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這次改版與以往不同,不僅僅是頁面的調整優化,核心是以深層次、系統性改革推動平臺再造。
縱觀全球傳媒行業,傳統主流媒體無不面臨在傳播格局中從“唯一”變為“之一”的嚴峻挑戰。在無限多元的信息生態中,主流媒體如何守正創新、變革突圍,擴大主流價值影響力版圖?答案在于審時度勢,從信息技術發展趨勢、媒體融合演進規律和網民需求的契合點中找準變革路徑。
按照新華社統一部署,新華網在歲末年初全面改版、全新亮相。作為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這次改版與以往不同,不僅僅是頁面的調整優化,核心是以深層次、系統性改革推動平臺再造。概括而言,就是通過內容架構、生產模式、技術應用、瀏覽體驗以及桌面端移動端聯動等一系列創新突破,實現從新聞平臺向“新聞+政務服務商務”平臺的重大跨越。
“平臺再造”需要“超鏈接”思維,“超鏈接”不是簡單的網頁元素,而是指向網絡連接的結構,代表著開放的精神。中辦、國辦《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要義之一就是推動“開門辦網”,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整合更多可用資源。因此,新華網把構建開放平臺作為強化網絡輿論主陣地的關鍵舉措,以價值引領強化“頭雁效應”,以開放平臺匯聚優質內容,著力構建豐富多元的內容生態。主要有三個方面:
強化頭部內容絕對優勢。創造性展示好國家通訊社權威報道資源,發揮授權發布等不可替代優勢,用輕量化、簡約化、可視化的設計強化新華網首頁的必看性。重要新聞更加醒目,首屏區域進行集中展示;頁面長度大幅縮短,首頁從7屏壓縮到4屏;可視化內容占比提升至60%以上,頁面布局由文字列表升級為全媒體信息流。
深耕特色內容IP矩陣。按照集約高效建設思路,弱化原有頻道,優化內容結構,集中力量打造時政、國際、財經、視頻、富媒體、科技、文化、健康、軍事、智庫、政務、商務12個融媒體板塊。各板塊聚焦垂直領域,強化服務屬性,構建直接對應5G消息、車聯網、社交媒體分發等信息消費場景的“系列IP”。
升級“新華號”開放聚合平臺。“新華號”自2018年底推出以來,縱向覆蓋中央、省、市、縣四級媒體,橫向聯合政府、高校、企業等多元力量,廣泛連接、充分賦能,有效激活正能量內容的源頭供給。本次改版將“新華號”升級為新華網內容生態的基礎設施平臺,進一步打破邊界,跨界聚合更廣泛領域更多元內容;進一步整合聯動,形成重大主題、熱點報道聯動傳播的常態機制;進一步引領賦能,向近萬內容單元合作伙伴開放平臺能力、分發網絡。
在成為科技型互聯網文化上市公司的幾年間,新華網始終大力推動“科技、資本、人才與傳媒深度融合”,強化“科技基因”,突出“技術引領”。本次進一步將“數據”納入核心生產要素,通過數據的整合、挖掘、應用,強化對內容制作、聚合分發、用戶運營等全流程各環節的智能支撐。具體有三個看點:

構建面向全終端的數據中臺。廣泛聚合資源,打造統一的內容庫、資源池,實現桌面端和移動端內容共享、功能融通。再造生產流程,打破網、端、微之間的界限,提升快速覆蓋全終端的輻射能力。
實現貫穿全流程的智能應用。全面啟用超級編輯部4.0平臺智能采編系統,以“新華睿思”實時捕捉輿情熱點和報道線索,以“新華云海”輔助海量信息智能選稿,以“新華云橋”支撐全媒多端高效發布,以“智媒助理”提供安全輔助和智能管控,與“媒體大腦”等智能生產工具無縫鏈接,形成人機協同的高效生產鏈條。
