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國貿易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貿易順差3.7萬億元,增加27.4%。在過去的一年中,面對嚴峻復雜的疫情沖擊,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外貿進出口明顯好于預期,外貿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根據各地外貿進出口情況,2020年31省區市外貿進出口規模排行榜上,廣東、江蘇、上海三個外貿大省位列全國前三,7省區市總額進入“萬億梯隊”,外貿強省市粵蘇滬浙進出口規模占全國近六成。值得關注的是,19個地區實現同比正增長,在疫情的影響下逆勢飄紅,多地更是創下進出口規模歷史新高。此外,我國對外開放的腳步不斷加快,中西部地區的出口發揮也很亮眼,安徽、四川、重慶、江西等省出口增速均在10%以上,貴州和云南高達30%以上。
聯合國貿發會議、世界貿易組織相關報告均指出,疫情嚴重擾亂全球經濟,導致2020年國際貿易急劇大幅下滑并一度幾乎崩潰,降幅達到創紀錄水平。2020年全球貨物貿易額同比下降5.6%,這是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貨物貿易的最大同比降幅。而在這樣嚴峻的貿易大環境下,中國外貿發展表現卻超預期。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外貿進出口從2020年6月份起連續7個月實現正增長,2020年,我國貿易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貿易順差3.7萬億元,增加27.4%。全年進出口、出口總值雙雙創歷史新高,國際市場份額也創歷史最好紀錄,成為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縱觀全年外貿形勢,我國一季度急劇下降,二季度攻防轉換,三季度、四季度穩步回升,逐月向好,走出一條令人振奮的“V”形反轉曲線。這是中國外貿綜合競爭力的充分體現,更是國際市場和全球消費者對中國外貿投下的信任票。
總覽各地全年外貿進出口數據可以看出,多地抗住了壓力,實現逆勢飄紅。31省區市中,19個地區同比增幅實現正增長。此外,江蘇、上海、四川、重慶、湖北、山東等地方外貿進出口規模創下歷史新高。尤其是湖北,在2020年疫情的嚴峻沖擊下,進出口總值卻逆勢首次突破4000億元,實現增長8.8%。
新春將至,中關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園先導園內,工作人員正將福字、春聯分送給入園企業。記者從中關村發展集團和北京文投集團獲悉,占地55公頃,總建筑面積80萬平方米的中關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園主園區一期工程今年將啟動建設,為雙創主體提供研發辦公載體及配套產業、商務服務。
作為門頭溝產業轉型升級的“樣板間”,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園先導園已運行一年,共吸引15家企業入駐,為即將開建的中關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園主園區積累了豐富的運營經驗。
與大多數園區項目事先做好設計,“照圖建樓”不同,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園建設采取“按需定制”模式。“在符合總體規劃設計風格的前提下,我們給有意向的客戶提供量身定制服務,需要怎樣的辦公、試驗空間,面積、層高、承重等要求我們會盡量滿足。”北京中關村京西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周瑞說。
除了“按需定制”這一模式,先導園內探索出的軟性服務模式也將被復制到主園區。通過梳理企業需求,先導園依托中關村發展集團為入園企業提供空間配套服務、基礎產業服務、增值產業服務等三大類近50項具體服務。園區運營團隊還成為了中關村發展集團“金種子管家服務中心”的首批服務管家,可為入園企業提供空間運營、產業投資、科技金融、科技服務等一站式管家服務和綜合科技服務。
馭勢科技(UISEE)近日宣布完成累計金額超10億元人民幣的新一輪融資,并獲得國開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的戰略注資。這是國開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在自動駕駛領域的首筆投資。
基金相關負責人表示,自動駕駛深度融合了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新基建中的多項核心技術,它的發展不僅有利于加速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更有利于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科技強國。馭勢科技作為北京市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企業,在自動駕駛軟硬件核心技術方面有明顯優勢,在機場、園區、公交、RoboTaxi等多場景的落地進程迅速。“在產業節奏的逐步加速下,相信馭勢科技將持續發揮對公眾出行和物流領域的產業推動作用,加快制造業提質增效,成為中國領先的自動駕駛標桿企業。”
作為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點任務”的揭榜企業,馭勢科技牽頭展開L4級自動駕駛技術攻關,著力打造更為安全可靠,且支持“全場景、真無人、全天候”落地運營的自動駕駛平臺。2020年,公司核心產品和無人物流行業解決方案分別入選國家人工智能優秀產品、國家人工智能優秀應用解決方案。
疫情以來,馭勢科技以技術助力汽車制造業等實體經濟復工復產,并在無人化趨勢下,取得全場景自動駕駛量產業務的飛速發展,和長安民生物流、一汽物流、巴斯夫(BASF)、東風汽車等行業頭部企業建立了商業合作,實現2020年規模化業務增長。其中,和上汽通用五菱合作的廠區無人物流項目,真無人(去安全員)的實際運營里程已經達到30萬公里,常態化運營的無人駕駛車輛達到百臺規模。
此外,本輪融資還引入了眾多產業投資方,對帶動公司商業化進程具有重大意義。
自2016年2月成立以來,馭勢科技始終懷抱“為各行各業提供AI駕駛服務”的理想,為社會帶來真正有價值的自動駕駛技術、產品和服務。基于新一輪融資,我們將加強“全場景、真無人、全天候”自動駕駛平臺的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界協同推動無人駕駛的大規模商業化進程。
在北京亦莊創新發布2021年度首場發布會上,經開區發布了《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高端產業片區建設工作方案》,并推介首批145條政策,這標志著北京經開區“兩區”建設路線圖正式“出爐”。
這份方案披露,到2023年,經開區將實際利用外資突破20億美元、技術合同成交額年均增速達5%以上、PCT年專利申請量超過2500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500家、四大主導產業實現總產值6000億元。
2020年9月28日,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高端產業片區在經開區掛牌,面積27.83平方公里。根據要求,北京經開區將“重點發展商務服務、國際金融、文化創意、生物技術和大健康等產業,建設科技成果轉換承載地、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和國際高端功能機構集聚區”。作為高精尖產業主陣地,經開區如何圍繞產業這條主線做文章,推動“兩區”建設不折不扣落地?
按照“開放創新、協同對接、場景建設、資源供給、空間保障”的思路,北京經開區首批推出了145條政策。
首批政策中,涉及產業發展政策87條,占比60%。包括出臺支持四大主導產業發展政策45條(新一代信息技術10條、新能源智能汽車6條、生物醫藥和大健康25條、機器人及裝備制造4條)、支持高端服務業發展政策13條、科技文化創意產業政策22條、數字經濟產業政策7條。
“每年將拿出100億元,在重大項目落地、實驗室和創新中心建設、場景應用、技術改造、產業協同等方面,通過引導基金、貸款貼息、獎勵扶持等方式支持高精尖產業發展。”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