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龍
摘 要:博物館陳列和收藏著許多自然和人類的文化遺產實物,可以供人們觀賞和學習,其對不同的物品進行分類,包括歷史類、科學類等,具有教育、觀賞等作用,屬于文化教育機構,也可以說是社會公共機構。博物館有明確的分類,在1988年之前,中國博物館主要分為三類,分別是專門性、紀念性和綜合性三種博物館。相關管理部門和專家認為,從當前的情況看,可以參考國際中普遍應用的分類方式,將博物館分成四類,分別是歷史類、藝術類、科學類和技術類。博物館中展示的收藏品不僅具有教育意義,還具有很高的藝術和美學價值。北京著名的博物館包括故宮博物院、北京大鐘寺古鐘博物館、北京奧運博物館等。博物館具有公益性,還具有研究功能,對于非國有博物館來說,旅游產品設計是最主要的一個特色,其包括展覽陳列、娛樂項目、休閑活動等,通過這些產品設計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從而提高人們對博物館參觀的興趣,使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博物館的展示方式也在逐漸更新和變化,不再只是傳統的實物展示,還會利用3D、4D等科技方式展示更多光、影、電、聲的效果,為參觀群眾提供更好的觀賞體驗。在《博物館條例》實施之后,想要進一步發展北京非國有博物館,就要明確非國有博物館發展的現狀,分析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本文就此進行了相關的闡述。
關鍵詞:北京市;非國有;博物館
非國有博物館建設的主要目的是教育、研究和欣賞,同時收藏和保護各種文物,屬于非營利組織。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非國有博物館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2010年,我國頒發了《關于促進民辦博物館發展的意見》。其后,相關部門也為非國有博物館的發展制定了許多優惠政策,包括開放專項補助經費,為非國有博物館的發展提供更多支持。不僅如此,為了使非國有博物館更加健康、持續發展,國家文物局還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推動非國有博物館發展的意見》,為非國有博物館的發展和建設提供充分的支持。①在這個背景下,北京作為中國的行政中心,市內的非國有博物館應該積極響應國家發展建設的號召,對非國有博物館發展現狀進行分析,了解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找出有效的解決對策,為我國非國有博物館建設貢獻力量。
1 北京市非國有博物館發展現狀
1.1 數量增加
目前來看,北京市非國有博物館的數量呈現增長趨勢,雖然國有博物館占比較高,但非國有博物館的數量也在不斷提升,只是增長幅度并不大。截至2020年,北京市內的博物館已達170家,從《全國博物館名錄》已經公布的信息中可知,北京市非國有博物館目前有29家,呈現逐漸增長的趨勢。
1.2 占比不高
相較于國有博物館,非國有博物館的占比并不高。全國非國有博物館占比為30%,北京市博物館數量眾多,非國有博物館僅占約14%。可見,與全國非國有博物館占比相比,北京市非國有博物館的占比更低一些。
1.3 分布不均
目前來看,北京市雖然有超過20家非國有博物館,但分布并不集中,在北京市9個區縣中均有分布,有4個區集中了較多的博物館,朝陽區中的非國有博物館占據了市內所有非國有博物館的一半。其他區域分布的非國有博物館數量雖然比較少,但大部分區域都有分布,包括西城區、海淀區、豐臺區、昌平區等。
1.4 類型多樣
總體來看,北京市非國有博物館的數量雖然不是很多,但類型十分豐富,主要劃分為四種類型,藝術類占比較高,歷史類、科技類和技術類博物館的數量比較平均。除了比較常見的這四種類型外,還包括民族宗教類。
1.5 規模不一
北京市非國有博物館的規模也有明顯的差異,收藏品的數量明顯不同。較大的博物館可能占地幾萬平方米,較小的博物館只有幾百平方米。朝陽區中的北京晉商博物館館舍的建筑面積達3萬平方米,陳列廳一共有10個,收藏品的數量超過4000件。同樣也有規模較小的博物館,如老甲藝術館,占地面積僅有3500平方米,收藏品有300多件①。
