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媚英
12月30日,廣東迎來2020年入冬以來最強寒流。雖然寒風陣陣,但坐落于佛山市禪城區南莊鎮松林大溝河畔的南莊村羅園水鄉卻是一派熱鬧景象。“零碳生活共創營2020”結營儀式在此隆重舉辦,來自東鄱小學、東鵬控股、佛山創意產業園、河畔社區、羅南生態園、南莊鎮在校大學生協會等多位“營員”代表以及50多位東鄱小學學生、家長共同參加結營活動。
“零碳生活共創營”是在佛山市生態環境局禪城分局的指導下,由綠行者同盟提出設想并組織實施,以促進禪城區低碳發展為主題的聯合行動。該行動計劃分批組織多元主體代表以“同學關系”加入共創營,結合各自屬性和自身實際,打造“低碳建設、低碳技術、低碳材料、低碳產品、低碳交通、低碳辦公、低碳生活、低碳校園”等不同形態的實踐場景,通過零碳代言、共學工作坊、鄉建學堂、參訪游學等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對外傳輸低碳實踐經驗,并向廣大市民宣傳低碳發展理念,共同營造低碳發展氛圍。
早謀劃、早啟動
探路低碳示范區建設
禪城是佛山的中心城區,也是傳統的工業基地。伴隨著產業轉型升級的深入推進,禪城堅定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在推動傳統產業更新迭代的同時,加大環保治理力度,力促生態平衡,有效確保了經濟社會的平穩發展。
早在2010年,禪城就完成了國內首份城市綜合性低碳發展研究報告——《禪城區低碳發展戰略基礎研究報告》,率先探路低碳化轉型。2011年,禪城區成功獲批低碳試點區,成為廣東省首批8個試點縣、區當中唯一的珠三角城市中心城區。隨后,禪城制定了《禪城區開展廣東省低碳區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低碳建設目標、主要路徑和重點工程,并聯合中山大學開展禪城區低碳發展潛力及規劃研究,編制《佛山市禪城區低碳發展規劃(2013—2020)》,提出禪城低碳發展的策略建議和規劃方案。自此禪城全面啟動低碳試點區建設,積極探索低碳發展新機制、新模式,為全省乃至全國的非資源型城市低碳轉型提供經驗和借鑒。
2019年,廣東省委、省政府關于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支持佛山禪城低碳發展示范區建設”,為佛山市生態環境局禪城分局積極推進全區綠色低碳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和明確的航向。
在“零碳生活共創營2020”結營儀式上,佛山市生態環境局禪城分局總工程師何錦英表示,低碳發展是在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背景下,禪城占據競爭優勢所依仗的特色之一。在佛山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佛山市生態環境局禪城分局繼往開來,深耕細作,務實推進,堅定打好生態文明建設持久戰。以綠色低碳為標尺,引領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結合禪城特點,攜手多元主體做強低碳品牌,為全省、全市生態環保工作增光添彩。
巧借力、結同盟
調動多元主體參與
2012年,禪城區啟動廣東省低碳試點建設。同年,由政府引導、民間發起組建的佛山首個低碳類公益機構“綠行者同盟”也正式成立。
作為“零碳生活共創營”行動計劃的策劃實施單位,綠行者同盟從2020年7月份開始,組織專家及媒體采訪團深入各單位進行調研,積極邀約加入共創計劃并提供公益輔助。綠行者同盟聯合多位發起“營員”在過去一年來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諸多不便,在羅園水鄉、東鄱小學、佛山創意產業園等地開展了系列低碳宣教活動、參訪和論壇等,傳遞禪城的低碳發展愿景,讓更多的市民、上班族和學生學習了解低碳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的異同,共同接受低碳生活的熏陶。
在介紹上述行動的收獲時,綠行者同盟副秘書長招苑雯表示,低碳發展與可持續、綠色發展密切相關,對每一個人的生活都具有重要影響,尤其對下一代意義更加重大。綠行者綠盟非常注重發揮不同組織、不同業態之間的聯結作用,“零碳生活共創營”這項行動側重于構建價值生態鏈,聯合成熟的村委會、活躍于不同領域的社會組織、充滿志愿精神的志愿者、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等多方合作形成合力,著重突出多元主體參與的特點,為禪城創建低碳示范區奠定更廣泛的群眾基礎。
多元主體的參與是低碳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并將“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作為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的重要舉措,多元協同推進環境整治,反映了我國環境治理體系的建設發展趨向。“零碳生活共創營”正是佛山市生態環境局禪城分局發揮本土低碳組織力量,聯合多元主體,協同推進禪城低碳示范區建設工作的一個縮影。
多領域、多形式
低碳實踐成果豐碩
活動現場,8位營員代表通過閃電發言環節,分享各自單位的低碳實踐經驗,為與會者生動地描繪了不同的低碳場景。
南莊村多年來以生態振興為目標的環境重塑,對全村約800畝魚塘統一加強規范化管理,按照公園式、花園式的形態發展生態觀光農業,提升附加值;對村民自留地以及村小組之間的插花地進行統一管理,確保美麗鄉村環境不留衛生死角;對全村內河涌兩岸環境進行治理提升,既要水清,也要實現岸美;建立專門的管養隊伍,包括對日常巡查、河涌清理、設施維護等,為鄉村可持續發展書寫了新篇章。
東鄱小學自2014年起便把低碳環保理念,融入到學生的實踐課程中,通過開展自制酵素、自制再生紙、粉筆再造等活動,幫助學生形成獨立的低碳環保觀。學校生動有趣的實踐課程,深受學子歡迎,也收獲了不少教育同行的認可,低碳環保種子,正在東鄱小學學生心中“開花結果”。
廣東東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把“綠色發展”納入企業核心戰略內容當中。在生產優化上,從生產工藝創新、低碳產品研發、生產能源綠色化各方面,打造低碳綠色的供應全鏈條;在企業管理上,鋪設低碳標識、嚴格低碳管理、倡導低碳行動,為佛山陶瓷產業提供了一個綠色產業范本。2020年8月,由東鵬生產的陶瓷磚(吸水率E≤0.5%)獲得了建材行業首批“中國綠色產品認證證書”。
羅南生態園極力倡導“少肥少藥”措施,充分利用物理措施改進病蟲害的防治,并通過科學優化方式對園區植物樹種進行規劃設計,優選適宜本地且固碳效率高的品種種植。在養護方面,將傳統的澆灌方式改為更節能的微噴、滴灌等方式,在保證植物成活率的基礎上,減少水資源的消耗;在宣教方面,基于低碳農業的真實場景,定期開展親子采摘體驗活動,有效的傳播了低碳農業對食品安全的促進作用。
……
“零碳生活共創營”計劃連續實施三年,發展不少于50個“營員”,覆蓋全區,通過組織專家、一線實踐者及媒體人等形成“低碳導師協作團”,鼓勵并輔助入選“營員”扎實自身低碳實踐基礎的同時,為全區的低碳示范區建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