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彤云
皮膚干裂是冬季常見的小毛病。人們一般認為皮膚干裂是缺水導致,但很多人每天喝的水也不少,皮膚還是一樣干巴巴的。究其原因,其實不是皮膚缺水,而是我們的身體里面干枯了。
津液充實皮膚才水靈
《黃帝內經》曰:“有諸內,必形諸外;觀其外,以知其內。”外表皮膚干燥,反映的是內在缺“水”,這個“水”是中醫稱為“津液”的物質。津液由三焦通道輸布,存在于全身各處,溫潤肌肉,充實皮膚。惟有津液充實,才會有水靈靈的皮膚。
所以冬天皮膚干,空氣干燥最多算誘因,津液缺失方為癥狀源頭,這也是為什么用補水護膚品都效果不佳的原因。
如何補充身體里的津液
補氣 中醫認為氣能生津,氣有助于推動、激發脾胃功能,保障水谷順利化為津液。同時氣能行津,氣機通暢,津液才會順利地在身體里運行及輸布,到達肌肉和皮膚。
補血 中醫向來有“津血互化”的說法,認為津能生血,津液可以滲入經絡,成為血液的組成成分。血也可以化津,血液滲于脈外,則化為津液。如果是身體血虛,或出血過多的人,臉色往往不好,皮膚容易干燥,因為血虛不足以化津。
艾灸穴位可以生津
如果我們把皮膚比作一塊干涸的池塘,一般的護膚品就像是往池塘里倒水,表面上看池塘馬上就濕潤了。但是很快,池塘里的水會風干,治標不治本。
膽被稱作“中精之府”,主要負責代謝油脂。如果油脂不能正常代謝,附在皮膚表面,會出現臉色偏黃偏干,面微有塵。同時額頭兩側膽經循行處經常容易長痘。
肩井穴的作用,就在于以“四兩撥千斤”的姿態來調節膽經氣血,打通郁滯的氣血,通暢身體的經絡。
此外,肩井穴與涌泉穴形成一條直線,“井”與“泉”上下呼應,形成一個循環系統。艾灸肩井穴,可以讓水液在全身循環,潤澤肌膚;艾灸涌泉穴,能夠滋陰補水,讓皮膚水嫩。
肩井穴取穴:位于肩上,當大椎穴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
涌泉穴取穴:在足前部凹陷處,第二、三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