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大代表們的一次次逆行擔當,一次次調研走訪,一次次問計于民,振奮著新時代的精氣神。他們用腳步丈量民生,用熱情肩負起職責使命,這是風雨無阻向前進的奮發姿態,這是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奮斗豪情!
2021年,“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十四五”時期的開局之年、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華誕……又一個新的歷史時刻,又一個關鍵的時間節點。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上,代表們聚焦全省改革發展重點和目標任務,提交了一件件高質量的議案建議,為新發展階段建諍言、獻良策、出實招。
據了解,為更好地展現代表“為人民發聲、為人民謀幸福”的履職成果,大會議案建議收集工作首次啟用實時動態屏,依托江蘇省人大代表議案建議處理系統技術平臺,對大會議案建議數據實時計算、統計和分析,并利用數據可視化技術,實時更新議案建議動態。
“到代表提出議案截止時間,大會秘書處收到符合議案基本條件的代表議案28 件,其中立法方面23 件,監督方面5件,數量有所增加,質量進一步提高。”一件件議案既是對過去一年全省人民不畏艱險、銳意進取的深刻總結,也是對譜寫好“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新篇章的深情寄望。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的“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中,首先就提到了“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必須堅持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成為實現“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需要找準的首個著力點和突破口;2021 年重點做好的十個方面工作中,第一個便是“著力強化科技創新,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江蘇要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關鍵一招就是要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這不僅是工作報告里提到的目標和任務,也是廣大代表的共同企盼。
“我省擁有全國領先的科教資源,創新優勢明顯,產業實力雄厚,更應在科技自立自強中展現強省擔當,爭創國家實驗室,聚焦創新人才,為實現更多領域的并跑領跑、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更強支撐。”南京農業大學科學研究院院長姜東等11位人大代表共同提出“關于加強工作監督,顯著提升我省科技創新能力的議案”。對照我省目前在科技創新方面的不足之處,他們建議省人大常委會應結合“十四五”規劃綱要,將提升我省科技創新能力建設作為監督工作重點,通過聽取和審議專項報告等方式,重點關注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層次創新領軍人才培養、多元化財政科技金融投入、質效并重的制度環境打造等方面。
如今,數字技術已應用于多種場景,越來越多的人適應著數字化生活,享受著數字化帶來的便利。但在宿遷市公安局四級高級警長楊中云代表看來,由此引發的數據安全問題值得高度關注。“由于監管主體缺位、風險意識和安全意識薄弱、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可靠性較差、法律缺失與滯后等,加劇了數據風險的發生頻率和危害后果。”為此,他與其他9名代表提交相關議案,呼吁加快推進我省大數據安全立法,讓更多人放心共享數字紅利。
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全省各級人大代表積極響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我當代表為人民”的神圣職責。在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同時,代表們也意識到這場疫情警示著人們,要學會總結反思、追根溯源、防微杜漸。
“我省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同時也暴露出在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公共衛生體系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短板。”對于當前及今后傳染病防治工作這一課題,高郵市菱塘回族鄉黨委副書記、鄉長薛元金等11名代表聯名提出“關于盡快制定《江蘇省傳染病防治條例》的議案”,希望在確保立法質量的前提下,全力推進我省傳染病防治領域立法工作,使其成為全省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護身符”。
因為這次疫情,讓灌云縣林桑果技術指導站站長燕素琴代表深刻感受到新時代加強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控至關重要。“《江蘇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控辦法》已實施四年多時間,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保障作用。但由于部分條款已不能適應新形勢下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需要,此外新修訂的森林法對涉及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條款也做了重大修改和進一步健全完善,這都要求我省盡快結合防控工作實際對新時代的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加以規范并提供堅實法治保障。”對此,她與其他9名代表認為應將《江蘇省林業有害生物防疫條例》列入省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計劃,全力推進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地方法規的立法進程。
良好的社會治理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治理怎樣能做得更好?代表們從不同角度著手,為我省走好治理之路出謀劃策。
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更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目前我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方面還存在信用管理泛化和濫用信用、數據資源整合度不高、信用修復救濟機制有待完善等問題。”宿遷市發展改革委一級調研員韓鋒等10名代表一同呼吁盡快出臺《江蘇省社會信用條例》,加快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真正實現“立良法促善治”。
