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陳光 呂躍進

在民航界大名鼎鼎的CFM56發動機,廣泛用于波音737、空客A320等客機,產量超過2萬臺,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渦扇發動機。其制造商CFM國際公司是美國GE和法國斯奈克瑪各出資50%組建的合資公司,成立于1974年。當年,GE和斯奈克瑪準備研發CFM56時,美國政府以擔憂技術外泄為由加以阻撓,差點讓項目流產,最后還是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出面,才使合作進行下去。
CFM56發動機是圍繞GE公司的F101軍用發動機的核心機來設計的。核心機是噴氣發動機的“心臟”,是發動機設計中最困難的部件。CFM56發動機采用已有設計可以大大節省研制費用。
為了啟動項目,GE要將F101運到巴黎附近的斯奈克瑪公司的工廠,從兩家公司來的工程師們將在那里裝配和試驗第一臺全尺寸CFM56發動機。F101是當時美國最先進的發動機,又是軍用發動機,出口需要得到美國政府的批準,而美國國防部因為擔心技術外泄,在1972年初拒絕批準該項申請。
在申請被拒絕后,GE并沒有馬上撤銷該項目,而是通過尼克松的科學顧問E.戴維要求政府重新審查。為此,美國政府成立了由G.韋思(美國國際經濟政策委員會成員)和B.安德斯(阿波羅8號航天員,美國國家航天委員會成員)等人組成的“GE-SNECMA工作組”來研究這個問題。
工作組首先聽取了GE負責飛機發動機項目的副總裁吉哈德·紐曼的匯報。吉哈德·紐曼認為,CFM56會創造巨大的出口機會和上千個工作崗位,并且風險可控。在項目的全過程中,斯奈克瑪公司會將核心機作為“黑匣子”來處理,它在物理上是密封的。
但美國國防部堅決不同意,認為這個項目肯定有風險。美國國防部認為,CFM56成功后會損害美國國家安全,因為這樣做會從整體上損害美國軍用噴氣發動機的工業基礎,也就是把普惠公司置于危險的境地。
1972年7月,申請遭到拒絕。一個月后,韋思去巴黎參加一個與航空無關的經濟研討會。在此期間,他突然靈機一動:也許,一個簡單的改變就可以解決這個難題,只要將發動機一體化和首次試驗從巴黎移到美國俄亥俄州的GE工廠,在那里進行技術交換,風險就消除了。韋思認為,在地理位置上作出調整,CFM56項目就能夠進行下去。
經過協商,幾周后GE提交了一份新的申請。在這份新的申請中,GE公司建議合作可以安排成讓斯奈克瑪公司把密封的核心機作為“黑匣子”來處理,由GE公司供給完整的核心機,按照“需要了解”的基礎交換資料。此外,改由GE公司負責系統一體化實施,并且民用F101的核心機設計參數將降低到不超過CF6的水平。然后,GE進一步建議美國國務院和商務部監督資料交換,以保證符合美國政策。
在這份新的申請中,還增加了兩個細節:一個是GE為F101發動機向政府支付8000萬美元的特許稅;另一個是法國承諾,不謀求對美國賣給歐盟的航空航天產品征收進口稅。
美國政府部門關于這項新計劃的辯論將這件事拖延到了1973年。過了一段時間,韋思在白宮西樓偶然遇到時任財政部長舒爾茨,并向他簡要說明了新途徑,舒爾茨表示可以接受并會支持。1973年5月18日,工作組向時任國務卿基辛格和財政部長舒爾茨匯報,建議批準該項目,并進一步向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作了匯報。
1973年5月30日,尼克松和時任法國總統蓬皮杜要舉行雙邊峰會,CFM56項目列在日程表上。在進行會議準備的過程中,尼克松說,他期待的是政治討論,但是他被“某種噴氣發動機”的事打了岔。
尼克松駁回了所有反對意見,按照工作組的建議批準了該項目。當日,尼克松與蓬皮杜聯合宣布了此決定。1973 年6月4日,基辛格代表尼克松發布了220號國家安全決策備忘錄,正式批準該合作項目。
于是,GE和斯奈克瑪于1973年9月恢復了合作,1974年9月28日正式成立了CFM國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