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曉燕 胡文嬌
進入秋天之后,便開始有樹葉從枝頭落下。小班的孩子們開心地說:“下雨啦!下雪啦!結婚啦!”有的孩子說:“好想用樹葉畫畫??!”于是,我們在戶外活動時,和孩子們一起撿了很多樹葉,進行了一次集體的樹葉貼畫活動。
第一次活動:樹葉拼貼、觀察模仿
在集體活動前教師展示了關于小鳥和刺猬的樹葉貼畫視頻以及一些樹葉貼畫的參考圖片,支持幼兒從中學習運用合適的拼貼技能,發展兒童的藝術能力,幫助幼兒更好地表達自己的創意。
幼兒的初體驗作品呈現以小鳥刺猬居多,選用大小不一的樹葉獨立在畫紙上進行粘貼,還能根據小鳥、刺猬生活的環境及情境,對整體畫面進行布局調整和添畫。
分析思考:
幼兒具有初步的藝術表現和創造能力,能夠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出主題,大膽表現。在活動中,孩子們小肌肉動作得到了發展。
優化策略:
第一次活動幼兒主要通過觀察模仿進行學習,所以幼兒呈現的作品以看到過的形態為主。接下來教師提供更多的參考圖片及視頻供幼兒參考學習;提供更多樣的樹葉、輔助材料供幼兒創作時選擇。
第二次活動:單一樹葉、嘗試造型
萌萌來到美工區,拿了一張白紙、記號筆和雙面膠開始做樹葉貼畫。萌萌比較熟練地將雙面膠撕下貼在紙上,并將樹葉作為裙子,添畫了許多跳芭蕾舞的人。萌萌說這些都是跳芭蕾舞的人,還有一些人在天上坐飛機。
分析思考:
1.這次活動中萌萌的作品和上次沒有多大的改變,主要形象和上次一樣是芭蕾舞者。不同的是之前添上的小鳥換成了坐飛機的人。萌萌能在原來的貼畫基礎上改變故事情境,對畫面進行了整體組合,讓芭蕾舞者和坐飛機的人有趣味的聯動起來。
2.幼兒的手部小肌肉和手眼協調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能結合已有的生活認知經驗對單一類型的樹葉展開合理想象。
優化策略:
1.幫助幼兒更加明確自己的作品,如,這些芭蕾舞者在坐飛機,那么飛機呢?
2.提供多種形狀的樹葉,激發幼兒更好的運用材料、動作、媒介,進行想象展現更豐富的創造力。
第三次活動:樹葉組合、多樣呈現
萌萌來到美工區,開始準備第三次嘗試樹葉貼畫,她從樹葉框里找到了一張有缺口的樹葉。她把樹葉貼到紙上,畫了一個眼睛,做成了一只小魚,并給小魚畫了很多泡泡;然后又拿來了兩片樹葉,做成了一條大尾巴的金魚;最后拿出一片樹葉,用剪刀剪成一條一條地形狀貼在畫面的底部,做成水草,還用水彩筆將泡泡涂成藍色,添畫了幾個貝殼。
分析思考:
1.在本次活動中,萌萌不再僅僅是把一片樹葉作為想象的對象。出現了樹葉的組合小魚;還會將樹葉進行剪裁之后作為水草。樹葉組合造型的呈現方式逐漸多樣化。
2.幼兒自發地進行樹葉拼貼畫過程中,有意識和有能力與教師交流畫面的空間、顏色和造型,萌萌在教師的指導游戲下反思作品的內容并豐富畫面。
3.萌萌用圓形、橢圓形、扇形、長條形進行組合,構建上與下、前與后的關系,清晰表達出小魚的頭和尾,泡泡和水草的位置。
優化策略:
1.在集體前展示幼兒作品,肯定幼兒的想法及創作,激發幼兒繼續創作的欲望。
2.將幼兒作品展示在作品墻供其他幼兒學習。
