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
摘 要:審計整改是審計工作的“后半篇文章”。做好審計整改工作,要提高重視程度、強化措施手段、加大問責力度、形成工作合力。
關鍵詞:審計整改;效能;提高
《“十四五”國家審計工作發展規劃》從做實審計監督后半篇文章出發,對審計整改工作作出了部署,進一步做好審計整改工作,推動建立健全審計查出問題整改長效機制,是今后審計工作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審計整改是審計監督的重要環節
審計整改是審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審計單位針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和提出的審計建議,糾正錯誤、改進提高、提高管理的行為。
(一)審計整改是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的重要保障。
審計工作是促進國家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而審計的目的不僅是發現和揭露問題,更重要的是促進問題的有效整改和解決。審計整改是審計監督的“后半篇文章”,只有打通這“最后一公里”,才能確保審計工作目標的最終實現、審計發現的問題得到徹底解決,才能充分發揮審計監督的重要作用。
(二)審計整改是促進政府部門高質量履職盡責的重要抓手。
審計整改工作在保障國家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推動深化改革、促進依法治國、推進廉政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建立完善審計整改落實機制,可以促進被審計單位堵塞漏洞、完善制度、防范風險,可以有效促進相關部門對涉及體制機制性的問題,建章立制、完善法律法規,加大源頭治理,服務好地方政府決策,提高黨委、政府的公信力。
(三)審計整改是推動審計高質量發展的現實要求。
審計整改只有提出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審計建議,才能讓被審計單位心服口服。因此,審計人員只有嚴把審計質量關,嚴謹細致,使查出的問題事實清楚、定性準確、引用法規恰當,每一個審計建議都切實可行,才能夯實審計整改工作基礎。而審計部門只有堅持系統思維,健全機制、強化協同,才能提升審計整改效能。
二、審計整改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盡管近年來審計機關強化審計整改,但審計整改仍是整個審計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審計整改的效果有待提高。
一是對審計整改工作認識不深刻。部分審計部門和審計人員對整改工作重視程度不高,未將審計整改看作審計工作的重要內容,落實、督促審計整改的態度不積極,分析問題原因不夠深入,提出的整改建議對彌補政策漏洞的可操作性強、有針對性不強,被審計單位難以落實。部分被審計單位有抵觸情緒,沒能沒能把審計整改作為堵塞漏洞、提高管理的重要途徑,對審計整改敷衍應付。
二是整改工作不到位。一些審計機關對審計發現的屢審屢犯的問題缺乏相應的處理手段,審計任務繁重與審計力量不足的矛盾突出,尚未形成有效的問責機制,沒有形成有效的紀檢監察、財政、組織等多部門聯動機制,有些問題由于歷史遺留時間較長、體制機制制度不健全和財力不足等原因,打太極、踢皮球的現象時有發生,落實審計建議時遇到阻力。一些被審計單位避重就輕,對涉及自身利益的問題消極整改,蒙混過關,審計整改成效不明顯。
三是屢審屢犯。由于對審計整改不力的懲戒查處力度不夠,加之被審計單位領導重視不夠,導致個別被審計單位頂風作案,對審計整改要求置之不理,對審計發現問題屢審屢犯,這次審計發現的問題整改了,下次審計這個問題繼續存在,形成惡性循環,損害了審計的權威性,嚴重影響了審計作為保障國家經濟社會健康運行的“免疫系統”功能的有效發揮。
三、進一步開展審計整改工作的建議
要進一步構建審計整改工作的長效機制,推動審計整改效果轉化為治理效能。
(一)提高對審計整改工作的重視程度。
審計機關要提高政治站位,準確把握新任務、新要求,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強化責任擔當,自覺把審計整改作為審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審計整改在促進政策落實、規范制度執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確保各級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和工作安排落實落地、見實見效。審計人員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切實轉變觀念和思維方式,不斷提高自身能力,精于專業,從嚴從實提高審計質量,促進審計對象口服心服,增強對國家審計的信任度,為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加快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強化審計整改工作的措施和手段。
審計機關要創新工作方法,壓實督促檢查責任,建立問題清單和工作臺賬,緊盯不放、查深查透,提升審計成果層次。進一步夯實整改主體責任,明確整改要求和整改時限,建立動態管理機制,全面跟蹤整改,提升整改實效。堅持監督與服務并重,加強指導,積極溝通,深入分析找準“病根”,開出“藥方”,推動建章立制、規范管理。加大審計整改公開力度,通過網絡、報紙等媒體對審計結果和整改情況進行公告,接受社會輿論的監督。適時開展回頭看、再審計,重點監督整改措施落實情況,促進審計監督的免疫功能切實得到發揮。
(三)加大審計整改問責力度。
充分發揮黨委、政府在審計整改問責工作中的主體作用,把審計監督和追責、問責結合起來,嚴肅問責,對規定時限內整改不到位的,對明知故犯、屢審屢犯的,要加大責任追究,探索建立約談機制,堅決堵塞漏洞,違規必究,嚴格查處。促使審計發現問題得到及時有效整改。將審計整改落實情況納入各單位和領導干部年度績效考核體系,并與干部的選拔任用監督管理相結合,作為任免及選拔的重要參考依據,確保整改取得實效。
(四)形成審計整改工作合力。
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工作聯動,推動審計監督與紀檢監察監督、巡視巡察監督、人大監督、財政監督、組織監督、司法監督等的貫通融合,建立起黨委總攬,人大監督、政府督辦,主管部門督導,紀檢監察機關問責,審計機關跟蹤,組織、人事、財政、國資等相關部門密切協作的審計整改工作機制。注重排查和梳理共性問題,找準體制機制癥結,在深化改革中通盤考慮,共同推動重點改革事項落實,完善制度機制,形成審計整改合力,最大程度發揮審計監督效能。
參考文獻:
[1]季慶 郭森華.做好審計項目“后半篇文章”須從四個方面發力[J].理財. 2018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