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由山西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山西科技新聞出版傳媒集團、科普信息化中心、山西創新科技品牌傳播有限公司、山西科技會展有限公司承辦的以“走農產品品牌化道路,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專家媒體面對面活動在太原舉辦,活動邀請了多領域專家和農產品企業家圍繞山西農產品品牌建設政策背景,就推動生產技術升級、振興農產品市場、打造具有獨特品質的農產品區域品牌等問題進行交流探討。
當前,山西省正處于加快推進農業品牌化發展的歷史機遇期。品牌是品質的保證,亦是區域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區域公用品牌正成為“地域名片”。重視品牌建設,是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的主要內容,有利于推動農產品朝健康有序方向發展。
山西還需要主動適應市場和消費升級需求,有效開展農產品品牌創建、形象塑造和傳播推廣,提升山西省農產品的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認真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堅持產管并重,全程全員全方面提升質量,保障和維護品牌農產品“綠色健康、有機生態”的品牌公信力和質量安全。發揮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農產品品牌建設中的主力軍作用,通過標準化生產、規?;洜I、規范化管理、文化挖掘和科技創新等手段創建知名品牌、拓寬推廣渠道、提升品牌價值。發揮政府在頂層設計、規劃布局、政策支持、標準制定、評選認定、監督管理等方面的引導作用,營造有利于培育和發展農產品品牌的良好環境。堅持協作共建,整合資源要素,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推動作用、行業協會的組織協調作用、專家的指導作用、媒體的傳播作用、社會公眾的監督作用、構建各方參與、共建共贏的農產品品牌建設機制。
農產品品牌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建設農業強省的重要抓手。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有利于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有利于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有利于實現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山西地域廣闊,農產品分布廣泛,具有深厚的開發潛力。從事農產品開發的企業技術人員少,這與農產品主產區的生產實際極不相符,難以有效地指導生產,極大地限制了產業的發展。
食品學會結合“學會服務站”的建設,在服務企業過程中,積極為企業搭建技術合作、人才引進的平臺,在企業產品開發、技術標準、質量把控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技術支持。今后五年乃至更長時期,將更多地聚焦于企業健康產品的科技支撐和高價值差異化產品的創新,更多“網紅食品”將在其快速的生長與消亡中激活更多新品類的誕生。
現階段,我國食品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期,人們對營養健康的需求,促使飲食結構對營養健康的影響研究更為深入。我國食品營養與健康研究也正處于從傳統的表觀營養向基于系統生物學的分子營養學方向轉變的重要階段。
2020年突發的新冠疫情給我國經濟帶來巨大沖擊,改變了我國發展的外部條件和環境,這些也對食品行業消費結構、產業發展模式、科技需求方向等產生重要影響。目前,全球食品加工產業正在向多領域、多梯度、深層次、高技術、智能化、低能耗、全利用、高效益、可持續的方向發展。中國食品產業快速發展的黃金期已過,科技與產業穩健的黃金期正在到來,它是中國食品科技界和產業界厚積薄發的必然。還需深入了解其營養成分與加工特性的適應性之間的關系,為功能性健康食品研發提供基礎數據,在明確功能性成分營養作用機制的基礎上,基于藥食同源和營養互補,研發新型功能性營養食品,龍頭企業將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山西省農產品企業要抓住機遇,與高校院所加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為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打牢根基。
功能性農產品該如何發展?其品牌又將如何進行差異化建設?在推進山西功能農產品品牌建設中,首先應注重在“功能”上下功夫?!肮δ苻r業”強調農產品的營養化、功能化,農產品應真正起到對機體生理機能的良好調節作用。其次,推動農產品邁向“深處”。發展精細化、系列化農產品,使農產品深加工成為邁向現代農業強省的助推器。在品牌差異化建設方面,應當針對當前農產品雷同性強、差異化弱的發展瓶頸,著重從農產品加工工藝路線、技術方案、產品成型等方面進行完善。
