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騰飛
摘 要: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程教學中,這是近幾年來專業課程發展的必要組成部分,而八一文化正是思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為高職院校動畫專業的《動畫創作》課程可以以“八一精神”為創作的土壤,把江西紅色基因傳承落實到課程教學過程中來,讓師生們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感受八一精神的獨特魅力。
關鍵詞:八一文化;動畫角色;創作教學
1933年6月,中共中央、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向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建議,以南昌起義日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八一精神是以堅定信念、聽黨指揮、為民奮斗、百折不撓、敢為人先、勇于創新為主要內涵。
《動畫創作》是一門綜合專業核心課程,是用各種動畫制作軟件或者繪制手法,基于一個精美的故事腳本出發,圍繞幾個核心的動畫角色,沿著一條或者多條故事線索進行場景設計、分鏡頭合成的作品,讓觀眾在享受視聽語言的過程中,能得到藝術上的感染,從課程本質上來說,動畫是藝術作品實現的一種表現形式而已,在以往的《動畫創作》的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讓學生自己編寫一個生活類的故事,沒有目的性和方向性的創作,但對于高職學生來說,他們缺乏默畫的創作能力和預判創作成果的實用性。此時,作為高職教師更應該以目的導向為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以八一文化主題為思維導向,設計動畫創作課程的創作案例,讓學生直接在結果導向的過程中得到鍛煉。
教師設計好以八一文化為背景的故事腳本,精選出5個八一精神領袖人物代表(周恩來、賀龍、朱德、劉伯承、葉挺)為原型進行演繹設計,帶著創作的目的來設計角色,從角色的造型上入手,慢慢地產生崇敬之情,點燃內心的擔當感和使命感。
一、動畫創作前的劇本分析和資料梳理
教師要讓學生在制作八一項目之前收集5個八一精神領袖人物的歷史影像資料或者文字紀實資料,對人物角色進行細致地分析,了解角色外在的不同特征和內在性格的聯系和差異,重視領袖人物的衣物外在細節的觀察和日常積累人物素材的資料,創作出符合角色性格、身份、年齡等特征的形象,賦予角色持久的生命力與感染力。
八一領袖人物角色設計可以從如下幾方面進行分析和梳理:
一是受眾群體分析,周恩來、賀龍、朱德、劉伯承、葉挺等5個角色要讓現代社會群體看了之后,既是他們原有記憶中的人物,又有新鮮的創新點,符合當今大眾的審美,又不失八一人物的正氣精神。只有這樣才能拉近角色與觀眾的距離,才能讓社會各個年齡群體喜愛,從而達到思政教育傳承的意義。
二是角色性格分析,雖然周恩來、賀龍、朱德、劉伯承、葉挺等5個角色都是八一起義的領袖人物,但是他們各自的性格特征和負責八一起義的分工不同,除了自身體型外貌、服飾道具等表象特征之外,角色的表情神態、動作體態都是塑造角色形象的構成要素,只有全面的把握角色特點,找準定位,才能完美地再現角色的每個小細節。
三是素材資料的梳理。教師要讓學生們走訪八一起義紀念館和八一廣場,八一文化為主題的歷史革命根據地,八一起義紀念雕像和展覽的歷史遺物等等,親身認真觀察八一人物的遺留痕跡,細致地挖掘八一文化,將生活中常見的八一符號,紀錄下來,可以是一個字,一個標志或者一群雕像等等,角色創作來自對周圍事物的感知,包括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為造型設計準備素材資料。
二、動畫角色造型的創作方法
