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朝兵 王增萍 張華勛 公明
摘要:隨著政策的不斷改革,市場經濟的發展形勢及需求,企業內部控制不僅可以完善企業內部的審計體系,還可以從根本上促進企業生產經營的狀況。雖然說目前的內部控制已經在落實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還是存在著一些不足,還需要我們不斷的完善內部控制的流程和監督的力度,要改變內部的觀念,明確改革的意義,強化審計結果的執行力,不斷地使內部控制的作用發揮到極致。本文通過內部控制缺陷對審計意見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并對此改善內部控制缺陷對審計意見的影響提出部分建議,希望對今后企業的內部控制有所幫助。
關鍵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影響因素
一、內控缺陷對財務審計意見影響的理論分析
在我國內部控制的提出相對較晚,并且在實施的過程中也沒有相應法律制度進行支撐,因此,在90年代初由于內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而產生了許多財務舞弊案,在當時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隨后我國先后出臺了許多關于內部控制的文件及法規,并將該制度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伴隨著我國審計工作的發展,在對大型企業開展審計工作時,首先就是要考慮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從委托帶來的角度來看,大型企業中的經營管理權常掌握在職業經理人的手中,而企業的所有者也就是股東擁有企業的所用權,但其并不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所以從代理的角度來看,首先是對職業經理人的職業道德進行了解,只有擁有一定的職業操守才能夠完成委托人交給的任務,另外就是委托人要相信被委托人,但是被委托人所提供的信息是否能夠真實的反應企業的經營狀況,這兩個方面都會對企業的內部控制是否存在缺陷而埋下伏筆。其次,就是對信息的掌握情況存在偏差,對于企業的經營者來說,年底的財務報告反應了其一年的經營情況,當然是希望相關的數據都比較完美,但是對于股東來說,財務報告所反映出的利益才是其所關注的重點,這時就需要考慮上面所說的那兩個方面,一股東與經營者的利益一旦發生沖突,如果這時企業的內部控制在存在缺陷,那么經營者在財務報告上動手腳的概率就會加大,當開展審計工作時對于審計風險的規避意識也就會提高。上面的這些情況會增大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可能性,同時也增大了信號傳遞不利的可能性,這時注冊會計師就會擴大審計的范圍,同時也增加了其出具非標意見的可能性,通過以上情況表明,企業內部控制如果存在缺陷會對注冊會計師發表的審計意見產生一定的影響。
二、內部控制對審計意見的影響因素
1、內部環境缺陷對審計意見的影響
在企業內部出現環境的缺陷是由于企業領導層對于內部控制不重視所引起的,企業管理層的態度會影響他們的行為,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要想保證生產經營能夠順利的開展下去,就必須要創建一個良好的環境,而這些都是環境的缺陷所造成的,這些情形會導致企業的大量資金被濫用,增加壞賬的可能性,資產減值準備計提的不夠等原因,也會對注冊會計師出具審計意見造成一定的影響,從而出具非標意見。
2、企業風險評估缺陷對審計意見的影響
在企業開展經濟業務的過程中,如果對于風險的把控不夠嚴謹就都會使企業面臨破產的局面。在企業進行風險評估的過程中,要對企業面臨的各種風險進行有效的識別,并就相關的風險進行分類同時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進行處理,對于任何一個風險都要恰當的處置,有時可能因為一個疏忽就會使企業面臨破產的局面,所以說,在企業內應建立完善的防控機制,避免出現風險時企業無應對的措施。在企業風險評估中一旦出現缺陷,就會增大審計人員對企業財務信息的信任度,從而對財務數據產生懷疑,加大審計人員對企業的審計范圍和要求,從而對出具的審計意見產生影響,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注冊會計師出具保留意見的報告。
3、控制活動缺陷對審計意見的影響
