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彬
一只靈巧的“尺蠖”牢牢抓住圓形管,在一伸一縮中蜿蜒前行。它其實是一款采用了新型模塊化柔性驅動方法,可以用3D打印機直接“打印”出來的軟性機器人。日前,這一由天津大學團隊研發的成果在線發表于《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機器人和自動化快報》。
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左思洋、劉建彬課題組提出了一種基于薄膜氣缸的新型模塊化柔性驅動方法,根據具體應用改變排列組合方式以及合理布置連接方案,將其應用于人工肌肉和管道爬行機器人中。該方法基于一次3D打印成型的制造技術,省掉了傳統機電設備加工制造中的裝配流程,大幅降低了驅動模塊的制造成本和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