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英 ,魯 放
(1. 北京師范大學,北京 100875;2.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北京 100038;3. 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北京 100044)
近年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一直處于大規模發展過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模和經濟總量不斷擴大。截至2020年末,中國大陸地區共有45個城市開通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244條,運營線路總長度7 978.19 km[1],2019年共完成建設投資5 958.9億元,2020年全年新增投資額共4 709.86億元[1-2]。
城市軌道交通的大規模快速發展,需要標準化工作的支撐,應當不斷完善城市軌道交通標準體系建設。《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的出臺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的實施,提出了改革現行標準體系和標準化管理體制、培育發展團體標準、限定各類型標準制定范圍等措施,促進了中國標準化事業的發展[3],對城市軌道交通標準體系的構成及管理機制具有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于加強行業標準管理[4]的要求,未來團體標準將在城市軌道交通標準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此外,國家政策也對城市軌道交通標準體系提出了更高要求。2016年《“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5]提出要強化軌道交通裝備領先地位,完善相關技術標準體系。2017年《“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6]提出要完善法規標準體系,加快制定完善先進適用的城市軌道交通技術標準。2019年《交通強國建設綱要》[7]提出構建適用交通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加強重點領域標準供給。
綜上,城市軌道交通領域產業規模大、速度發展較快,是反映中國高端裝備制造、自主創新、創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產業鏈的重要行業,城市軌道交通現有標準數量眾多,并正在進行深入的標準化工作改革。及時建立健全與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模和發展速度相適應的、滿足市場需求的標準體系,有利于城市軌道交通各類型標準形成有機整體,提升城市軌道交通標準質量,壯大城市軌道交通標準影響力,助推交通強國建設和智慧城軌建設,促進城市軌道交通技術不斷創新,適應城市軌道交通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需求。受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委托,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開展了城市軌道交通行業標準體系建設相關研究,取得了部分初步成果。
據初步統計,城市軌道交通領域現行主要標準及產業界實際采用標準所屬的歸口機構有近50家,包括國家鐵路局、住建部、生態環境部等部委以及TC278、TC529、TC290及 IEC/TC9、ISO/TC269等國際標準化組織,統計發布標準數量較多(大于 5項)的機構見表1。

表1 現行城市軌道交通標準歸口機構及制定標準情況Table 1 Competent organizations in charge of formulation of current urban rail transit standards and their formulations 項
在團體標準領域,目前開展城市軌道交通標準化工作的主體有:①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③中國鐵道學會;④其他機構,如:中國科技產業促進會、中國設備監理協會、四川省道路交通安全協會、廣東省設備監理協會、中國技術市場協會、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等。
目前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標準體系主要由4大主體完成,分別是住建部、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和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
住建部發布的城市軌道交通標準體系分為工程建設標準體系和產品標準體系。
工程建設標準體系總計84項標準,分為3層、3大類。第一層為基礎標準,分為術語標準、分類標準、計量符號標準、限界標準和工程制圖標準;第二層為通用標準,按過程劃分;第三層為專用標準,按專業劃分。
產品標準體系總計267項標準,分為3層、3大類。第一層為基礎標準,劃分為術語標準、分類標準和標志標識標準;第二層為通用標準,按專業劃分;第三層為門類專用標準,按專業劃分。
涉及鐵路標準總計1 399項,其中現行國家標準185項,現行行業標準1 139項,國家標準計劃19項,行業標準計劃56項,分為2層、3大類,第一層劃分為鐵路裝備、工程建設和運營與服務模塊。
城市客運標準體系由基礎標準、服務標準(含城市軌道交通專用標準)、技術標準(含城市軌道交通專用標準)、產品標準(含城市軌道交通專用標準)和相關標準組成,其中城市軌道交通專用標準總計23項,其中現行國家標準5項,國家標準計劃8項,行業標準計劃10項。
鐵路技術標準體系總計2 700項標準,含兩大體系:鐵路技術標準體系和鐵路工程建設標準體系。鐵路技術標準體系共劃分2層、6大類。第一層按專業與過程結合的方式分為通用及綜合技術標準、機車車輛技術標準、公務工程技術標準、通信信號技術標準、牽引供電技術標準、運營與服務技術標準;第二層為6大類模塊的細分,主要按專業進行劃分。鐵路工程建設標準劃分為2層、3大類。第一層劃分為基礎標準、綜合標準、專用標準;第二層為3大類模塊的細分,主要按專業進行劃分。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于 2017年開展研究的城市軌道交通團體標準體系,除待編之外,總計773項標準,包含國家標準212項,行業標準433項,團體標準128項,分為3層、5大類,第一層劃分為基礎、建設、運營、裝備和開發,第二層、第三層均為上一層的細分,主要按照過程和專業進行劃分,相對于其他體系,該體系專業性更強、包含標準數量更多,且模塊的劃分原則與業內主流單位性質及協會組織機構相匹配,也深入體現了城市軌道交通專業細分程度和流程細分程度。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于2018年開展研究的城市軌道交通裝備標準體系,除待編之外,總計883項標準,包含國際標準137項,國家標準216項,行業標準397項,團體標準133項,分為2層、6大類。該體系繼承了上一個體系的特點,以裝備為核心劃分模塊和層次,相對于其他體系,該體系包含大量國際標準和外國標準,客觀反映了城市軌道交通裝備技術的實際情況。
住建部、交通運輸部和國家鐵路局的標準體系,均只包含各自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發布的標準,涵蓋范圍不全面,其中住建部標準體系為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專門的標準體系,收納的標準數量過少,且體系建設未有更新。國家鐵路局和交通運輸部標準體系包含部分城市軌道交通專用標準,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很多作為參考標準使用,客觀造成應用的不便。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建立的2個標準體系,內容較全面,分類較合理,更利于行業應用。但由于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標準化工作起步較晚,初期標準體系研究主要側重在標準的收集和框架劃分,研究尚需進一步深入,標準規劃尚需持續推進。在標準研制機制方面,不同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之間溝通聯絡協調機制尚未健全,使得各機構發布的標準在應用范圍和內容上存在交叉、重復甚至矛盾的情況。國際上 IEC/TC 9、ISO/TC 269等機構暫無標準體系研究成果可查,但IEC/TC 9與ISO/TC 269,IEC/TC 9與UIC、UITP等機構建立的溝通協調機制,對標準立項不交叉重復矛盾、標準制修訂工作科學合理滿足市場需求發揮了作用,值得借鑒。根據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智能化、信息化的發展趨勢,城市軌道交通標準體系的建設也應積極借鑒和重點考慮國家相關行業標準體系建設,如綜合交通運輸、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8-11]在安全應急、信息化、統計評價、信息技術與信息安全、智能技術與智慧城軌相關標準模塊的研究成果,促進交通一體化、新一代信息技術及人工智能技術與城市軌道交通產業的深度融合。
城市軌道交通標準體系的建設應充分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標準化改革、建設交通強國、發展城市軌道交通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行業內的橋梁紐帶、推動行業科學發展的作用,進一步推動《智慧城軌發展綱要》的落實,推進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輻射影響下健康有序地發展。
城市軌道交通標準體系的建設應兼容并包含現有城市軌道交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推進各類型標準之間的銜接和協調,在實施過程中應以業內技術創新和示范工程實踐驅動標準化工作,并建立開放透明、內容共享的標準化信息平臺,使標準體系能代表行業技術的現狀,進而引領行業技術發展,使城市軌道交通標準協同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規模共同位居國際前沿,提高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標準的認知度和話語權及在國際社會的地位。
城市軌道交通標準體系包含了城市軌道交通的基礎共性標準,也包含了城市軌道交通的工程建設、運營、裝備與技術等專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和部分現行國際標準、外國標準,見表2。

