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平海
我的父親1954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擔任村干部、貧協主席等職務。父親為人正直,秉性剛毅,辦事認真,深得村民的敬重。
父親會讀報、寫信、記賬、打算盤,在我們村算得上響當當的文化人。從我記事起,經常看見父親在本子上記著什么,有時候還要用算盤打一下,計算著社員的工分或是口糧。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父親參加了312國道建設,這是他一生當中最榮光的一段記憶。在我的印象中,父親話語不多,非常嚴謹,很少見他面帶微笑。而每每提起建設312 國道,他會情不自禁,話匣一下子就打開了,看得出他很驕傲、很自豪。
據母親講,當年建設312 國道,父親是村上的領隊,唯一的一名共產黨員。他不顧個人安危沖在前線,最艱苦、最危險的地方都有他的身影。整個冬季,父親都堅守在工地,吃不飽、穿不暖,住的是臨時在半山腰挖的窯洞。由于太過勞累,加上寒冷潮濕,父親落下了嚴重的支氣管炎、風濕性關節炎等慢性病,再也干不了農村的重體力活了。
村里為了照顧父親,安排他看護樹林。父親早出晚歸堅守在林區,又是除草,又是剪枝,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正是他的辛勤耕作,幾年下來整個林區枝繁葉茂,郁郁蔥蔥,成了村上一道亮麗的風景。
父親對我們管教很嚴,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帶著我們參加生產隊勞動,到了暑假又要我們上山挖藥材,自己掙學費。我自打上小學二年級起,一直到中專畢業,每年都要上山挖藥。
我們叔輩十五個孩子,自幼都受到父親的教育和熏陶,養成了愛學習、肯吃苦的性格習慣。我的大哥當兵夢破滅后,曾干過農業技術員、生產隊長等,與村民起早貪黑、同甘共苦,磨煉了意志,打造了品質,1977 年高考恢復后,大哥與伯父、叔父家的老大先后都考上了大學、中專,這在當時反響很大,整個公社都在夸贊和議論。我的堂哥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后,第一時間就跑到我家告知父親,父親別提有多高興了。

1977年,父親的支氣管炎已發展成肺氣腫、肺心病,身體一天不如一天。1979年夏天百年不遇的洪水又吞噬了我們家園,樁基淹沒,五孔窯洞全部損毀、坍塌,父母大半輩子的心血毀于一旦。
在那段最艱難的日子里,已臥床數日的父親奇跡般地站了起來,毅然決然地撐起了這個一貧如洗的家。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家蓋起了磚瓦房,并于春節前搬進了新房。
1980 年,父親老病復發去世。安葬父親那天,村上為父親召開了追悼會。記得當時,我們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上千人為父親送行,村支書在悼詞中給予了父親很高的評價,他說父親為人正派,品德高尚,大公無私,教育子女有方,是黨的好兒女,是全村人學習的好榜樣、好楷模。

父親教會了我們如何做人、做事;教會了我們聽黨話,不忘黨的恩情;教會了我們如何面對困難和挫折;教會了我們如何判斷對錯、明辨事理。這是父親留給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珍貴財富,也是指引我們前進的動力。父親對黨的事業忠心耿耿、至死不渝的高尚品德,在我們家將永遠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