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婧
摘 要:鄉村振興是我國現階段的重要任務,而在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的過程中,資金是最基本的物質基礎,只有擁有充足的資金,鄉村的振興才能得以更快實現。“農村商業銀行”的設立則為鄉村振興過程中資金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有力支持,其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助推鄉村振興的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文主要通過對農商銀行助推鄉村振興路徑以及農商銀行助推鄉村振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相應的分析,從而提出有利于農商銀行助推鄉村振興的方法及策略。
關鍵詞:農商銀行;鄉村振興;挑戰;對策
一、農商銀行助推鄉村振興路徑概述
首先,從農村商業銀行發展現狀來看,國內農村商業銀行對農村信貸的投資呈現出逐步上升的趨勢。據統計,從2019年到2021年,農村商業銀行貸款規模占農業貸款的比例以及農村商業銀行涉農普惠型貸款規模占總額的比例都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與農業貸款有關的信用卡貸款規模和比例一直保持在80%左右,這反映出農村商業銀行在全力支持鄉村振興戰略中真金白銀地投入了大量資金。由于農村商業銀行對信貸的投資有所增加,因此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資本將不再是阻礙地方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農業龍頭企業、農村經濟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一大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探索本地經濟發展優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它們的經濟收益回報對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具有重要作用。其次,在促進農村經濟復興的過程中,農村商業銀行通常會遇到許多問題,例如向農村實體經濟提供金融產品時會遇到抵押品不足的問題等。因此,在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農村商業銀行非常重視服務模式和金融服務的創新。在發揮示范作用的前提下,一些農村商業銀行探索并創建了"社會+基層+農戶"服務模式,為重點農業、綜合企業提供信貸支持。此外,農村商業銀行還在改善當地基礎設施的過程中提供了足夠的資金。從而可以看出,農商銀行在信貸比例以及金融產品等方面的支持都是助推鄉村振興路徑的有效手段。
二、農商銀行助推鄉村振興中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經濟基礎薄弱
在傳統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農業經濟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于農業經濟發展積累相對較差,缺乏高素質的員工,農民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只能依靠種植、水產養殖業和農產品加工增加經濟收入。種植業和養殖業本身容易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例如不健康的農產品和水產養殖產品的價格飛速下跌等,使農村地區無法建立一個穩定的經濟周期體系,這使農民群體的收入不穩定,增長率也在逐漸下降。如此一來,即使是一些想要擴大種植或養殖率的農民,在向農村商業銀行申請貸款時也會遇到更大的困難;如果遇到天災人禍,他們將無法償還銀行貸款,這更是為農民獲得金融支持帶來了阻礙。
(二)金融服務質量有待加強
對于農村地區的居民而言,缺乏法律認可的有效抵押品增加了為農業貸款提供服務的成本。此外,農村商業銀行提供的一些具有復雜審批程序的小規模農業金融服務,對一直保持穩定心態的農村居民沒有吸引力。即使一些農村商業銀行開發了滿足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信貸產品,但是其貸款機制還是非常保守的,導致審批周期較長,無法為農業發展提供及時有效的服務,因而導致農村商業銀行在金融服務質量上難以提高,促使其無法充分發揮農村商業銀行在振興農村經濟中的有效作用。
(三)農村產權改革推進難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的改革是一項重大事件,包括我國的基本農村管理制度和基本經濟制度改革等。新形勢下改善農村生產關系的關鍵措施,是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關鍵任務。當前,農村地區面臨著許多不利于經濟發展的因素。一是集體資產的所有權不明確,管理不規范,導致資產和資源的損失或浪費,甚至有連續損失的危險;二是農村經濟社會結構較保守,尚不夠重視參與集體分配和保護財產的權益。第三,由于農村治理機制不完善,出現了許多腐敗的狀況,內部組織架構管控混亂等嚴重問題。由于上述種種問題,農村人民群眾對于產權的改革推進是非常不滿意的。
三、農商銀行助推鄉村振興路徑及策略探析
(一)促進產業融合
