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帥
摘要:隨著我國的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的建筑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然而建設環境的復雜化以及在資源儲備、技術準備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不利于順利推進工程項目。本文將針對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進行詳細分析,分析過程中結合施工現狀,加強對土建基礎施工當中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應用了解,增強地基整體密實性以及強度,避免工程施工時出現坍塌現象,展開對施工現場的深入分析與詳細調查,找出土建基礎施工當中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有效實施對策,保證基礎施工整體效果,提升整體施工質量。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深基坑支護;技術控制
引言
近年以來,隨著目前我國大型城市地下建筑工程監理行業的繁榮和不斷蓬勃發展,為了保證能夠更豐富地層和充分利用地下建筑空間,地下建筑以及其他各種高層建筑等工程項目大量小幅度地增加,隨之而來就是出現了大批的深基坑工程項目。該項建筑工程由于直接受現場的自然地質、地形和現場周邊各種類型建筑物環境條件的直接影響,所以對其整體施工管理技術的質量要求尤其高。
1深基坑支護技術概述
深基坑支護技術具有風險大、區域性強、技術性強、系統性強、支護種類多等特點,尤其在建筑行業發展的過程中,支護結構的類型越來越多。目前,市政工程中深基坑工程的施工難度較高,且施工環境也比較復雜,所以需要結合工程的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深基坑支護技術、支護結構,以此確保深基坑支護工程的施工質量。常用的基坑支護結構如下:第一,土體加固類,如放坡、土釘墻、重力式水泥墻等;第二,支擋、拉錨式圍護墻,如排樁、地下連續墻等;第三,支錨體系,如拉錨式、內支撐等。
2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護技術的應用
2.1連續墻支護
連續墻支護的主要作用是對地下水進行攔截使基坑在施工時獲得較好條件。具體實施時,需從這幾方面進行:(1)工作人員需詳細勘察施工現場中的環境,結合勘察報告制定合理計劃展開施工。(2)施工時需建設導墻。避免周圍土層在比較松軟情況下發生坍塌,對連續墻施工產生不良影響。一般情況下,導墻在深度上為1.5m左右,高度上與地面相比高出十五公分(3)注漿時需注重泥漿靜水壓協助作用的發揮,使施工時壁墻整體穩定性獲得充分保證。(4)施工單位需結合施工區域中具體大環境對成槽設備進行選擇。在此過程中,槽段長度控制在7m之內,泥漿比重也要小于1.3。可以運用導管注漿法展開連續性注漿操作,一直將漿孔注滿。
2.2排樁支護
實施排樁支護時,鋼筋混凝土與灌注鉆孔之間會形成高承載力與高強度的灌注樁,在深基坑支護實施時會產生擋土構建,使基礎施工能夠正常實施,這一技術在支護施工當中比較常見。設置灌注樁過程中,樁距設計要求均等性,誤差處于合理范圍當中,快速實現施工目標。結合樁距確定最終施工點,使整體施工呈現出較好效果。樁距如果比較大,其作用就會有所下降。樁距比較小情況下,需運用較多混凝土。成孔、測量放線、混凝土灌注、安放鋼筋籠屬于排樁支護主要流程。成孔時需勘察施工環境,選擇合適的鉆頭與鉆機,保證鉆進位置準確,偏差處于20mm范圍中。施工人員要了解泥漿實際密實程度將淤泥和沉渣有效清除,避免影響成孔效果。嚴格控制鋼筋籠制作安裝過程,避免發生變形問題與彎曲問題。焊接時避免出現焊渣與氣泡,嚴格檢查標高,為接下來的工程施工打下良好基礎。
2.3土釘墻支護結構
