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菲菲
(龍港市人民醫院婦產科,浙江溫州 325802)
宮頸癌又稱為子宮頸癌,是原發于子宮頸部位的惡性腫瘤,其病程發展較為緩慢、病情較長、發病較為隱匿,因此該疾病的早期診斷對治療有效率的提高有積極意義[1]。陰道彩超屬于腔內超聲檢查的一種,在檢查時將超聲探頭直接放置入陰道內,可以有效避免腹部脂肪干擾,對盆腔內臟器官進行近距離觀察,但其探測深度較淺[2]。陰道鏡是一種非介入性的內窺鏡,能夠在強光源下直接觀察子宮頸和下生殖道的病變,還可將病變部位放大觀察,能夠有效辨別細微病變,但是其探測范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無法觀測到宮頸管內部病變,對部分絕經后女性宮頸病變方面的診斷效果有限[3]。本研究通過對比兩種檢查方式單項及聯合檢查結果與病理檢查結果,旨在探討經陰道彩超聯合陰道鏡在早期宮頸癌病變患者中診斷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龍港市人民醫院收治的80例疑似早期宮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研究?;颊吣挲g33~61歲,平均年齡(45.37±7.89)歲;孕次0~5次,平均孕次(2.36±1.13)次;絕經前32例,絕經后48例。本研究經龍港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診斷標準:參考《現代臨床腫瘤學(下)》[4]中宮頸癌的診斷標準。納入標準:①入組患者無陰道、盆腔放射治療史;②對陰道彩超與陰道鏡檢查耐受者。排除標準:①患有惡性腫瘤或其他嚴重基礎疾病者;②心、肝、腎等器官功能嚴重障礙者;③凝血功能障礙者;④患有精神疾病者;⑤因外傷陰道異常出血者;⑥哺乳或妊娠期婦女。
1.2 檢測方法 所有患者均進行經陰道彩超與陰道鏡檢查。經陰道彩超檢查:使用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廠家:徐州貝爾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型號:BLS-X8),陰道探頭頻率為7.5 MHz,檢查醫師共2名,未絕經患者應在非月經期間受檢,檢查前患者需排空膀胱,患者取截石位,陰道探頭套以無菌套,頂端涂抹適量耦合劑,探頭進入陰道至宮頸表面進行多切面基本掃查,對宮頸內、外、邊緣、宮旁、基層組織及宮頸管進行觀察測量,記錄有無腫塊及腫塊形態,并探查血流分布情況,記錄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數。陰道鏡檢查:使用電子陰道鏡(北京市泰華博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型號:op-c5),患者呈截石位以充分暴露宮頸部位,檢查醫師對分泌物進行清理后觀察宮頸是否出現病變,然后以3%~5%冰醋酸濕敷宮頸部位1 min,觀察鱗狀上皮、柱狀上皮及交接區變化,尋找異常圖像特征,然后進行碘染色試驗,尋找陰道鏡異常區域,并重點觀察病理組織的分化程度,并在檢查后采取部分組織進行病理檢查。
1.3 觀察指標 ①組織學活檢病理結果,所有患者均以病理學檢查為金標準。②陰道彩超、陰道鏡單項和聯合檢查結果。所有患者均接受陰道彩超、陰道鏡單項和聯合檢查。③兩種檢查方式單項及聯合診斷的診斷效能比較。靈敏度=[真陽性例數/(真陽性例數+假陰性例數)]×100%;特異度=[真陰性例數/(假陽性例數+ 真陰性例數)]×100%;準確度=[(真陽性+真陰性)例數]/總例數。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 例(%)]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組織學活檢病理結果 病理學檢查結果顯示,確診為早期宮頸癌患者共69例,其中鱗狀細胞癌63例,腺癌6例;確診患者中高分化癌24例,中分化癌40例,低分化癌5例;癌前病變患者共10例,其中癌前病變Ⅰ級2例,癌前病變Ⅱ級3例,癌前病變Ⅲ級5例;另有宮頸炎1例,見表1。
表1 組織學活檢病理結果
2.2 陰道彩超、陰道鏡單項和聯合檢查結果 經病理學檢查后,確診為陽性69例,陰性11例。經陰道彩超檢查診斷為陽性62例,陰性18例,其中54例患者被確診為早期宮頸癌病變;經陰道鏡檢查診斷為陽性62例,陰性18例,其中55例患者被確診為早期宮頸癌病變;聯合診斷檢查診斷為陽性65例,陰性15例,其中64例患者被確診為早期宮頸癌病變,見表2。
表2 陰道彩超、陰道鏡單項和聯合檢查結果(例)
2.3 兩種檢查方式單項及聯合診斷的診斷效能比較 陰道彩超與陰道鏡聯合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均高于單項檢查,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 表3。
表3 兩種檢查方式單項及聯合診斷的診斷效能比較(%)
宮頸癌主要是由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所致,是女性生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宮頸癌是目前唯一一個病因明確的惡性腫瘤,可在早期進行預防和治療,但由于宮頸癌早期并無明顯癥狀,且多數女性對該疾病了解較少,缺乏早期篩查意識,確診時多數已發展為浸潤腫瘤,對患者生存質量造成一定影響[5]。
陰道彩超是一種在臨床上常見的婦科檢查方式,其能夠清晰地觀察到子宮內及盆腔部位的情況,成像較為準確,且避免患者憋尿等痛苦,但由于在檢查時需將探頭放入陰道內操作,不宜對有未婚、處女膜閉鎖及陰道畸形等情況的女性使用,因此其適用范圍十分受限[6]。陰道鏡是婦科內窺鏡之一,能夠將所觀測到的圖像放大10~60倍,有助于檢查醫師發現子宮頸表皮上微小的病灶細節,有效提高診斷的準確度,且在檢查時不會對患者造成疼痛,但由于早期宮頸癌多發生在宮頸管內,致使陰道鏡檢查困難,且其檢查范圍僅限于表面1~2層上皮,對于深部浸潤腫瘤無法進行檢查,檢查范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7]。當陰道彩超聯合陰道鏡檢查時,陰道彩超能夠有效明確宮頸病變部位組織形態及血流動力情況,為區分早期宮頸癌及癌前病變提供了可靠依據;而陰道鏡則能夠更加明確地觀測宮頸表面血管性態結構,兩種檢查方式互相協同,彌補了各自檢查方法的局限性,有效提高在早期宮頸癌病變患者中診斷效能[8]。本研究結果顯示,陰道彩超與陰道鏡聯合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及準確度均高于兩種方式單項檢查,表明經陰道彩超聯合陰道鏡診斷早期宮頸癌病變的診斷價值較單項檢查更高,可進一步提升該病的檢出率,與趙愛珍 等[9]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早期宮頸癌病變行陰道彩超聯合陰道鏡檢查的診斷效能較單項檢查更佳,與病理檢查的結果更為貼近;但由于目前聯合診斷的相關報道較少,后期仍需要增加樣本量進行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