上文提到:“在傳統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農業經濟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于農業經濟發展積累相對較差,缺乏高素質的人才,導致農民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只能依靠種植、水產養殖業和農產品加工增加經濟收入。但是,種植業和養殖業本身容易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例如不健康的農產品和水產養殖產品的價格飛速下跌,使農村地區無法建立一個良好的經濟周期體系,這使農民群體的收入不穩定,增長率也在逐漸下降。如此一來,即使是一些想要擴大種植或養殖率的農民,在向農村商業銀行申請貸款時也會遇到更大的困難,如果遇到天災人禍,他們將無法償還高額的銀行貸款。”由此必須認識到,農村工業的綜合發展將更好地提高工業產業體系的競爭力。簡而言之,需要在農村投資更多的人才,資本和技術生產要素,以促進農村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和第一產業的協調統一發展。但是,需要特別指出的一點是,在推動我國農業綜合發展的過程中,必須以推動我國農業供給結構性改革為主體,從投資方向上和項目總額上優化信貸結構,進一步增強和加大信貸政策支持。在金融服務領域,這一措施可以充分滿足城市和鄉鎮地區各種業務實體之間的差別化需要。同時,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系統,即使在農村產業一體化的過程中,也要注意農業的進一步發展。農村商業銀行應合理分配信貸資源到農業地區和農民手中,為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提供充分的資金支持,以充分發揮金融支持農業、農村和農民的作用。
(二)加強金融服務質量
在促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農村商業銀行應通過提高其金融服務質量來建立相對全面的金融預防體系,這就需要進一步完善農業金融產品體系。農村商業銀行應從貸款流程,利率定價,融資成本等方面著眼于合理優化各種農業貸款產品,發展和大力推廣特定的貸款產品。同時,也有必要進一步加快網上農業貸款產品的創新,以有效滿足不同農村經濟實體差異化的金融服務需求。此外,與農業有關的信貸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鑒于目前缺乏農業貸款抵押品,應通過將農民的宅基地和土地經營權納入抵押擔保范圍。通用抵押和其他擔保方式,在有效結合農民信用等級等指標,擴大多重擔保范圍,對農業貸款實行差別化利率,解決農村經營實體的融資問題。
(三)有效解決農村產權改革推進難點
集體產權制度的改革是鞏固社會主義公有制和改善農村經營體制的必然要求。這也是保護農民權利和合法權益,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重大舉措。要促進和實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必須把握正確的改革方向,堅持法律政策的底線,尊重農民的意愿,定期推進改革。通過改革,逐步建立的所有權,職權明確,流通順暢,保護嚴格,保護和發展農民集體經濟合法權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應當科學確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明確集體財產的產權,發展新型集體經濟;妥善管理和利用集體資產,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集體經濟運行新機制,促進對集體資產的有效保護。最后,還落實農民對集體經濟活動的合同權,集體收入分配權和民主管理權,形成有效保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的相關制度。
四、結語
鄉村振興是我國現階段的重要任務,而在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的過程中,資金是最基本的條件,只有擁有充足的資金,鄉村的振興才能得以更快實現。“農村商業銀行”的設立則為鄉村振興過程中的資金問題提供了有力解決,其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鄉村振興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在農商銀行助推鄉村振興中存在著相應的問題,如:農村經濟基礎薄弱;金融服務質量低和農村產權改革推進難,影響了農商銀行對于鄉村振興的助推力度,因此農村商業銀行要不斷加強產業融合,加強金融服務質量以及有效解決農村產權改革推進難點。以此來不斷推動農村商業銀行服務鄉村振興的助推力度與進程。
參考文獻:
[1]肖沙,黃少媚,黃可欣.農商銀行助推鄉村振興路徑研究[J].環渤海經濟瞭望, 2019,000(007):24.
[2]張濤.農商銀行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對策分析[J].農村.農業.農民(B版),2020, No.526(02):16-16.
[3]帥志堅,歐陽濤.金融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J].環球市場,2019, 000(010):35.
[4]張濤.農商銀行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對策分析[J].農村農業農民:上半月, 2020(4):14-14.
[5]汪波.農商銀行助力鄉村振興策略:以長寧竹海農商銀行為例[J].當代縣域經濟,2019,000(012):P.75-76.
[6]李偉健.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商業銀行轉型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 山西農經,2019,No.241(0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