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對高中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提出利用思維導圖、開展史料教學、組織歷史辯論賽、灌輸歷史觀念和借助歷史記錄片來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提高學生史料實證能力、提升學生歷史解釋素養、幫助學生樹立唯物史觀、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關鍵字:高中歷史;核心素養;教學
新時代對基礎教育的沖擊愈發強烈,應運而生的核心素養成為教育課程改革的基石。一線教師需要緊跟改革潮流,加深對歷史核心素養的理解和踐行,明確教與學的方向。同時形成個性化的認知,需要歷史教師明晰提升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策略,通過多種途徑在課堂滲透這種理念,達到教育改革立德樹人的最終目標。
(一)利用思維導圖,培養學生時空觀念。筆者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的時空觀念普遍較弱。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的思維工具,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時空線索。
(二)開展史料教學,提高學生史料實證能力。歷史學是一門實學,對歷史的探究是以求真求實為目標,以史料為基礎和依據。學生在圖書館和網絡渠道查找了相關資料,如《魏書》《北魏平城時代》等,在史料閱讀和運用的過程當中,學生的史料實證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組織歷史辯論,提升學生歷史解釋素養。除了搜集和考證史料之外,對史料的解讀也很重要。歷史解釋素養是建立在史料解釋的基礎之上的,但是又超脫于史料解釋的范疇。
(四)注重史觀講授,幫助學生樹立唯物史觀。在之前的課程標準中規定的核心素養是“歷史價值觀”,之后更改成了“唯物史觀”,從而更加科學和有針對性。
(五)借助歷史紀錄片,激發學生愛國情懷?歷史紀錄片是我們了解歷史的重要工具。歷史紀錄片通過對歷史現場的還原,將學生帶入具體的歷史場景當中。
(作者單位:吉林省松原市前郭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