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巨旺, 段鵬偉, 李彥珍, 劉 婷, 鄭 琛
(甘肅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甘肅蘭州 730070)
在羔羊生產過程中, 促進瘤胃發育和緩解斷奶應激可以提高斷奶后生產性能和健康狀況。 有研究表明, 在幼齡反芻動物哺乳期間飼喂開食料可以促進瘤胃發育 (Meale 等,2017;Lesmeister等,2005), 開食料中易降解的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 (NFC) 不但為瘤胃微生物區系的建立提供能量, 還可以在瘤胃內發酵產生揮發性脂肪酸(VFA) 刺激瘤胃乳頭的發育 (Suárez 等,2006;Baldwin 等,2004);纖維類碳水化合物(FC)能夠刺激反芻(崔海等,2010)、調節瘤胃內環境(Terré等,2013) 和刺激瘤胃壁的發育 (Hamada 等,2013)。 開食料中過高比例的NFC 會在瘤胃內發酵過快,降低瘤胃 pH(Bull 等,1998),引起瘤胃乳頭角質化(Beharka 等,1998),甚至瘤胃酸中毒(Li等,2017),危害瘤胃健康。 開食料中 FC 的纖維類型和纖維類物質的消化率也會影響幼齡反芻動物對開食料的消化利用 (Khan 等,2011;Coverdale等,2004)。 低品質的FC 來源飼草也會降低瘤胃內能量濃度, 使發酵速率和排空速度變慢(Hill等,2008)。 中性洗滌纖維(NDF)是評價飼料纖維含量的重要指標,開食料粗飼料NDF 來源主要有飼草來源NDF(FNDF)和非飼草來源NDF(Non-FNDF)。Non-FNDF 具有纖維素和果膠含量高,木質素含量低的特點(Firkins 等,1997),在瘤胃中發酵速度快、易降解(閔曉梅等,2000),既能避免高NFC 在瘤胃中快速發酵產生瘤胃酸中毒風險,又不易產生FNDF 帶來的腸道充盈。但是,現有文獻對不同NDF 來源開食料是否會對幼齡反芻動物生產性能和養分利用率產生影響的研究結果存在差異,Iraira 等(2013)在對比大豆皮、甜菜粕和大麥秸稈對西門塔爾母牛采食量的影響時發現,不同來源NDF 未對西門塔爾母牛的干物質、粗蛋白質和中性洗滌纖維的采食量產生顯著影響(I-raira 等,2013),而也有研究發現,當 DNF 水平相同時, 不同來源粗飼料的纖維組成也會對反芻動物的平均日增重和飼料效率產生影響(Movahedi等 ,2017;Quinn 等 ,2011;Uwituze 等 ,2009)。 因此, 本試驗選用四種不同飼料原料作為湖羊羔羊斷奶前后開食料的NDF 來源,在相同營養水平條件下,對比不同來源NDF 開食料對湖羊羔羊生產性能、養分采食量和營養物質消化代謝的影響。
1.1 試驗動物與試驗設計 選用初生重 (3.47±0.69)kg,日齡相同,健康狀況良好的湖羊公羔60只作為試驗動物,羔羊在 7 日齡[(3.77±0.46)kg]開始補飼開食料前, 采用單因素試驗設計將羔羊按同質性原則分為4 個處理組, 分別為苜蓿干草(AH)組、大豆皮(SH)組、燕麥干草(OH)組和甜菜粕(BP)組,每個處理組 15 只,試驗至 70 日齡結束。
1.2 試驗飼糧與飼養管理 試驗羔羊0 ~3 日齡吮食母乳,4 日齡與母羊分離開始飼喂乳源性代乳粉至28 日齡斷奶,期間,每天分別于8:00、14:00、20:00 飼喂 3 次代乳粉, 飼喂量為羔羊體重2%,代乳粉與水的比例為1:6。 21 ~27 日齡開始采用逐步斷奶的方法斷奶,28 日齡斷奶完成。 于羔羊7 日齡時按試驗設計開始飼喂四種DNF 來源不同的開食料。 開食料配方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行業標準(NY/T 816-2004)肉羊飼養標準中體重6 kg、 預期日增重200 g 的生長育肥羔羊營養需要量配制。 4 種開食料NDF 含量為18%,淀粉含量相同,制備成壓縮比為1:6、直徑2.5 mm的全混合飼糧顆粒飼料(表1)。 參照《飼料分析及飼料質量檢測技術》測定飼糧中干物質(DM)、粗蛋白質(CP)、NDF、鈣(Ca)和磷(P)含量,消化能、淀粉參照《中國飼料成分及營養價值表2013 年第24 版》進行計算。 試驗期間自由采食開食料,自由飲水。 欄舍每3 天消毒一次。
