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文先
(朔州市朔城區人民醫院婦產科,山西 朔州 036002)
巨大兒是指在出生后體重>4000 g 的新生兒。分娩巨大兒是導致產婦發生產后出血的影響因素[1]。產后出血是指產婦在娩出胎兒后24 h 內陰道出血量>500 ml;剖宮產大于1000ml 的一種產后并發癥[2]。剖宮產是臨床上常用于分娩巨大兒的一種手術方式。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對正在分娩的產婦進行肌內注射,可使其子宮肌層發生收縮(與足月妊娠末期分娩時子宮發生的收縮類似)。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對分娩后的產婦進行肌內注射,也可使其子宮肌層發生收縮,在其胎盤附著的部位發揮止血作用。縮宮素是一種多肽類激素子宮收縮藥。使用縮宮素對產婦進行治療,可促進其子宮平滑肌發生收縮,減少其子宮出血量。本研究主要是探討分娩巨大兒的剖宮產產婦聯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縮宮素減少其出血量的臨床效果。
選取2016 年1 月至2019 年9 月在朔州市朔城區人民醫院進行剖宮產的120 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這些產婦均未患有血液系統疾病、對本研究中使用的藥物不過敏。將這些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40 例)、觀察A 組(40 例)及觀察B 組(40例)。對照組產婦的年齡為28 ~34 歲,平均年齡為(30.5±2.6)歲;其中分娩巨大兒的產婦有10 例,分娩雙胎的產婦有3 例。觀察A 組產婦的年齡為27 ~36 歲,平均年齡為(30.8±3.2)歲;其中分娩巨大兒的產婦有13 例,分娩雙胎的產婦有2 例。觀察B 組產婦的年齡為26 ~35 歲,平均年齡為(30.2±2.9)歲;其中分娩巨大兒的產婦有11 例,分娩雙胎的產婦有4 例。三組產婦的一般資料相比,P >0.05。
為對照組產婦單用縮宮素。縮宮素的用法是:在產婦娩出胎兒后,使用10 IU 的縮宮素對其進行宮體注射。然后,將20 IU 的縮宮素加入500 ml 的晶體液中,使用此液體對產婦進行靜脈滴注。為觀察A 組產婦單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用法是:在產婦娩出胎兒后,使用250 μg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對其進行宮體注射。為觀察B 組產婦聯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縮宮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用法是:在產婦娩出胎兒后,使用250 μg 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對其進行宮體注射。縮宮素的用法是:在產婦娩出胎兒后,使用10 IU 的縮宮素對其進行宮體注射。經上述治療后,產婦的出血量若≥1000 ml,對其進行手術止血處理。
觀察并記錄三組產婦術中的出血量、術后2 h 的出血量、總出血量、不良反應及產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術中的出血量包括手術臺上紗布紗墊上的血量(使用前后紗布紗墊的質量差/1.05)、產婦手術切口下方的出血量及陰道出血量。術后2 h 的出血量包括護墊上的血量(使用前后護墊的質量差/1.05)。總出血量是指術中的出血量和術后2 h 出血量的總和。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 20.0 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檢驗。以P <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A 組產婦、觀察B 組產婦術中的出血量、術后2 h的出血量及總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產婦術中的出血量、術后2 h 的出血量及總出血量,P <0.05。觀察B 組產婦術中的出血量、術后2 h 的出血量及總出血量少于觀察A 組產婦術中的出血量、術后2 h 的出血量及總出血量,但P >0.05。詳見表1。
表1 三組產婦的出血量(ml,±s)

表1 三組產婦的出血量(ml,±s)
組別 例數 術中的出血量 術后2 h 的出血量 總出血量觀察B 組 40 259.8±117.4 78.9±16.4 338.7±133.8觀察A 組 40 275.6±109.8 92.4±20.1 368.0±129.9對照組 40 417.5±120.3 129.8±17.5 547.3±137.8
觀察A 組產婦、觀察B 組產婦中分娩巨大兒產婦術中的出血量、術后2 h 的出血量及總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產婦中分娩巨大兒產婦術中的出血量、術后2 h 的出血量及總出血量,P <0.05。觀察B 組產婦中分娩巨大兒產婦術中的出血量、術后2 h 的出血量及總出血量少于觀察A 組產婦中分娩巨大兒產婦術中的出血量、術后2 h 的出血量及總出血量,P <0.05。詳見表2。
表2 三組產婦中分娩巨大兒產婦的出血量(ml,±s)

表2 三組產婦中分娩巨大兒產婦的出血量(ml,±s)
組別 例數 術中的出血量 術后2 h 的出血量 總出血量觀察B 組 11 269.1±85.7 88.6±10.2 357.7±95.9觀察A 組 13 298.4±62.5 113.7±15.5 412.1±78.0對照組 10 441.7±100.6 159.3±22.6 601.0±123.2
三組產婦均未發生與藥物相關的不良反應和出血性休克等產后并發癥。
巨大兒是指在出生后1 h 內體質量>4000 g 的一類新生兒。分娩巨大兒與產婦妊娠期內營養攝入過多、存在某些遺傳因素等有關。剖宮產手術是臨床上常用于分娩巨大兒的一種手術方式。與陰道分娩相比,進行剖宮產可降低產婦分娩巨大兒的難度。產婦的營養攝入過多、血糖水平過高或合并有某些疾病,均可導致其存在較高的出血風險[3]。縮宮素是控制出血的一種常用藥。為產婦使用縮宮素的總用量通常<40 IU。為接受剖宮產產婦單用縮宮素控制其出血的效果較差。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可發揮鈣離子載體作用的一種藥物。為接受剖宮產產婦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提高其細胞漿內鈣離子的濃度,誘發其肌原纖維發生收縮,增強其子宮收縮,控制其出血[4]。可為接受剖宮產產婦多次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最大用量可達到250 μg×8 支[5]。縮宮素多作用于子宮上段,其半衰期較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多作用于子宮整體,其半衰期相對較長。為接受剖宮產產婦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較好地控制其術中、術后2 h 的出血量。在本研究中,觀察A 組產婦、觀察B 組產婦術中的出血量、術后2 h 的出血量及總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產婦術中的出血量、術后2 h的出血量及總出血量,P <0.05。觀察B 組產婦術中的出血量、術后2 h 的出血量及總出血量少于觀察A 組產婦術中的出血量、術后2 h 的出血量及總出血量,但P >0.05。觀察A 組產婦、觀察B 組產婦中分娩巨大兒產婦術中的出血量、術后2 h 的出血量及總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產婦中分娩巨大兒產婦術中的出血量、術后2 h 的出血量及總出血量,P <0.05。觀察B 組產婦中分娩巨大兒產婦術中的出血量、術后2 h 的出血量及總出血量少于觀察A 組產婦中分娩巨大兒產婦術中的出血量、術后2 h 的出血量及總出血量,P <0.05。這說明,為分娩巨大兒的剖宮產產婦聯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縮宮素的效果較好,可減少其出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