功能性農產品如果要大量的進入市場,市場一定要規范化。首先,要對農產品中某一種或幾種健康有益成分基本定量;其次,還要能夠做到標準化,按標準化生產;第三,要進行標識,讓人們知道這是功能性農產品,即便不能做功能聲稱,也一定要有量的概念。雖然我國農產品的質量標準數量不少,但是產地、生產手段、加工控制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致使農產品的質量不同。再加上功能農產品又有特殊性,其中某一種或幾種有益健康的成分含量提高,不僅需要定量,還必須實現標準化生產,這對于保證產品的營養與安全極為重要。
可以從產品的獨特性、產品的產地、產品的技術含量、產品的加工工藝等幾方面進行產品定位,通過分析目標市場和目標客戶,來決定是為中高端消費者服務還是為普通消費者服務。功能農業就是通過引入對功能農產品的個性化設計,讓最具優勢的農產品主產地,再次脫穎而出,放大、固化優勢,并且借機打造品牌。
山西省農產品展銷中心是山西多部門在農產品流通領域開創的標桿性窗口,承接著農產品走出山西、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光榮使命。其具有五大特點:一是山西省各市在展銷中心都有展銷廳、展銷館;二是每周都有縣級的展銷會在展銷中心進行;三是展銷中心在社區以及其他地方都有點的結合,物流點、配貨點以及加盟點;四是展銷中心在消費的熱點區域以及消費的熱點商場都開設有展銷的合作展區,目前在太原的東方紅與銅鑼灣就有兩個熱點展區,其他地方也正在開展;五是展銷中心,目前正在嫁接京東、拼多多以及淘寶線上,要把銷售觸角延伸到全國各地,這樣一來,銷售時間也就由固定的日間延長到日間晚上都可以。省農展中心本著為每個地方農產品開拓銷路、打造品牌為服務理念,爭取做成惠農集品匯、山西特產的集散地。
截至目前,省農展中心已有山西藥茶、山西小米、山西沙棘、山西蜂蜜等行業館簽約進駐,晉城館、呂梁館等市級館已開工建設,九牛牧業、寧化府等地標館即將開業。下一步,加快完善11個市級特產館建設,搞好全省各縣輪流舉辦縣級特產周活動,加之遍布省城社區的消費扶貧柜、各大消費商圈開設的展區及京東等線上電商銷售渠道,省農展中心將構建成“五位一體”永不落幕的農展會。
品牌是連通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梁,是價值的聚合,是情感的載體,亦是市場競爭的核心內容。當今社會,全民養生熱、民間養生熱潮一波又一波,但保健市場魚龍混雜,缺少專業知識的消費者難分良莠。山西省科協著力打造的山西省科普惠農特色優質農產品展示展銷活動,為省內優質農產品、功能農產品走出鄉村、進入城市千家萬戶搭建起具有公信力和美譽度的交流展示平臺;為企業樹立品牌、增強信譽,提供了快速成長的機會。山西恩予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始終奉行“恩澤眾生、予惠斯民”的企業文化理念,確立了“傳承中醫養生文化,提升全民健康體魄”的企業使命。著力挖掘地方流傳千百年的道家養生藥膳古方,遵循祖國傳統醫學和道家養生理論,甄選上等原材料,運用現代生產工藝改進提升產品品質,生產系列傳統藥膳產品,更多的造福天下百姓,打造中國藥膳健康養生品牌,成為大眾健康養生的新選擇。下一步,山西恩予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將進一步探索藥膳市場運作模式,強大人才團隊、創新經營方式、傳承中醫文化,生產更優質藥膳產品。
“吃飯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想吃藥?!毖F生講述了一名糖尿病患者的心聲。1998年薛貴生被確診為Ⅱ型糖尿病。體重一下降了10多公斤。2000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遇到一位糖尿病專家,告訴他通過食療可以緩解糖尿病癥狀。為了提高生活質量,薛貴生一頭扎進醫書,查閱資料,決心研究出一種能用食療控制血糖的辦法。從2001年開始,他潛心研究,依據各種糧食相生相克的理論,按照古人“逢籽皮必搗”、磨得更細、吸收更好的原理,搭配出“三合麥五合豆”八種糧食,經過麥飯石石磨的加工研磨,再加上枸杞粉、山藥粉、野山楂粉、山蘑菇粉等輔料,反復親身試驗,定期進行醫學體檢,發現自己的血糖得到了緩解和控制。經過多次試驗,發現糧食搭配,早晚代餐長期食用,緩解血糖效果更好。薛貴生為了治療自己的糖尿病,研制出可以取代藥物的代餐粉,他自然也想到了這種產品的商機,于是,2014年他一手創辦了山西老磨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主打方向就是拓展有機農業健康產品市場,力爭在健康營養功能食品研制、訂單農業、有機農產品貿易方面有所作為。
山西老磨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公司+科研+農戶+加工+銷售”的運行模式,深耕健康營養功能性食品產業沃土;以“薛家梁”品牌建設為中心,精心打造雜糧功能性健康食品?!按旨Z八寶粉”的研發啟蒙來源于具有食藥兩用功能的嵐縣小雜糧。企業通過創新研發傳統加工,搭配出以“三合麥五合豆”八種糧食石磨研磨而成的沖調粉,希望為社會大眾提供更優質更健康的雜糧功能性健康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