1.簡化提煉法。簡化提煉法是通過將復雜的形象簡化概括,提煉為方形、圓形、三角形等幾何形體,再將細節強調,局部放大或縮小,塑造一個簡潔、特點突出的動畫形象,八一文化人物記載的人物原型大多是照相的圖像資料,造型比較復雜難以塑造為角色,這就需要簡化。根據八一領導人物的歷史影像進行概括臉型,周恩來概括為目字形,展現他的頭身比例較高,但是身材較為廋,賀龍概括為由字形,比較符合將軍魁梧的身材形象,性格較為豪爽,劉伯承概括為目字形,展現的是書生形象的氣質,葉挺概括為甲字形,表現聰明硬氣的人物形象,朱德概括為口字形,展現人物形象開朗直爽的人物性格。這五個人物形象的創作風格都統一為簡化的寫實化的卡通風格,技法步驟為:第一步,首先將參考對象提煉為字體形狀,分別為目、由、由、甲、口等基本幾何形狀。第二步:提煉出簡化對象的主要特征,用簡潔的幾何形狀進行組合概括,周恩來的形象主要特征是五官比例端正,眉毛硬質挺拔,眼睛較大,形象氣質挺拔。第三步,整理簡化形象,找到最突出的關鍵特征,進行提煉、加工。第四步,整理設計稿子,簡化流暢的線條,不要有斷斷續續的小線條,強調整體的卡通風格,這是一組人物形象,表現出寫實卡通風格的統一性。
2.原型演繹法。原型演繹法是對原型對象的分析和理解,按照自然形象的比例、結構的標準,以演繹的表現方法,設計出對象富有魅力的造型來,教師講解一組八一角色造型時候,就可以運用原型演繹法,就是觀察很多歷史資料影像進行對人物原型進行總結歸納再加入自己的設計,這就是原型演繹法的作用,學生在設計過程中,逐漸掌握了觀察分析人物素材的方法,如果資料素材不充分理想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扮演八一人物的形象,讓學生親身感受人物的動作和神態,讓學生更能有想象發揮的空間,在進行演繹法創作時,一是注重學生們的造型基礎訓練,平時在課外多畫,二是概括所要表現的頭身比例和動態特征,畢竟八一人物的動作光靠歷史原型,是很難完整保存下來的,只有一部分,或者以小部分,這就需要創作者對整體部分有個把握設計能力。
3.夸張變形法。夸張是角色造型的精髓所在,包含了身材比例的夸張和角色動作、神情的夸張。當要表現朱德將軍騎馬的動作時,要把人物的動態線設計為前傾曲線,拔高人物騎馬的威嚴感和沖鋒在前的氣勢感,葉挺拿著手槍沖到前面的動作,要強調神情的拼搏感,牙關咬緊,眼睛瞪著大大的緊張感,這些繪制的小細節都是夸張的運用,在葉挺手槍的底部加了一些小紅色絲帶,也是增強角色的愛國之心,這是道具的夸張,夸張是要把握一定度的,對于這種八一文化角色,要適度的夸張細節,不能過度夸張扭曲。
三、動畫角色動態的表現技法
在繪制八一角色動態時,教師要讓學生在掌握人物自然運動的規律之后,再繪制動態,用角色扮演法,讓學生模仿想象設計八一角色的動態姿勢,學生們才能找準動態關鍵轉折點,再把握人體關節與平衡感的同時,并進行自由設計。繪制的步驟:一是確定角色的動態線,二是畫出造型的大致結構,用幾何形體概括,三是細化細節,用簡潔的線條概括,該刪除的刪除,該增加的適當增加一些道具,周恩來胸前口袋插一支鋼筆,劉伯承的眼鏡框,增加一些小的裝飾品看上去更加有親和力,增加一些小的紅星圖案或者黨徽的標志等扽給,這些都能更好的凸顯角色的性格。另外,在八一角色的行為動態上,可以加入夸張的動態細節來展現,周恩來握緊拳頭向上舉,增加人物角色的頑強抗敵的決心,賀龍緊閉雙眼,雙手放在胸前的動態,展現出默默起到武裝八一起義勝利的心情,這些都是細節的表現技法。
四、動畫角色造型色彩設定
在繪制好了角色線稿之后,再給八一角色定大色了,對比多個歷史影像之后,采用藍色的中調子是比較適合的,在服飾的臂膀部位綁好白色的帶子,在胸口戴著紅布條,以便區別敵我,紅色布帶采用高調子,角色的皮膚色為低調子,這樣在色彩中就有了高、中、低調。藍與紅的冷暖對比,角色設定有了生命力,給人一種鼓舞的力量。創作的步驟:一是用電腦繪制進行平鋪藍色,角色的底色是統一的灰藍色,二是繪制臉部和身體部位的明暗轉折線,上好亮調子和暗調子,三是刻畫小道具的色彩立體感,讓整組八一角色的色彩風格是溫潤的調子。
參考文獻:
[1]楊海貴.南昌起義與地方紅色文化研究——基于“八一精神與紅色文化研究”專欄現狀及影響力的分析[J].地方文化研究,2020;
[2]舒醒.黨史文化視閾下八一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J].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學報,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