1.3 樣品的采集和預處理 羔羊54 日齡開始采用全收糞尿法進行消化代謝試驗。 每個處理組選體重接近的6 只羔羊進行試驗,預試期3 d,正試期4 d。 正試期按照羔羊每日總排糞量的5% ~10%采集樣品,連續收集4 d 的樣品裝入鋁盒,在65 ℃烘干至恒重后常溫保存; 另取總糞樣的2%~4%置于廣口瓶中,加入適量10% H2SO4溶液并準確記錄加入10% H2SO4溶液的體積,連續收集4 d 的樣品混勻后放入冰箱(4 ℃)保存。按照羔羊總排尿量的3% ~10%采集樣品, 加入適量濃H2SO4固氮, 準確記錄加入濃H2SO4溶液的體積,連續收集4 d 的樣品,混合后并放入冰箱(4 ℃)保存。準確記錄每日每只羔羊投料量和剩料量。將采集的飼料樣品及鋁盒中糞樣粉碎過0.425 mm篩,用于測定飼料樣品和糞樣中養分含量;固氮的糞樣和尿樣用于測定糞氮和尿氮。
1.4 測定指標與方法
1.4.1 生長性能 記錄羔羊初生重, 試驗開始時稱重(7 日齡),試驗開始后分別在 10、20、30、40、50、60、70 日齡晨飼前稱重,計算分析羔羊平均日增重(ADG)。 試驗期間每日記錄開食料平均日采食量(ADI)。
1.4.2 飼料原料及糞尿養分含量測定 飼料原料和糞、尿樣品中的DM、有機物(OM)、NDF、酸性洗滌纖維(ADF)、CP、淀粉、Ca 和 P 含量參照張麗英(2003)推薦的方法測定。 淀粉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北京索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測定。
氮沉積率/%=(試驗羊食入的飼料氮量-試驗羊排出的糞氮量-試驗羊排出的尿氮量)/食入氮×l00;
某養分的表觀消化率/%=(試驗羊食入的某養分量-試驗羊糞中排出的某養分量)/試驗羊食入的某養分量×l00。

表1 開食料組成及營養水平(風干基礎)
1.5 數據統計與分析 數據采用SPSS 19.0 軟件中One-way ANOVE 法進行方差分析, 差異顯著時,用 Duncan’s 法進行多重比較,以 P < 0.05 為差異顯著的判斷標準。 利用獨立T 檢驗對FNDF和Non-FNDF 來源開食料對湖羊羔羊生產性能、采食量和養分消化利用的影響進行分析。
2.1 不同NDF 來源開食料對湖羊羔羊生產性能的影響 不同NDF 來源開食料對湖羊羔羊生產性能的影響結果見表2,AH 組羔羊體重較其他三組更有優勢;在20 和30 日齡時,AH 組體重優勢達到顯著水平(P < 0.05)。 除 7 ~ 10 日齡和 41 ~50 日齡外,其他階段的羔羊平均日增重均受開食料不同 NDF 來源影響(P < 0.05),斷奶前 7 ~ 28日齡,AH 組平均日增重顯著高于其他三組 (P <0.05),但是斷奶后 29 ~ 70 日齡和全期 7 ~ 70 日齡,AH 組和OH 組平均日增重顯著高于SH 組(P< 0.05)。 除 31 ~ 40 日齡和 41 ~ 50 日齡兩個階段,開食料NDF 來源對其他生長階段羔羊平均日采食量產生顯著影響(P <0.05),且OH 組在斷奶前 7 ~ 28 日齡顯著高于其他處理組(P < 0.05)。
羔羊70 日齡時,飼喂FNDF 來源開食料羔羊體重顯著高于飼喂Non-FNDF 來源開食料羔羊(P < 0.05)。 21 ~ 30、31 ~ 40、41 ~ 50、51 ~ 60 日齡和61 ~70 日齡飼喂FNDF 來源開食料羔羊平均日采食量顯著高于飼喂Non-FNDF 來源開食料羔羊(P <0.05)。飼喂 FNDF 來源開食料羔羊斷奶前 7 ~ 28 日齡、 斷奶后 29 ~ 70 日齡和全期 7 ~70 日齡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顯著高于飼喂 Non-FNDF 來源開食料羔羊(P < 0.05)。
2.2 不同NDF 來源開食料對湖羊羔羊養分采食量的影響 從表3 可以看出, 開食料中不同來源NDF 顯著影響了斷奶前7 ~28 日齡羔羊 DM、ME、CP、NDF 和淀粉的采食量(P < 0.05),同時,在此階段,AH 組和OH 組FNDF 采食量也存在顯著差異(P < 0.05)。 斷奶后 29 ~ 70 日齡和全期 7 ~70 日齡,AH 組和OH 組各種養分采食量顯著高于 SH 組(P < 0.05)。
除 7 ~ 10 日齡和 11 ~ 20 日齡外, 飼喂FNDF 來源開食料羔羊 DM、CP、NDF 和淀粉的采食量顯著高于飼喂Non-FNDF 來源開食料羔羊(P < 0.05)。21 ~ 30、31 ~ 40 日齡和 51 ~ 60 日齡飼喂FNDF 來源開食料羔羊ME 采食量顯著高于飼喂 Non-FNDF 來源開食料羔羊(P < 0.05)。 此外,飼喂FNDF 來源開食料羔羊斷奶前7 ~28 日齡、斷奶后 29 ~70 日齡和全期 7 ~70 日齡DM、ME、CP、NDF 和淀粉的采食量均顯著高于飼喂Non-FNDF 來源開食料羔羊(P < 0.05)。