2 北京市非國有博物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地位不明確
北京市非國有博物館的地位并不明確:一方面非國有博物館的準入制度不夠明確,雖然很多非國有博物館已經登記,但也有很多非國有博物館并沒有登記,也沒有根據國家規定進行備案。另一方面,相較于國有博物館,非國有博物館的待遇較差。政府會為國有博物館提供相應的補貼支持,使博物館可以更好運營。但從非國有博物館的角度看,雖然政府也會提供政策和資金的支持,但大部分費用還要靠辦館者自行解決。
2.2 資金不充分
根據前文內容可以看出,大部分非國有博物館都存在經費短缺的問題,很多博物館甚至難以做到自負盈虧,由于資金短缺,運營工作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和影響。北京市一些規模較大的非國有博物館會采用收取門票的方式來獲取資金,由于博物館規模較大,所以游客數量較多,運營機制也比較完善,資金問題并不是特別明顯。同時,此類博物館會開發一些文創產品,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售賣,基本可以實現自負盈虧②。但很多小規模博物館并不能自負盈虧,大部分情況下都處在虧損的狀態。很多小規模非國有博物館由經營者自主出資,博物館規模較小,所以門票收入較少,同時也缺少有效的運營機制,無法生產相應的文化產品,資金獲取渠道較少,資金問題十分嚴重。
2.3 管理不規范
北京市非國有博物館的規范性并不強,博物館本身存在較多問題,包括硬件設施不完善、藏品真偽待分辨、財產分割不明確等。從硬件條件看,大部分非國有博物館的硬件條件比較落后,不僅館舍面積較小,館舍規格也不符合規范,收藏品的日常維護工作受到限制,甚至沒有設立專門的維護部門,導致許多藏品逐漸老化,無法還原。從財產分割的角度看,很多非國有博物館的藏品歸屬權不明確,賬目也十分混亂。由于博物館屬于公益組織,所以應該將博物館的收入用于運營和管理工作中,如果沒有清晰的財產分割,很容易出現中飽私囊的情況,進而影響博物館的建設和運營。
2.4 人員不專業
北京市非國有博物館普遍缺少專業的管理人員,管理部門也不健全,所以工作人員結構比較單一,工作人員的數量較少,平均每天館內流動的工作人員在10個左右。博物館工作對人員的需求較大,需要設置館長、接待員、后勤人員等多個工作人員。但很多非國有博物館不僅人員數量不足,且工作人員的素質普遍較低,學歷為大專文憑,學習的專業和博物館工作也不對口,在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問題無法解決,且缺少學習的積極性和創新能力,導致博物館工作長期處在落后的狀態③。
3 北京市非國有博物館發展的對策
3.1 加強政府扶持和監督
從上文內容來看,北京市非國有博物館在發展和建設的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并不能在短時間內解決,需要長期改造和完善。對于北京市來說,非國有博物館還處在發展的初步階段,許多工作需要不斷探索,在實踐中積累經驗,這樣才能促進工作的進步。在這個過程中,政府要充分發揮自身作用,做好宏觀引導的工作,為非國有博物館的建設發展提供更多政策扶持,同時借鑒國外優秀的工作經驗和方法,對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在政府扶持方面,要對博物館準入制度進行完善,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定明確的準入制度,對館舍條件、展品陳列、職員人數、部門構成、藏品數量等條件進行明確的規定和要求,尤其要加強收藏品的審核工作,嚴格鑒定收藏品的真偽,落實規范化的管理制度,并做好監督工作,杜絕隱形非國有博物館的存在。2015年我國頒發了《博物館條例》,其對非國有博物館的法律地位進行了闡述,使非國有博物館的管理變得有法可依。但在政策扶持方面,政府還要加大扶持力度,可以從稅務、權限等多個方面為非國有博物館提供優惠和幫助。此外,還要加強業務指導工作,為博物館的管理提供更多幫助,同時培養更多優秀的博物館人才。在藏品鑒定方面,可以聘請專家進行鑒定,也可以對館員進行培訓,提升館員的鑒定能力。政府部門要改善專業人才的工作待遇,更新人才評定制度,進而吸引更多優秀人才。