打造“數據+”富媒體產品集群。強化大數據洞察類產品特色,依托“新華媒體創意工場”在擴展現實等領域的技術積淀,在“數據新聞”“思客數理話”“睿思一刻”“衛星知識局”等成熟產品基礎上,推出基于大數據挖掘、回應輿論關切的“看點”欄目,進行熱點掃描、滿足速覽需求的“熱榜”產品,挖掘知識圖譜、實現交互閱讀的“學習圖譜”交互產品,形成重點面向Z世代年輕群體的新型數據產品矩陣。
移動端已經強勢崛起,但桌面端并未價值歸零,兩端面向不同的用戶群體和消費場景,亟待通過差異協同、互通互補,釋放融合質變的巨大效能。本次新華網移動端與桌面端同步改版,貫通內容體系,統一功能體驗,各自完成擅長的任務,聯動實現傳播力和影響力的提升。
推動桌面端和移動端優勢互補。桌面端大屏瀏覽、鍵盤輸入,移動端隨身便攜、指尖互動,兩者在信息消費和互動交流方面各擅其長,合理的產品設計有助于整合優勢、形成合力。本次改版后,新華網客戶端將上線“我要發布”功能,支持政務留言、線索征集、申請辟謠、話題發起等交互需求一鍵式發布,為網民和機構用戶提供視頻、圖文、直播等全媒體形態的互動服務。相關內容可嵌入桌面端網站,進行新聞化再傳播和數據化再加工,形成交互式傳播的閉環。
打通移動端到桌面端業務流程。經過一段時間孵化,新華網客戶端已經推出“云創、云展、云商、云數”等產品,分別提供數字文創、在線展覽、電子商務等服務,共同構成了“數字云集”服務平臺。經過本次改版,移動端與桌面端將在統一平臺上運行各項業務,打通內容、產品到消費全路徑,并進一步向5G富媒體、車聯網等場景拓展,有效提升跨終端數字化服務能力。
新華網作為國內最大政務網站集群的運營者,在數字政務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作為國內創辦最早的網絡媒體之一,在流量變現模式創新上也進行了多年耕耘。當前探索建立“新聞+政務服務商務”的運營模式,關鍵在于如何推動后三者與新聞有機融合,依托主業、對接主業、服務主業。針對這一難題,本次改版邁出了跨越性的一步。

整合升級,打造國家級政務服務平臺。發揮承辦中國政府網、中國文明網、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等政務網站集群資源優勢,構建“權威發布+問政互動+辦事服務”三位一體的政務平臺。強化政務信息發布,通過“新華號”廣泛鏈接黨政機構用戶入駐并供給內容;打通網上問政通道,推出互動留言“政務直通車”等產品;打造網上辦事服務和政策查詢平臺,推出辦事服務“用新辦”、政策查詢“用新查”等產品。
創新模式,構建數字經濟中臺。本次推出跨終端、多品類、聚合態的“新華云商”電商平臺,核心是釋放流量潛力、構建“強新聞導入”新模式,利用新華云直播、新華網社交賬號集群等渠道,將流量導向各大電商平臺上的新華網旗艦店,在圖書、文創為代表的大文化領域率先實現突破。內測階段已整合推出圖書2000多種、文創產品近200種、非遺產品超5000種,多款時政、理論、歷史類圖書上線即達成銷售,表明強大的內容優勢和分發能力完全能夠支撐這一模式創新。
與此同時,新華網覆蓋9種多語種網站和手機版也將聯動推出新版,中文為主、面向全球的新型平臺躍然網上。
2021年是開局“十四五”、開啟新征程的非常之年,也是新華網這家“老牌”網絡媒體自我革新、重裝出發的一年。“平臺再造”不是一勞永逸,打造新型網絡主流媒體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新的起點上,我們將守正不渝,創新不止,著力打造新型網絡傳播平臺,加速構建網上宣傳高地和重鎮,以優異成績為建黨100周年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