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紹勤 鄒永華

基于當前刑事案件的發案特點及刑偵犬訓練實戰新思路,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于2019 年至2020 年連續舉辦了2 期刑偵綜合犬培訓班,采取小班教學(人數不多于8 人),每期為期5 個月,受訓犬以昆明犬為主。該培訓效果明顯,尤以2020 年第2 期更為突出。其中,云南省曲靖市公安局警犬技術大隊警犬訓導員史小為攜昆明犬“中馬塵”在培訓結業后2 個月內,連續參與偵破4 起案件,均發揮了重要作用。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發生一起命案,專案組確定該案犯罪嫌疑人范某某,但其始終不交代丟棄作案工具的詳細地點,由于該案無目擊證人,找不到作案工具難以形成證據鏈,影響訴訟。2020 年11月16 日08 時,曲靖市公安局警犬技術大隊接指令協助搜索作案工具,警犬訓導員史小為指揮警犬“中馬塵”以犯罪嫌疑人范某某的手部氣味作為嗅源,對案發現場附近開展追蹤搜索,警犬追蹤到中心現場南面約600 米的草叢時,表現異常興奮,不斷重嗅,隨即作出示警反應,訓導員扒開草叢,發現一把帶血跡的釘耙。經DNA 鑒定,確認為該案作案工具,該命案告破。
與上述案件同一天下午,宣威市區發生一起搶劫案,由于犯罪嫌疑人戴墨鏡,視頻追蹤和人像識別難以確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及其去向,于是向警犬技術大隊請求協助工作。警犬訓導員史小為指揮警犬“中馬塵”從中心現場開始進行追蹤搜索,警犬經過短暫的搜索后迅速上線,確認了犯罪嫌疑人逃跑足跡,僅20 分鐘,在離中心現場東面約400 米的公園旁草叢對一黑色布包果斷做出示警。經DNA 檢驗,成功鎖定犯罪嫌疑人,案件成功告破。
2020 年11 月17 日,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公安局接群眾報警稱,該縣失蹤多年的李某可能被害。市公安局立即成立專案組,根據線索于當日抓獲了犯罪嫌疑人李某某等人。經審訊,李某某等人供述了2012 年除夕將李某殺害后,拋尸一石洞,后又于2019 年將尸骨轉移拋灑至某懸崖下的犯罪事實,但具體拋尸地點不詳。搜尋被害人的尸骨成為該案成功告破的關鍵。11月22 日,警犬技術大隊按照指令出動刑偵綜合犬進行搜索,警犬“中馬塵”在地勢復雜、搜索難度較大的懸崖中部進行仔細搜索,經過近2 個小時的工作后,警犬對一極其隱蔽的位置做出示警,民警在該處發現一塑料袋,塑料袋內包裹著人的頭骨。經DNA 檢驗,數據與受害人吻合。警犬“中馬塵”搜獲的重要物證為案件偵破奠定了堅實基礎,成功助力命案積案攻堅。
2020 年11月23 日,曲靖市一企業財務室2 個保險柜被盜,內有該企業的重要資料,如果資料遺失將對企業造成巨大損失。曲靖市公安局接警后,指派警犬大隊參與案件偵破工作。經過現場勘查,中心現場已無使用警犬追蹤的條件,只能以中心現場中可疑足跡作為嗅源,在中心現場外圍搜索確認犯罪嫌疑人的逃跑跡線,警犬“中馬塵”通過短暫嗅聞嗅源后,迅速發現犯罪嫌疑人逃跑跡線,上線開始追蹤搜索,1 小時后,警犬“中馬塵”在廠區西側發現可疑痕跡,反應興奮,隨后對草叢做出示警,民警在草叢內發現2 個保險柜,經企業負責人辨認和民警現場確認,2 個保險箱系該企業所有。
對于警犬工作而言,實戰是檢驗訓練最為直接有效的途徑。警犬培訓結業2 個月,連破案件4 起,充分證明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刑偵綜合犬的訓練架構和內容設計符合目前刑事案件偵破的需求。在此,有幾個訓練思路,提出來與同行分享。
以當地各類刑事案件現場為依托,利用大數據分析犯罪嫌疑人作為特點,結合警犬使用的突破口反觀日常訓練的內容設計,制訂符合警犬工作特點且較為合理的訓練計劃,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從實際出發、有據可依、有的放矢。
以往的刑偵犬訓練的周期為一年,涵蓋追蹤、鑒別等科目。目前,昆明基地的刑偵綜合犬訓練周期為5 個月,包括追蹤、鑒別、物證搜索、血跡搜索等科目,將現場中的同一氣味進行關聯,以氣味識別為基礎工作,針對不同場景、不同要求開展不同的工作,氣味識別貫穿工作始終,但不以傳統的實驗室鑒別訓練的思路展開。
刑偵綜合犬的訓練不是模塊的簡單組合,而是將氣味識別的點、線、面進行立體交叉融匯,氣味分別以點、線、面的形式呈現,培養刑偵綜合犬尋找點、連接線、跨越面的能力,同時將追蹤、物證搜索、鑒別等訓練科目建立在系統化的思路之上,培養警犬更為精準的氣味識別的能力。
上述4 起案件中,警犬在不同的使用背景下,基本上都有自主作業的空間,這都源于訓練中能力的立體培養。
規范科學的標準才能更好地引領訓練的開展,在傳統刑偵犬考核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地調整和完善,適當降低對刑偵犬在工作形式上的要求,提高刑偵犬在嗅認嗅源、起點確認以及對跡線物品和干擾物品等氣味識別分化等方面的要求,正確培養訓導員在刑偵綜合犬訓練中的理念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