ICU老年重癥肺炎患者數據輸入SPSS 21.0實行檢驗,計數資料(口腔感染、氣道阻塞、壓瘡等并發癥情況)表示為例數(n)或率(%)的形式,開展卡方X2檢驗,計量資料(ICU老年重癥肺炎患者護理前后APACHEⅡ評分)表示為均數±標準差(χ±s)的形式,開展t檢驗,P<0.05,出現指標間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ICU老年重癥肺炎患者護理前后APACHEⅡ評分比較
ICU老年重癥肺炎患者護理前APACHEⅡ評分無組間統計學差異性(P>0.05)。觀察組的ICU老年重癥肺炎患者對比對照組患者護理后APACHEⅡ評分統計指標較低,具備組間統計學差異性(P<0.05)。見表1。
2.2ICU老年重癥肺炎患者口腔感染、氣道阻塞、壓瘡等并發癥情況比較
觀察組的ICU老年重癥肺炎患者(6.25%)對比對照組患者(28.13%)口腔感染、氣道阻塞、壓瘡等并發癥發生率統計指標較低,具備組間統計學差異性(P<0.05)。見表2。
3討論
重癥肺炎是臨床中危急癥之一,是老年群體常見病,患者年齡相對較大,各個臟器功能下降,患者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心率升高等癥狀,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對此,本研究針對ICU老年重癥肺炎患者開展優化個體護理,結果顯示,ICU老年重癥肺炎患者護理前APACHEⅡ評分無組間統計學差異性,觀察組的ICU老年重癥肺炎患者對比對照組患者護理后APACHEⅡ評分統計指標較低,觀察組的ICU老年重癥肺炎患者對比對照組患者口腔感染、氣道阻塞、壓瘡等并發癥發生率統計指標較低。通過給予ICU老年重癥肺炎患者實施優質護理,能夠極大程度上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確保患者在院期間的安全性。
綜合以上結果,優質護理于ICU老年患者重癥肺炎干預中具備臨床推廣應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菁,王浩,石永珍,等. 超聲引導下目標導向性胸部物理治療在護理老年重癥肺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1,30(12):1344-1347.
[2] 白愛華,蔣美綠. ICU行機械通氣的老年重癥肺炎患者發生譫妄的危險因素及其針對性護理措施探討[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41):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