第四次活動:單種輔助材料、合理想象
室內體育游戲后,萌萌在收拾毽子的時候發現毽子掉下了很多的毛。她將毛送到美工區,對伙伴們說想用這些毽子毛做公雞。
區域游戲時間,萌萌來到美工區,準備用雞毛做公雞。她先用剪刀將一片顏色較深的樹葉剪成圓形做公雞頭,接著又拿了一片黃色的樹葉剪公雞的身體。她又用了兩片銀杏葉分別做公雞的雞冠和胡子。然后將撿來的羽毛粘貼在尾巴部分做成了公雞的尾巴。一邊貼一邊說:“看我的公雞羽毛多漂亮。”接著又在畫面的下方畫了一朵花。說:“公雞在花園里散步?!?/p>
分析思考:
1.在多次樹葉貼畫后,萌萌對樹葉貼畫有著創作的熱情,在其他活動時間也能想到將看到的材料作為創作的素材,并且能根據材料合理想象。
2.萌萌本次貼畫內容能圍繞小公雞的外形特征進行生動添畫,畫面有生動的故事及豐富的情境。教師的引導助力幼兒創造性地表達,并至始至終獨立完成剪、貼等工作。
優化策略:
1.肯定幼兒的作品,并對幼兒的作品進行展示。
2.將個人的材料組合經驗分享給全班幼兒,鼓勵幼兒在創作中使用更多種類的材料,豐富自己的作品。
3.經驗替換:大公雞的尾巴可以用羽毛替換,還可以用什么替換?
4提供多種材料供幼兒創造使用,包括:彩色冰棒、泡沫球、各種形狀剪紙、紙盤、吸管、紙杯、貝殼、松果等。
第五次活動:多種輔助材料、組合造型
家長助教帶孩子們畫過國畫螃蟹之后,孩子們便對螃蟹有了一個比較深入的了解,有幾只腿,長在什么地方。萌萌來到美工區看到張貼在美工區的螃蟹,說要做一只螃蟹。她拿來一張大樹葉剪成了螃蟹殼的形狀,然后開始去材料柜尋找可以做螃蟹腿的材料,最終她選擇了吸管做螃蟹的腿。她將吸管剪開成長短差不多的8段做螃蟹的腿。用兩片楓葉做螃蟹的鉗子。又找來了扭扭棒,做成了立體的水草。最后添畫了一點貝殼水母,一幅組合貼畫螃蟹完成了。
分析思考:
1.本次活動中,幼兒將之前的繪畫經驗遷移到了本次的樹葉拼畫中,有較強的創作意愿。
2.萌萌能夠合理地利用教室里的多種材料進行組合創作,展開豐富的想象,以物替物。
3.在螃蟹的造型中,萌萌能清楚的點數8并對稱擺放螃蟹的角和大鉗,萌萌不只是再做一次螃蟹,更是在繪畫中學習。
4.分享時,教師提示:螃蟹的腿除了可以用吸管替換還可以用什么呢?
優化策略:
1.鼓勵幼兒將多種材料組合創作的方式遷移到其他的作品中去;
2.經驗替換:螃蟹的腿除了可以用吸管還可以用什么?水草除了可以用扭扭棒還可以用什么?
3.提供更多的參考圖片或圖書,讓幼兒嘗試對其他材料進行組合創作,不僅僅局限于樹葉拼畫中。
本次持續性觀察中,教師運用了多種策略支持幼兒持續探究,教師肯定幼兒的作品及創作熱情,將幼兒的作品及時進行展示,將幼兒的個人經驗分享給全班幼兒;讓幼兒在同伴評價中反思與描述美;鼓勵幼兒進行多種材料的組合創作,提供多種參考圖片及參考圖書供幼兒參考使用;讓幼兒在藝術作品中欣賞與感受美;鼓勵幼兒做個有心人,將其他活動中看到的學到的經驗遷移到美術創作活動中去。萌萌在美工區進行了多次的樹葉貼畫創作,興趣持續時間長,體現出了積極主動、認真專注、樂于想象和創造等良好的學習品質;她用多種材料將自己看到的形象展現出來,在經驗不斷積累的基礎上,初步利用生活中低結構材料進行簡單的拼搭與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