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娟 徐藝峰 汪明宇
摘 要: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使得專利成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可或缺的戰略資源,企業的專利保護、運營和管理能力關乎其生存與發展。專利管家服務能有效提高專利管理工作水平, 促進企業創新發展。本文結合專利管家服務的實際情況,對專利管家提出了擴大托管對象,拓展托管內容,提高服務能力,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加強信息管理,開展宣傳培訓與服務考核等建議。
關鍵詞:專利管家;服務模式;建議
自2008年6月國務院發布《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以來,全社會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大大增強,尤其是我國的大型企業,在激烈的世界貿易競爭中已經深刻體會到專利的重要性,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用于專利研發和運營。當前我國企業的專利發展現狀并不樂觀,專利整體保護意識和管理水平較低,尤其是中小企業,由于資金少、規模小、專業人員缺乏,導致專利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專利管理功能微弱。鑒于此,專利管家服務應運而生。
一、專利托管的概念和意義
(一)專利管家的概念
專利管家是指將專利權人對專利管理的需求與專利服務機構專業化的服務相結合, 在嚴格保守專利權人商業秘密的前提下, 專利權人委托服務機構管理專利相關事務的服務模式。專利管家分為完全式專利管家和部分式專利管家。完全式專利管家是指專利服務機構充當的是企業知識產權部門的角色,從技術研發的探索、預研、試制、生產到銷售各環節介入專利服務,把專利服務貫穿到專利管理的全流程;承擔專利權人所有涉及專利的職責。部分式專利管家是專利服務機構充當專利“智囊團”的角色,主要負責為專利權人辦理包含專利保護、管理以及運營等某一領域的具體事務。
(二)專利管家的意義
專利管家的目的在于激發企業的專利意識、創新意識,引導越來越多的企業把生存發展和參與競爭的長遠目光投向掌握核心專利,實現多方共贏:政府有效推動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專利工作,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企業有效推動知識產權工作, 提升企業創新力與競爭力, 促進企業創新發展;中介機構拓展了業務范圍,實現服務機構與企業合作共贏。
二、專利管家服務內容
專利管家服務機構可以根據企業需求,更充分有效的為企業專利管理、實施、保護及商品化提供全方面服務,促進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實施,服務范圍主要包括:
(1)提供專利申請代理服務。包括提供專利創意分析評估服務;提供同族專利創意檢索服務;提供問題解決路徑與專利研發方向策劃建議;按其專利亮點編制技術方案;編制專利申報所需的各類法律文件等。
(2)專利日常管控服務。包括策劃設計專利日常管理制度和相關管理流程;對企業已擁有的專利提供全程繳費服務,使其保持有效狀態;幫助專利權人分析專利權的有效性和有效保護范圍;幫助專利權人定期進行專利法律狀態檢索和穩定性調查;
(3)專利保護策劃設計,專利權人開發產品時,規避踩雷風險,提出迂回設計和交叉實施許可建議;依據專利權人提供的線索和要求,對可能發生的專利侵權情況提供預警分析報告;設計專利攻防策略,排查專利實施風險,排除專利實施障礙;設計專利執行責任保險方案;協助專利權人進行專利產品市場盈利預期分析。
(4)專利運營,包括專利收購、托管、專利實施許可、專利交易、質押融資、股權投資、專利權利整合運作等方案設計等。
(5)專利布局策劃,依據客戶企業銷售收入貢獻率較大核心產品構成、分析其核心產品專利技術因素、技術路徑和支撐產品的關鍵技術亮點,結合市場銷售、原材料采購、生產組織、以及經營、稅務等因素,進行同族專利、研發成本、維權費用、風險規避、授權難易程度比較分析,形成符合客戶需要的專利布局策劃方案。
(6)專利事務的其它服務,在客戶企業資產重組中,提供專利評估作價服務;在企業上市時,對專利資產配合進行法律層面的評估認定;在企業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中,提供專利服務支撐;在企業投資注冊新公司時,提供有關專利投資的咨詢服務;其它有關企業專利訴訟方面的法律服務。
三、對完善專利管家服務模式的建議
(一)拓展專利管家服務對象
專利管家服務對象主要以中小微企業為主,建議拓展到規上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密集型企業等重點企業擁有的專利,使專利管家服務對象覆蓋面進一步擴大,促進全社會專利工作全面推進。
(二)擴大專利管家服務內容
充分專利服務機構專業化作用,在為企業提供專利代理、權利維護、咨詢服務等基礎服務的同時,豐富專利管家服務業務,包括專利戰略規劃、專利矩陣梳理、專利價值評估、專利許可及轉讓營銷、專利投資談判、專利融資策劃以及專利維權和風控的整體實施等;完善專利管家服務內容。同時重點關注專利布局、專利導航、專利價值評估、專利轉移等專業性工作。
(三)發揮企業專利管理的主體作用
充分協同各方資源,包括政府部門、金融機構、重點企業、配套服務機構等,形成合力。將專利管家服務與專利聯盟工作結合,支持重點產業、重點企業方面發展在專利管家的基礎上聯合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和中介機構等資源要素組建專利聯盟。實現專利管家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形成由企業從把專利管理工作交出去到把專利管理工作拿回來的轉變。
(四)加強專利管家信息管理
建立完善專利管家信息管理系統,利用信息系統及時記錄和更新專利數據,對專利數據的統計和分析,實現專利年費繳納提醒和法律狀態異常預警,降低專利托管風險。結合本地區重點產業,建立重點產業專利數據庫,戰略新興產業專利數據庫等,為產業發展提供專利信息支持。
(五)開展專利管家宣傳培訓與服務考核
組織開展專利管家宣傳培訓,重點面向企業管理人員、項目負責人開展專利管家服務知識培訓,讓企業充分了解專利管家的作用。建立服務機構考核機制, 由企業對服務機構評分, 分析管家工作效果,持續改進專利管家服務模式。
參考文獻:
[1]黃玉.對專利托管工作模式的建議[J].科技風,2019(13):242.
[2]林香香,唐崛,賈引獅.廣西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托管服務若干問題思考[J].法制與經濟,2015(07):82-83.
[3]劉明江.知識產權托管研究[J].河南科技,2016(14):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