“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強調的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現行的《江蘇省安全生產條例》于2005年頒布施行,2016年雖然進行了修訂,但有些內容已不適應我省安全生產面臨的新形勢。”省公安廳關工委主任王琦等11名代表認為,在當前我省大力推進實施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的背景下,根據省情實際,應盡快修訂《江蘇省安全生產條例》,立法保障全省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不斷提升安全生產治理現代化水平。
以社會團體、基金會和社會服務機構為主體組成的社會組織,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截至2020 年底,我省各級民政部門登記社會組織已近9.8 萬家,數量居全國第一。但在調研中,泗陽縣縣長馬偉代表發現,目前全省各地普遍出現社會組織管理體制機制不暢、部門管理職責不清、執法力量薄弱等現象。為此,他與其他9 名代表共同提出了“關于加快制定《江蘇省社會組織管理條例》的議案”,期望用法治方式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推動我省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

多年來,生態環境治理的話題常談常新。如何進一步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江蘇,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條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水平提高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代表們提出不少高質量的議案。
“建議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地方立法的優先領域,通過立法全面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各項目標任務落地落實。”江蘇波司登制衣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其新等10名代表認為,我省歷來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也取得顯著成效,但為達到生態環境質量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亟需盡快制定《江蘇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為打造美麗中國建設江蘇樣板提供法治保障。
鹽城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黨組副書記倪峰等10 名代表則將目光聚焦于我省自然保護區,提出“關于制定《江蘇省自然保護區條例》的議案”。“制定該條例,是依法加強我省自然保護區保護的重要措施,是保護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促進我省生態文明建設的現實需要,是提升生態環境治理法治化水平、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法規可從立法目的、適用范圍、規劃建設、保護管理、監督檢查及法律責任等方面內容作出規范。”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進一步加強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農村污水治理,著力提升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能力。其中,還將蘇中蘇北地區行政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65%作為2021年的15 類52 件實事之一。”南通市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陶曉東等25 名代表提出“關于建議省人大常委會聽取和審議農村污水綜合治理情況報告的議案”,希冀加大農村污水治理力度,促進農村可持續發展。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需,成為代表議案中始終關注的聚焦點。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這道“必答題”怎么答,關乎國計民生,關乎千家萬戶。南通市委黨校基本理論和黨史黨建教研室主任趙園園等10 名代表提出“關于加快制定《江蘇省就業促進條例》的議案”。在他們看來,面對新要求新情況新問題,面對人民群眾對更穩定就業的期待,我省迫切需要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就業創業工作,制定出具有時代特點、江蘇特色的就業促進法規意義重大。江蘇東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子純等多名代表也建議對已被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政策舉措和工作實踐,進行綜合提煉,加快我省就業立法工作。
近些年,我省一直在探索實施多層次、多元化養老模式與機制。該機制建設運行得如何?有哪些成果?還有哪些不足?能否應對當下老齡社會的變化趨勢?南京晨光東螺波紋管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牛玉華等10名代表認為,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有必要對我省的養老服務體系做一次較為全面的梳理。他們建議省人大常委會聽取和審議省政府關于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情況的專項報告,并開展專題詢問,以此促進養老服務體系的完善與發展。
體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省人大常委會委員、泗陽縣百春錦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周相民等10名代表認為,省人大常委會應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和《江蘇省全民健身條例》貫徹實施情況開展執法檢查,聽取和審議執法檢查報告,充分發揮“法律巡視”利劍作用,從而全面推進我省體育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阜寧縣公安局東風派出所四級高級警長王成女等11 名代表十分關注未成年人的保護工作,建議盡快修改《江蘇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南京國家農創園科創投資集團副總經理劉剛等10 名代表提出“關于建議省人大常委會開展《江蘇省殘疾人保障條例》執法檢查的議案”;常州市婦聯主席、黨組書記董彩鳳等10 名代表呼吁盡快出臺《江蘇省反家庭暴力條例》……百姓最關心的問題,就是人大代表們心中最牽掛的事兒。
擊鼓催征開新局,奮楫揚帆正當時。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議案陸續辦理推進、“落地生根”,代表背后的萬千期待將得到更多回應,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將得到更多支持,老百姓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將得到更多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