2.3 不同NDF 來源開食料對湖羊羔羊養分消化代謝的影響 由表4 可知, 開食料中不同來源的NDF 對羔羊 DM、OM、NDF 和 P 的表觀消化率產生顯著影響(P < 0.05),其中 AH 組 DM 和 OM 表觀消化率顯著低于 SH 組和 BP 組 (P < 0.05),BP 組NDF 表觀消化率顯著高于其他三組(P <0.05)。

表2 不同NDF 來源開食料對湖羊羔羊生產性能的影響
飼喂FNDF 來源開食料羔羊DM 表觀消化率顯著低于飼喂Non-FNDF 來源開食料羔羊 (P <0.05)。 飼喂 FNDF 來源開食料羔羊 P 表觀消化率顯著高于飼喂Non-FNDF 來源開食料羔羊 (P <0.05)。
3.1 不同NDF 來源開食料對湖羊羔羊生產性能和采食量的影響 許多研究表明, 不同纖維來源的開食料會對反芻動物生產性能產生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 開食料中不同來源NDF 對20 日齡以上羔羊產生顯著影響,FNDF 來源的開食料可以顯著提高湖羊羔羊的體重、 平均日增重和采食量,現有研究表明,在幼齡反芻動物開食料中添加飼草來源粗飼料可以提高采食量和日增重, 這是由于飼草來源粗飼料可以改善瘤胃發酵(Jahani-Moghadam 等,2015;Mirzaei 等,2015)、 刺激瘤胃肌肉層增加反芻 (Ebnali 等,2016;Hosseini 等,2015;Beiranvand 等,2014; Suárez 等,2007)。 在21 ~30 日齡,由于斷奶應激的出現,羔羊平均日增重有所降低,與11 ~20 日齡平均日增重相比,四組分別降低4.65%、97.22%、94.40%和66.30%,其中AH 組的降低幅度最小,其次是BP 組,這可能是由于紫花苜蓿具有刺激羔羊斷奶前增加瘤胃乳頭長度和瘤胃重量, 降低飼料結塊的產生率, 從而提高采食量和動物的生產性能(Yang等 ,2018;Yang 等 ,2015) 等 作 用 ;Movahedi 等(2017)和 Maktabi 等(2016)研究發現,給斷奶前犢牛補飼甜菜渣可以提高80 日齡體重和平均日增重。從斷奶后到試驗結束,AH 組和OH 組羔羊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始終高于SH 組和BP 組,此結果與 Movahedi 等(2017)和 Yang 等(2018)結果相似,可能是由于苜蓿干草和燕麥草具有較好的適口性,且飼草纖維可以刺激羔羊瘤胃發育和健康(Thomas 等,1982;Jahn 等,1970),從而提高生產性能和采食量。 由于羔羊日齡增加, 瘤胃微生物區系的建立和瘤胃功能逐漸完善,對纖維的發酵能力增強,但與其他三組具有同等水平NDF 的SH 組羔羊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都低于其他三組, 此結果與馬滿鵬等(2019) 在研究 AH 和 SH 來源 NDF 開食料對斷奶后犢牛的影響時,發現SH 飼糧組顯著提高了120 ~135 日齡犢牛的平均日增重的結果相反,這可能是由于物種和開始補飼不同來源NDF 開食料的生理階段不同引起的。

表3 不同NDF 來源開食料對湖羊羔羊養分采食量的影響

表4 不同NDF 來源開食料對湖羊羔羊養分表觀消化率的影響 %
3.2 不同NDF 來源開食料對羔羊養分消化代謝的影響 本試驗中,FNDF 和Non-FNDF 來源開食料僅對DM 和P 的表觀消化率產生顯著影響,但是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發現, 開食料中不同來源NDF 影響了湖羊羔羊對 DM、OM 和 NDF 的消化率, 其中 BP 組 DM、OM 和 NDF 消化率顯著高于其他三組,Abo-Zeid 等(2017)也研究發現,水牛飼糧中添加甜菜渣可以提高DM、NDF 的消化率。甜菜粕中含有較大比例的可溶性纖維,如果膠等,這些物質在瘤胃內是可以快速消化的,即使是在應激情況下也可以給羔羊提供更多的營養物質(Bradford 等,2012)。 另外,瘤胃中降解纖維類物質主要依靠纖維素分解菌, 而瘤胃pH 是影響瘤胃內纖維分解菌數量的重要因素,有研究發現,在青年肉牛飼料中用部分甜菜粕代替部分大麥秸稈可以起到穩定瘤胃 pH 的作用 (Iraira 等,2013)。但在本研究中,BP 組的高 DM、OM 和 NDF 消化率并未引起羔羊生產性能的提高, 可能與BP 組采食量較低有關。
開食料中NDF 來源會影響湖羊羔羊斷奶前后生產性能和采食量,FNDF 來源開食料可以提高湖羊羔羊的生產性能和采食量, 但是,Non-FNDF 來源的開食料DM 消化率更高。 因此,在實際應用中還要考慮具體的飼草品種、添加量、纖維粒度和制料工藝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