土釘邊坡墻體是采用鋼筋支護主體結構的一種形式,就是在進行基坑主體開挖的整個施工過程中,將細長的鋼筋桿件均勻而嚴密地重新釘置在其他的原位邊坡土體的支護結構當中,與此同時,在其他的邊坡墻體表面上均勻地重新布置了一層鋼筋網并對其墻體進行了鋼筋噴射,即鋼筋噴錨。然后,再通過人工使用混凝土體、砼和橡木地板釘以及墻體噴射防水混凝土等將結構物與表層材料進行緊密聯合加固保護,形成一個緊密復合的混凝土體。這種新型支護性凝凝土結構能夠有效縮短支護施工持續時間、降低施工造價,一般被廣泛應用于建筑基坑內部相對開挖挖掘深度不大且其基坑周邊沒有毗鄰的其他建筑物或對在墻體沉降、位移等特殊條件下防護要求較低的建筑基坑內部進行支護。
3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護的施工技術控制
3.1設置科學的支護設計方案
第一,深基坑支護的理論設計深度與實際施工要保持一致,需要對其進行充分勘察與論證,確保支護結構起到防護的作用,確保地基邊緣部位結構穩定。第二,在應用支護技術的過程中不能對周邊建筑物、管網線路、排水管道等生活設施造成二次影響。第三,為了進一步防止地下水、自然降水造成的影響,應當設計并加裝排水構件,確保基坑內的地下水位始終保持在正常水平,能夠減少水量過多導致地基不實的情況。第四,應重點突出對資源的循環利用與優化配置,促使其能夠發揮工程構件的優勢。
3.2加強支護樁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
支護樁的主體施工絕大多數都可以是直接采用一種人工樁體挖洞打孔樁,使用所有鋼筋混凝土基本材料基礎作為主體支護壁,例如人工灌注支護樁,使用動力電動葫蘆和電力吊桶樁等作為一種交通運輸的主要方式,進行所有砼方和土方的人工開挖,在人工樁體打孔中對所有鋼筋混凝土基礎材料基體進行人工澆筑之后即可施工成樁。為了有效提高所有成樁打孔工藝的制作質量,要對所有成樁配置的專用灌注性鋼筋混凝土,制作時取出已經安放好的鋼筋籠,成樁打孔以及成樁清籠等各項工序的工藝質量技術要求等都進行高度嚴格控制。在各位鉆機人員開始準備進行隨機鉆孔之前,首先我們要仔細確定好鉆機用來定位制造隨機泥漿的埋設地點,確定好鉆機軸線上的水準定位點、水準測量定位點,做好隨機放線工作確定好的樁位。在這次隨機鉆孔中我們不僅需要在樁的定位處連續進行大量掘土,并在埋設的每個孔口使用保護筒等各種工作工具來準確保護好每個孔口并準確定位制造泥漿。清孔操作完畢后,進行鋼筋吊裝后的鋼筋籠及水下混凝土基礎澆筑的鋼筋混凝土清孔操作。鋼筋籠的施工埋設過程需要將整個鋼筋籠循環進行定位,保證其內部防護罩和層板的厚度。整個大型建筑物中在施工的整個過程對于鋼筋混凝土漿的灌注、鋼筋籠的安裝放置與施工制作、成孔、清洞等各個操作工序均相關的應該對其進行嚴格的把關,以此來有效保證整個建筑物的整體工程質量。
3.3實現支護技術的創新升級
如今,深基坑所面臨的需求深度正在一步一步地加深,這就必然需要我們更多地運用一些新的技術與設施。第一,加強對周邊施工環境的保護,減少對工程外圍自然環境的破壞,降低對城市生活環境的影響。第二,根據工程總設計方針減少挖掘、澆筑等作業造成的污染,提高對廢舊物品的利用率,減少工程損耗。
結束語
深基坑工程的支護設計和施工是深基坑工程能否順利建造的關鍵性環節,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深基坑支護設計施工的成敗會對深基坑工程安全、工期、經濟和環境效益等產生巨大的影響。在復雜地質和環境條件下選擇確定適宜的深基坑支護形式以確保基坑及周邊環境安全更是顯得尤為重要和必要。本文所總結積累的復雜地質和環境條件下深基坑支護設計施工關鍵技術及相關工程經驗,可為后續類似地質環境條件下深基坑設計施工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李軍主.探究深基坑支護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廣西城鎮建設,2021(5):103-104.
[2]王世海.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護的施工技術管理探析[J].磚瓦,2021(5):164-165.
[3]陳鵬.深基坑支護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J].四川水泥,2021(5):178-179.23B389F1-92DF-477A-8A40-9AA141062B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