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駿
“項目是政策落地的基礎,陽煤化工作為山西最大的化工企業,‘十四五期間,規劃布局了每年50萬噸的可降解塑料生產及后加工項目。”1月16日,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濟師、化工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志武在2020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十大新聞暨影響力人物發布盛典上如是表示。
據了解,塑料及合成材料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發展和制造強國的重要配套材料,不僅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高端制造業、戰略新興產業以及航空航天、國防軍工更離不開。但其在生產、使用、回收處理等環節的不當,給環境造成了污染等問題,已引起世界及其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高度重視。
中國作為塑料生產和使用大國,在應對和解決塑料污染問題上,正在積極行動。目前,全國31個省區市都已出臺禁(限)令。馮志武介紹,可降解塑料(PBAT)主要生產原料是1,4-丁二醇,己二酸和精對苯二甲酸,陽煤化工目前有每年有20萬噸的1,4-丁二醇,每年20萬噸的己二酸生產能力,利用陽煤化工現有的產業優勢,“十四五”期間將分期建設每年50萬噸PBAT裝置,其中,一期每年20萬噸基礎料及塑料袋地膜后加工裝置,二期建設每年30萬噸。
“政策的落實離不開企業的行動,不少企業已經在布局可降解材料產業。”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司長別濤在發布會上指出,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主動擔當,積極響應政策,以現有化工板塊己二酸和BDO產業為基礎,布局50萬噸/年可降解塑料(PBAT)項目,為山西省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有力的保障。
科學導報訊?記者楊皓淵?1月18日,中國科協召開2020“科創中國”年度工作會議。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懷進鵬,中國科協黨組、書記處全體成員出席會議。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呂昭平主持會議。
萬鋼在講話中指出,一年來中國科協積極推動“科創中國”建設,以科技工作者為根本依靠,以平臺型組織為生態核心,以跨領域協作為破題之舉,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和顯著成效。在“十四五”開局的關鍵時期,中國科協將繼續堅守正確政治方向,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融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大局,緊扣經濟發展主題,大力推進科技經濟融合與創新驅動發展,堅持開放合作理念,不斷拓展“科創中國”朋友圈,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科創中國”建設,實現“科創中國”“科普中國”“智匯中國”“科技工作者之家”相融互促、協同并進。
會上宣布組建“科創中國”咨詢委員會和“科創中國”聯合體,萬鋼為“科創中國”咨詢委員會聯席主席王小謨、江小涓頒發聘書,為“科創中國”聯合體理事長周濟頒發證書,標志著“科創中國”最高層次的專家智庫和協同組織正式組建。“科創中國”咨詢委員會采用“雙主席制”,由著名科學家和經濟學家共同領銜,打造促進科技經濟融合的人才匯聚高地、思想策源高地;“科創中國”聯合體由71家“政產學研金服用”領軍單位共同發起成立,以組織聯結、服務聯結、利益聯結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產學研融通。
懷進鵬為第二十三屆中國科協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轉化獎獲獎者代表頒獎。從今年開始,該獎項將與“科創中國”深度對接,向在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科技經濟深度融合方面取得突出業績的創新人才傾斜,激勵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長,促進產業技術人才脫穎而出。
據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束為介紹,迄今為止中國科協圍繞19個省(區、市)區域產業需求,遴選建設了首批26個試點城市(園區),組建了百余個新型協同組織。“科創中國”主平臺入駐高校、院所、企業、服務機構等千余家,由百余名院士掛帥,137家全國學會、279家地方科協聯動組建105個“科創中國”科技服務團隊,深入基層產業一線提供科技服務。
此外,會上發布了2020年“科創中國”系列榜單,推介50項先導技術、10個新銳企業、10個產學研融通組織,增補四川成都、山東濟南、內蒙古包頭、重慶高新區為“科創中國”首批試點城市(園區)。
會上還發布了《“科創中國”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對未來三年“科創中國”建設的重點目標、核心任務進行了部署,對其中建設一批創新樞紐城市、建設千個新型協同組織、培育萬名技術經理人以及建立評估激勵體系等十項核心任務進行了重點解讀。
山西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郝建新及省科協學會部、山西省學會學術服務中心(山西省院士專家服務中心)、山西省科技創新服務中心負責人等在山西視頻分會場,收聽收看了會議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