3.2 做好自身規范和管理
博物館自身也要意識到管理和發展的重要性,并且采取有效的優化對策。首先,要向規范化的方向發展。非國有博物館應該具有較強的法律規范意識,可以根據國家規范要求主動到有關部門進行登記備案。在收藏品方面,也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明確收藏品的來源,并且強化自身的鑒定能力,即使不用聘請外界專家也可以對藏品真偽進行鑒定。其次,要轉變傳統的運營觀念,擴充更多創收形式。尤其在互聯網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非國有博物館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創新收益途徑、增加收益渠道。一方面,可以通過日常門票、講解服務等收入來增加運營資金;另一方面,可以生產文創產品、建設網絡博物館等,為顧客提供更加多樣化的服務,然后收取相應的服務費用,或售賣文創、周邊產品,以此來獲取更多資金。目前來看,很多非國有博物館都十分頑強地堅持運營,但也有很多非國有博物館在資金壓力下不得不停止運營。要解決資金問題,除了采用上述的一些方法之外,最主要的就是保障博物館有足夠的人氣,只有吸引更多人的關注才能獲得更多資金。實際上,很多人都對非國有博物館十分感興趣,但不知道這些博物館所處的位置,因為很多非國有博物館所在位置確實十分偏僻,甚至有一些博物館處在居民樓內,很多游客難以發現。針對此類問題,應該采取有效的運營策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將產業鏈做長,把博物館和旅游業結合在一起,建設紀念品商店、餐飲酒店、文物酒店等配套設施,為博物館運營增添更多活力。這種運營模式可以帶來較高的收益,同時也可以帶動區域旅游業的發展。
3.3 借鑒國外方法和經驗
在管理和建設方面,可以學習國外先進的方法,借鑒優秀博物館的管理經驗,根據非國有博物館的特點和條件,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一方面,可以創新辦館模式,學習理事會制度,使運營更加科學,同時有效緩解博物館的資金壓力;另一方面,豐富資金來源,通過國家補助、售賣門票、開通會員、社會資助、周邊產品等方式來獲取收益。要積極開發藝術產品,通過增加銷售額的方式來獲取更多收益。從目前的發展情況看,我國越來越重視非國有博物館的建設和發展,并提供了許多支持和幫助。在國家文物局牽頭相關部門開展制度建設的同時,還為非國有博物館提供了許多扶持資金,并將非國有博物館納入博物館質量評價體系之中。北京市作為中國的行政中心,應該積極響應國家建設和發展的號召,充分利用政府出臺的扶持政策,靈活運用專項資金,全面提升非國有博物館的質量。在博物館管理方面,采用法人治理結構,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的內容,文化事業單位建設可以采用法人治理結構,積極推進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等文化事業單位的理事會組建,吸納更多專業人士、社會群眾等,使管理工作更加有效。首先,要制訂權力清單。將文物行政部門、創辦單位、執行層等各方的權利結構和關系劃分清楚,這樣才能確保理事會可以充分發揮作用。其次,要確保成員的觀念性。理事會成員應該由多種社會成員組成,包括創辦者代表、政府部門代表、社會人事代表、職工代表。如果受到了政府的資助,則理事會成員必須包含主管單位代表。最后,要做好理事會功能過渡。為了確保理事會職能的充分發揮,應該緩慢過渡,逐漸從建議、咨詢等功能轉變為監督和決策等功能,確保權力結構逐步趨于合理。此外,理事在博物館中不需要承擔具體職責,也無須發放薪酬,本質上與博物館沒有業務往來,如果沒有遵守上述內容,則按規定取消理事資格。
4 結論
綜上所述,北京市非國有博物館還處在發展和建設的階段,目前依舊存在許多問題,包括資金不足、人才短缺、不夠規范等。針對這些問題,首先要發揮政府的作用,其次博物館自身也要加強建設和發展,積極學習先進的經驗和方法,開拓收入渠道、規范管理制度,從多個方面入手,促進非國有博物館的持續進步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