在企業財務信息核算的過程中,對相關資產的減值準備或者是跌價準備如果沒有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計提的話,就會導致出現財務控制方面存在重大缺陷的現象。企業的管理層在制定出相關決策時財務部門能夠充分的貫徹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就說明企業管理層對于控制活動是能夠有效的控制的,但是一旦當企業的控制活動存在缺陷,就會對財務數據的真實性產生一定的影響,從而會導致注冊會計師在出具審計意見時受到財務數據真實性的影響。
4、信息溝通缺陷對審計意見的影響
信息的及時且有效的溝通能夠使企業的管理層快速的掌握企業的資金運營情況,并就此作出反應,以保證企業業務的順利開展。一旦企業在信息溝通上出現缺陷,就導致企業在財務方面面臨巨大的風險,同時也能夠增大審計工作人員對財務數據懷疑的態度,這也是導致注冊會計師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的原因之一。
5、內部監督缺陷對審計意見的影響
在當前的上市企業中,如果其內部的審計部門出具的內部控制意見與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意見不一致,就說明在企業內部的審計部門不能對企業的真實數據進行反映,其出現的主要原因是企業內部監督制度的不完善,也就是說在內部監督方面存在缺陷,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對注冊會計師出具審計意見產生影響。
三、對內部控制影響審計意見的優化措施
1、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提高審計效率
在企業內部對于審計結果的反饋通常是通過審計結果的公示制度或者是審計結果的報送制度以及反饋制度。在企業的各個部門之間要內部審計的結果進行反饋交流,要相互配合,使得內部審計結果的作用發揮到極致。對于內部的審計部門來說,對于審計結果要加強經濟責任的后續審計,對于結果所產生的審計意見或者方案要及時跟蹤,避免審計過后懈怠,同時對審計的結果執行力度要給與保證。另外,在審計的過程中,各相關部門要及時總結,解決問題,對于工作中的不足要改進,保證行政事業單位經濟責任審計的效率不斷提高。
2、提高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素質
對于參與企業經濟審計的人員要加強這部分人員的職業素養,審計人員素質的高低,通常會對審計的結果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必須要加強對審計隊伍的建設,為審計工作提供保障。審計人員通常要從政治覺悟、思想水平、業務能力、職業操守等方面來加強培養,可以通過培訓、教育等方法來對審計人員進行素質提高教育,對審計人員的績效考評可以通過建立內部誠信檔案等方法得以實現,在日常工作中,要經常組織一些活動,加強審計人員之間的交流溝通,提供審計人員的工作經驗,使審計工作更加的規范化,使審計人員的責任心加強,同時保證審計工作的順執行。要從不同的方面運用綜合的手段,提高單位內部對審計工作的認識,對于企業來說,開展內部審計工作就是對單位內部的經濟活動的一種監督手段,應該不斷的加強審計與監督的聯系,不斷的提高認識,更好發揮出內部經濟審計在本單位的作用。不斷改進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審計的工作質量。
3、全面落實內部控制的建設工作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內部控制對企業的重要性,通過與企業的日常工作結合到一起,來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管理與控制,在企業內部要建立健全的組織機構,審計部門要獨立在所有的部門之外。正確的落實工作的落腳點,進一步明確審計工作的思路,促進部門單位內部的管理,規范財政收支,堅持根據國家對審計工作規范的要求,嚴格的執行國家的相關政策,按照相關的程序和方法開展審計工作,使得上市企業內部審計的工作法制化、規范化。
總結
綜上所述,在企業中開展審計工作時,要加強對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關注度,一旦企業的內部控制存在缺陷,就會使注冊會計師對企業信息數據的信賴度降低,所以說,企業應加強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企業在公眾前的正面形象,為企業的后續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崔明迪,崔麗.基于財務報告的內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商論,2019(7).
[2]魏薇.內部控制缺陷對財務報告審計意見的影響[J].山東紡織經濟,2019(8).
[3]陳瑩瑩.A公司內部控制審計研究[J].福建質量管理,2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