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曉克
摘 要: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利用這短短的四十年實現了經濟的飛速發展,同時也達到了在國際減貧領域都領先的減貧成就。自1981年開始,中國的脫貧人數一直穩居世界第一。我國的經濟快速增長使貧困人口大規模的減少,不僅使我國的整體人口經濟都進行了提升,而且也為國際減貧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本文對國際減貧和中國扶貧經驗研討和分析。
關鍵詞:國際減貧;中國扶貧;經驗
中國的經濟社會進入轉型階段是全球經濟發展領域最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在國際減貧領域中,中國的扶貧走在世界的前沿。迄今為止,中國的脫貧率仍舊具有較高的數值。在中國的扶貧道路上,不同時期中國所制定的不同政策機制都具有一定的連續性。因此,中國的貧困人口大規模的減少也構成了中國發展的經濟改革核心。
一、中國的扶貧歷程
在中國經濟迅猛發展的四十年里,中國的扶貧政策落實到實處,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具有重大的推動作用。中國的經濟在這四十年里飛速上升,增長速度達到年均9.5%,GDP人均已經從開始的156美元增長到了9770美元,如此飛快的增長速度使得整個國際社會都對中國的發展矚目。同時在世界經濟中中國經濟的份額已經增長到了16%。在國際經濟社會中,備受矚目的中國經濟發展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經濟的增長,另一個是中國貧困人口的大幅度減少。由于在中國的人口最多,貧困的發生率較高。因此,中國想要發展經濟一定要首先扶貧,使中國的貧困發生率降低。1981年中國的貧困人口依照全球貧困發生率進行估算已經達到了8.78億,在世界貧困人口占據較大比重。但是在中國的經濟發展政策和扶貧政策出臺后,中國的貧困率年年保持下降趨勢,到現今,2021年中國已經做到了在世界上更加卓越的成就,中國已經做到了消除絕對貧困[1]。
到2021年,中國扶貧政策已經達到了完善的地步,脫貧的人口已經達到了可觀的數目。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鄉鎮和建制村都進行了建設和發展。在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明確的制定脫貧任務目標,并已經落實到實處。中國改革以來,中國的扶貧政策已經使中國在國際減貧領域中實現千年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第一大發展中國家,這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二、國際減貧中中國扶貧的經驗分享
中國的扶貧經驗對于國際減貧領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現代中國的扶貧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減貧作為治國理政的首要目標、貼合國情全面脫貧、集合各方力量等。而在1978年之前,中國的減貧重要以饑餓性貧困和多維貧困作為主要的脫貧內容。這兩方面貧困的緩解對于可持續減貧有著重大的意義和作用。自2014年以來,中國扶貧經驗的分享在國際減貧領域中占據的炙手可熱的地位。由于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貧困的變化匯集了各種市場的經濟改革和社會的經濟轉型內容,對于國家的經濟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影響[2]。
在國際減貧領域中國的扶貧經驗是更加豐富且高效的。在改革開放至今,各方面的扶貧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這么久的脫貧攻堅中,中國在扶貧方面作出的成就使得國際社會都紛紛側目。在此基礎上,中國開放態度積極地與國際減貧領域分享扶貧經驗,不僅體現了中國的大國風度同時也是中國國家軟實力的展現。中國扶貧積累的經驗對于國際減貧領域不僅推動了世界減貧的發展,并且也推動了世界的經濟發展。在國際減貧領域中,中國出臺的脫貧政策和方法具有極其突出的高效性和好處。世界銀行行長曾表示,中國脫貧政策減少了8億人口的問題,是一個歷史性的成就,世界應該借鑒中國的扶貧經驗,對世界減貧作出的巨大貢獻也是不可忽視的。
國際減貧在兩個方面著手,一個是二戰以后所產生的發展中國家理論,另一個則是發展中國家分化成為兩個群體,這兩個群體都具有發展性。直到二十一世紀,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減貧成績進行了關注和重視。中國的發展得到了很多國家的援助。因此,國際的援助共同體也希望得到中國經濟與脫貧的關系。客觀的歷史性地去使得中國的脫貧經驗去呈現在國際減貧中,不僅對中國經驗的總結和對其他國家的脫貧發展都具有重大的借鑒意義和學習意義。
在1978年之后的發展中,中國的扶貧經驗成為在國際減貧領域分享的重要經驗內容。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矚目。這樣的歷史進程使得中國的脫貧人口穩步上升。也使得中國的脫貧經驗較為先進和高效。中國大規模的脫貧,主要是進行了可持續的經濟發展和長期的經濟增長,這對于脫貧來說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同時經濟社會的轉型也是扶貧的一大重要組成部分。最重要的脫貧對象就是農民,由于經濟的發展戰略導致很多的農民無法從農村走向城鎮,社會的轉型一拖再拖,沒有完善的轉型條件,這對于扶貧工作也是難上加難,更別說大規模的減貧。因此,要想做到大規模的減貧就要做好長期工作的準備,扶貧是一個長期的政策,任重而道遠。但是我國目前已經做到了消除絕對貧困,這對于脫貧來講已經邁出了最重要的一大步。因此,減貧機制的有效性和長期性是我國扶貧的重要經驗,對國際減貧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
三、國際減貧和中國扶貧經驗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由“一帶一路”進行的國際合作,在國際上,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借鑒和學習中國的扶貧經驗,同時中國也采取了很多的政策來加強對國際減貧領域的聯系。在對于世界的經濟發展上,中國不僅提供了脫貧與經濟發展的內在聯系而且也展示了中國的軟實力。在扶貧上,中國可以作為當之無愧的扶貧第一大國。中國的扶貧正在邁向嶄新的未來,面對全球的貧困人口,不僅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跨越。這將是中國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和發展成就[3]]。
四、總結
在2022這個新的一年里,中國的扶貧仍舊在繼續,在國際減貧領域中,中國仍舊有著重要的一席之地。世界的減貧仍舊在借鑒中國的先進經驗。在經歷了那么多的艱難過程后,中國已經取得了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在原定計劃中提前十年完成了這個偉大的目標。這份重要的扶貧經驗在國際減貧中有著重大的意義和作用。
參考文獻:
[1]君文.中國扶貧經驗成為國際減貧事業的有益借鑒[J].老同志之友:下半月,2019(11):18-18.
[2]中國以開放態度與世界共享扶貧減貧經驗——2018中國扶貧國際論壇在北京舉行[J].領導科學論壇,2018,000(012):P.98-98
[3]李小云,季嵐嵐. 國際減貧視角下的中國扶貧——貧困治理的相關經驗[J]. 國外社會科學,2020(6):4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