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通林
摘要:學校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通過對學校綠化面積的不斷拓展,在改善綠化環境的過程中,能夠改善學生的心理狀態,使學生能夠基于優良的環境氛圍,全身心的投入到日常的學習過程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目前通過保障校園綠化設計的完善性,能夠加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在改善校園氛圍的基礎上擴大了綠化面積,促進了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校園綠化;環境設計;方案完善
引言:
綠化環境屬于校園基礎建設當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對于校園環境的完善和優化具有重要影響,需要基于現階段校園的整體發展趨勢,保障綠化設計的完善性和創新性。
一、分析打造校園綠化的主要功能
(一)身心調節功能
在拓展校園綠地面積的過程中,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的學習動力能夠有效維持,并在校園環境當中獲得心理的平靜感和生活的舒適感,能夠有效調節師生的神經系統,在緩解精神和視力疲勞的基礎上,保障了學生和教師身心的健康程度。
(二)生態功能
在開展校園綠化設計工作的過程中,能夠實現對植物類型的合理篩選和科學種植,從而達到凈化空氣的作用,使綠化植物能夠及時的吸收空氣當中的有害物質,從而達到釋放水分效果,在調節校園內部濕度和溫度的基礎上,進一步降低了噪聲等污染的出現,從而釋放了大量的氧氣,保障了空氣的清新程度,有助于促進師生的身心健康。
二、分析校園綠化設計的主要原則
(一)文化性原則
校園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充足的空間支持,并且為教師的教學活動開展提供了關鍵場所,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的彰顯出文化等方面的基礎元素,并將此方面的基本原則彰顯于校園綠化設計方案當中。現階段需要加大文化性元素與校園綠化設計之間的滲透力度,在突出文化特色和文化品質的基礎上,將地域文化和歷史文化滲透于校園文化當中,使校園綠化設計充分的彰顯出了文化特性。
(二)生態性原則
為了營造和諧優良的校園氛圍,并改善現階段的校園環境,需要在開展校園綠化設計作業的過程中,堅持生態興的基本原則,保證了綠化設計的科學性和整體布局的合理性,通過對原始校園基本生態要素的有力保護,基于多個不同的層面,使生態性原則在校園綠化設計方案當中得到充分體現。
三、分析校園綠化設計的有效方案
(一)圍墻與大門的綠化設計
一方面,在設計圍墻的過程中,需要以磚石鋼筋、水泥花墻以及樹墻等多種不同的類型,借助常春藤、凌霄花或者金銀花等植物,使其能夠沿著墻壁進行生長。對于圍墻的邊沿區域來說,需要保障所種植的樹木枝葉具有緊密性的特點,并以直立的形式進行生長,借助樹木的枝葉對墻面進行遮擋,從而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綠化效果,保障了墻面設計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從而彰顯出了墻面綠化設計的經濟性、實用性的特點,滿足了師生的審美需求。
另一方面,在設計校園大門的過程中,由于大門的設計理念具有多樣性和差異化的特點,并且屬于學校的“門面”,為學生、教師和相關人員的出入提供了基礎支持,并且需要彰顯出裝飾性和審美性的特點。為了確保校園文化設計的全面性,需要將大門考慮在內,并以綠化的形式使大門彰顯出學校的創建特色,并且與外部區域的街景和路景保持高度一致。對于門外的廣場區域來說,可以通過設置花壇、樹木或者噴泉的形式,甚至可以直接在兩邊放著花壇或者花景,利用灌木、花草等多種不同類型的觀賞性植物,通過對植物色彩的有效調節,以此來彰顯出大門的感染力。
(二)辦公區域的綠化設計
辦公大樓屬于學校內部的主要建筑物類型,需要基于綠化和美化的原則,對辦公大樓的生態環境加以完善,通過對綠化設計質量的不斷提升,能夠有效維護學校的整體形象。在對辦公大樓進行綠化設計時,所采用的布局手法需要借助規則式的形式,在大樓的前方區域設置花壇或者雕塑等基礎設施,從而保障預留空間的充足性,以此來彰顯出辦公大樓的主導作用。對于辦公大樓的周邊區域來說,還可以采用喬木、灌木或者花草結合的形式,通過對植物的合理調整,確保植物能夠與辦公大樓的窗戶之間保持科學的距離,既能夠保障室內采光的充足性,還可以保障空氣的流通性。
(三)道路的綠化設計
校園內部設置了多種不同類型的交通要道,并且分隔在各個區域當中,通過對道路進行綠化設計,不僅能夠保障道路的防風和防塵效用,還能夠達到美化校園的效果。對于校園當中的重要主干道來說,由于整體的車流量相對較大,且此類路面較為寬廣,在開展綠化設計作業時,需要充分的彰顯出道路的美化功能,基于形體美和色彩美的原則,保障了植物景觀創設的創新性和實效性。例如:可以在道路的兩側種植行道樹,利用喬木、栽花的形式,或者直接采用喬灌結合的方法,根據道路的實際寬度設置合理的植物間距,不僅能夠在景觀層面凸顯出植物的層次性和豐富性特點,還可以通過對植物的合理種植,使其能夠根據季節的變化,從而產生一定程度的美觀效果。
結束語:
校園綠化設計在學校的長久化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需要通過對綠化功能的有效分析,遵循相應的綠化設計原則,充分的結合學校的文化特色,從出入口、教學區域以及主干道等多個不同的層面,保障綠化設計的豐富性和完善性,基于多元化的設計方法改善學習和教學環境,有助于促進師生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1]劉小龍.淺談高校校園綠化設計的生態與人文[J].2021,(10):234-235.
[2]劉勇.淺議校園景觀設計[J].2021,(10):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