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航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安徽合肥 230011)
膿毒血癥是由各種感染因素導致的全身綜合反應征,感染因素較多,主要包括細菌、真菌、病毒及寄生蟲等[1]。重癥膿毒血癥是膿毒血癥的重癥階段,主要是指從膿毒血癥基礎上開始出現多種器官功能衰竭,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控制,則容易危及生命。重癥膿毒血癥基礎治療包括抗感染、免疫改善、營養支持等,而連續性血凈化為重癥濃度血癥重要治療方法,其能夠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質量[2]。本文旨在探究對重癥膿毒血癥患者應用基礎治療和基礎治療+連續性血凈化治療后的效果,為重癥膿毒血癥臨床治療提供科學依據,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內收治的77例重癥膿毒血癥患者為研究代表,將所有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8例)和觀察組(39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齡26~69歲,平均年齡(41.21±5.37)歲。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齡28~66歲,平均年齡(41.13±5.21)歲。兩組患者常規性資料分析后顯示,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納入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符合重癥膿毒血癥的診斷標準[3];②均出現呼吸急促、意識異常、水腫等癥狀,持續時間1 d以上;③無糖尿病疾病者,且血糖在7.7 mmol/L以上。④混合靜脈血氧飽和度在70%以上者。排除標準:①合并免疫性疾病者;②合并惡性腫瘤或血液系統性疾病者③精神異常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應用基礎治療。給予對照組患者營養支持、免疫改善,靜脈注射強化型胰島素(江蘇萬邦生化醫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43335,規格:3 mL∶300 U),用2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后作緩慢注射,一支/d;清除壞死創面組織,進行抗感染控制等常規性治療措施。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入連續性血凈化治療,具體操作:選擇血液凈化器(德國費森尤斯公司,型號:FX80),使用股靜脈置管建立體外循環,設置連續性血液濾過模式,無出血患者進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療,存在出血患者采取無肝素法透析治療;設置換液流量2 L/h~3 L/h,血流量控制在150 mL/min~20 mL/min,濾過控制時間 8 h/d~10 h/d。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一周后觀察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消失,病情穩定,原發病灶已痊愈;有效:臨床癥狀部分消失,原發病灶基本治愈;無效:未發生任何好轉跡象。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比較兩組患者生化指標及炎性因子。采取患者早晨空腹靜脈血5 mL,利用全自動分析儀對生化指標及炎性因子進行分析。生化指標主要包括:血清肌酐、尿素氮。炎性因子主要包括:白細胞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③比較兩組患者生命體征狀況。主要包括:平均動脈壓、呼吸頻率及心率。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 20.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使用(±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使用 [ 例(%)]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7.4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4.2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例(%)]
2.2 兩組患者生化指標及炎性因子比較 觀察組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白細胞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α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化指標及炎性因子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生化指標及炎性因子比較(±s)
組別 例數 血清肌酐(μmol/L) 尿素氮(mmol/L) 白細胞介素-6(μmol/L) 腫瘤壞死因子(mmol/L)觀察組 39 81.27±9.67 8.11±1.42 61.32±7.38 1.42±0.09對照組 38 96.43±10.68 11.32±2.17 82.37±5.62 2.62±1.11 t值 6.487 7.630 13.989 6.642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2.3 兩組患者生命體征狀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生命體征各指標均較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生命體征狀況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生命體征狀況比較(±s)
1 mmHg=0.003kPa。
組別 例數 平均動脈壓(mmHg)呼吸頻率 (次/min)心率 (次/min)觀察組 39 71.33±5.62 12.37±2.31 81.27±10.32對照組 38 62.33±5.12 23.47±3.78 94.44±12.32 t值 - 7.298 15.446 5.052 P值 - 0.001 0.001 0.001
膿毒血癥是人體感染反應失調后導致的器官功能障礙的綜合征,臨床常表現為發熱、心慌、精神狀態改變等。如果不及時控制治療,極容易發展為重癥膿毒血癥,導致多器官功能障礙,甚至衰竭,最終造成患者死亡[4]。因此,控制病情發展,進行及時治療在該疾病的診療中十分關鍵。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分為彌散、對流和吸附三種。其中血液濾過以對流和部分吸附為主,免疫吸附和血液灌流以吸附清除為主[5]。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對臟器功能起支持作用,能夠有效清除血液中有害物質及過多水分[6]。
將連續血液凈化治療應用于重癥膿毒血癥治療中,通過向患者輸注置換液,吸入患者血液內毒素和多余水分,從而能夠有效控制病情發展,延長患者生存時間[7]。本文分析基礎治療和基礎治療+連續性血凈化治療應用于重癥膿毒血癥患者中實際效果,結果發現,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7.4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4.2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與單純基礎治療相比,基礎治療+連續性血凈化治療應用于重癥膿毒血癥患者能夠緩解患者臨床癥狀,穩定病情,促進病灶痊愈,治療效果顯著;觀察組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白細胞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α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與單純基礎治療相比,基礎治療+連續性血凈化治療應用于重癥膿毒血癥能夠調節患者各項生化指標,抑制炎癥反應;觀察組患者生命體征各指標均較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與單純基礎治療相比,基礎治療+連續性血凈化治療應用于重癥膿毒血癥能夠改善患者生命體征,促進患者更快恢復。左少飛等[8]研究與此次研究內容總體相似,其將20例重癥膿毒血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組應用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參照組則應用常規化療方法,結果顯示,研究組各項指標明顯優于參照組,足以證明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重癥膿毒血癥效果較明顯。
綜上所述,針對重癥膿毒血癥疾病患者應用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能夠緩解患者臨床癥狀,穩定病情,抑制炎癥反應,改善患者生命體征各項指標,促進患者康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