表2 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各領域標準統計(截至2020年11月30日)Table 2 Statistical table of standards in various fields of the urban rail transit industry (as of November 30, 2020) 項
城市軌道交通標準體系采用層次結構,上層標準的內容是下層標準內容的共性提升,上層標準制約下層標準,并指導下層標準。第一層將整個標準體系劃分為4大領域,分別是基礎共性、工程建設、運營服務與開發、裝備與技術,第二層按專業或者過程劃分類別,第三層按需劃分子類別,如圖1和圖2所示。根據需要可進一步劃分細分類別。

圖1 城市軌道交通標準體系結構圖Figure 1 System structure of urban rail transit standards

圖2 城市軌道交通標準體系—裝備與技術子體系結構Figure 2 The strueture of the subsystem for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within the system of urban rail transit standards
考慮重點研制:①及時復審修訂現有城市軌道交通基本術語及分類標準;②及時制定城軌專用的標識標志標準;③現有 ISO技術規范可加快轉換為國內標準;④要及時復審修訂 RAMS、EMC、統計評價相關標準,加快將國際標準轉換為國家標準;⑤適當制定更多噪聲、振動、環保等公眾關注的標準;⑥加快已制定的 9項城軌信息技術與信息安全標準的落地實施。
考慮重點研制:①統一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標準的適用制式、規范和整合各類標準適用范圍;②復審修訂設計總體相關標準;③適當整合施工質量驗收標準;④適當增加或引入更多項目管理類標準;⑤借鑒高鐵或鐵路的標準,制定和修訂城軌專門標準;⑥加快制定BIM標準。
考慮重點研制:①加快制定智慧運營、智慧乘客服務、智能運維相關標準;②加快制定運行監測、維護維修標準;③加快制定資源開發相關標準。
考慮重點研制:①加快制定智能列車系統、智能信號系統、智能通信系統、智能電源系統、智能基礎設施領域標準;②加快推進采標的國內標準的研制,提高裝備與技術的國際化水平;③加快推進車輛彈簧單元、車輛脫軌檢測裝置、車輛儲能電池、車輛制動系統、受電弓碳滑板、列車通信網絡、功率轉換器、整流器、接觸網等裝備與技術的標準研制與引用;④應加緊研制城軌專用標準,改變參考鐵路行業標準的局面;⑤加快將全自動運行系統國際標準轉換為國家標準,推進已發布團體標準實施;⑥推進市區城軌、市域快軌、城際鐵路“三網融合”系統相關標準的研制,促進互聯互通,提高軌道交通整體運輸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構建城市軌道交通標準體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應當響應國家有關政策要求,積極開展城市軌道交通標準體系研究,加強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企業標準在內的標準體系建設。重點發揮團體標準的重要作用,以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為主體,聯合行業各相關單位不斷完善標準體系,實現引領行業發展,建設交通強國,在國際標準化領域占據更重要地位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