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廣西交通投資集團南寧高速公路運營有限公司 覃啟明
多年來,武鳴分公司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養護理念,創新實施“分板到人”的養護管理措施,積極引進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成就了品質都南大道,取得了16年無大修的養護成效。

養護人員更換混凝土路面破碎板
G75蘭海高速都南段(以下簡稱“都南高速”)是廣西南北向主要干線公路之一,于2004年9月28日開通運營,至今已服役16年之久。得益于精細化、科學化的養護手段,都南高速當前的各項路用性能指標良好,預防性養護品質示范路建設卓有成效,仍能滿足車流量逐年攀升形勢下的運營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都南高速1894~1944公里路段于2018年、2019年連續2次獲評“廣西高速公路養護管理示范路”稱號,成為廣西唯一一條獲評養護管理示范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高速公路。
都南高速由廣西交通投資集團南寧高速公路運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寧運營公司”)武鳴分公司(以下簡稱“武鳴分公司”)運營管理,自通車運營以來,武鳴分公司始終秉承“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養護管理理念,不斷改進和完善預防性養護手段,努力實現公路全壽命周期養護成本最低、路況最佳的養護目標。
眾所周知,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結構縫較多,地表水沿著結構縫進入路面底極易導致路面損壞。在車量荷載和氣候環境的長期作用下,水泥混凝土面板結構縫的填縫料會逐漸老化及脫粘,進而出現面板破損、唧泥、錯臺和脫空等一系列病害,最終形成破碎板,降低司乘的行車舒適度。
為此,武鳴分公司總結經驗,制定了一系列有關水泥混凝土面板結構縫預防性養護的措施,具體包括:隨時修補破損的填縫料,同時對尚未破損但已經老化的填縫料,以3年為周期進行定期更換,避免因填縫料更換不及時導致的面板損壞,節約養護維修成本;科學選材,選用表干、固化時間短的聚氨酯類常溫施工式填縫材料,以便快速開放交通,確保填縫料固化后的顏色與面板顏色一致,提升路面美觀度;施工中采用不擴縫的新工藝,避免因施工造成的結構縫擴寬。
水泥混凝土路面一旦出現板底脫空,就有大面積斷板的危險。為了盡早發現路面病害,實現快速、無損檢測的目標,武鳴分公司選擇了較為成熟且應用廣泛的貝克曼梁彎沉檢測法。
一般而言,處治混凝土路面板底脫空的常用方法是板底灌漿,即通過注漿管將漿液均勻注入板底,重新讓板底與基層緊密結合,從而形成穩定的支撐?;诖?,武鳴分公司養護站在施工中注重科學試驗和分析,通過研究灌漿后面板彎沉衰減規律,對比分析灌漿量、灌漿前彎沉數據等,為板底灌漿作業提供科學依據,既確保了工程質量,又增強了養護施工的經濟性。2012年以來,都南高速每年的板底灌漿處治面積均在3萬平方米以上,實現了預防性養護的連貫性。
當路面板出現破碎病害后,武鳴分公司除更換新路面板外,還會采取鋪設雙層鋼筋網的方式,增強新澆筑面板的抗折能力,從而延長路面的使用壽命。換板施工過程中,武鳴分公司創新采用圓盤打磨機與磨光機相結合的方式,大幅提高了混凝土面板的平整度,大大改善了行車的舒適性,該措施工藝簡單,實用有效。
2018年、2019年,都南高速連續2次獲評“廣西高速公路養護管理示范路”稱號。
“精管細養,暢安舒美”一直是南寧運營公司所有養護工作者遵循的高速公路養護管理準則。都南高速能實現通車運營16年無大修,與都南養護站的精細化管養密不可分。
都南高速全長126.64公里,單幅達253.28公里,有超15萬塊水泥混凝土板,日常養護管理工作繁重。為科學、高效地完成都南高速的養護任務,武鳴分公司養護技術人員開動腦筋,提出“分板到人”的養護管理措施,將各項養護管理任務細分到人。即為每一塊混凝土板編號,建立板塊“病歷卡”,由責任人對每塊面板的病害發展及維修進行全過程精準跟蹤,同時采取人工重點路況調查及養護巡邏車日常巡查相結合的方式,實現全線路況監控實時化,提高病害處治的精準度。
武鳴分公司高度重視養護管理創新研究,鼓勵員工大膽創新,同時積極引進養護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為品質養護提供技術支撐。
伸縮縫損壞是橋梁運營中的常見病害,也是橋梁養護工作中的棘手問題。傳統異型鋼單縫式伸縮縫更換存在水泥混凝土養生期長、交通管制時間長、安全隱患大、施工工藝復雜等缺點。為此,武鳴分公司養護站在詳細調查后,引進了SSF-300綠色環保伸縮縫系統,并在都南高速1887.33公里處那打水庫大橋左幅南寧臺、1935.72公里處靈泉屯分離式立交橋0#和4#橋臺伸縮縫進行了應用,至今已逾一年,效果良好。據介紹,SSF-300綠色環保伸縮縫系統采用的有機聚合物混合料能夠滿足橋梁“活動關節”的伸縮需求,當車輛通過伸縮縫時,無跳車、噪音較小,且施工時交通管制時間短,安全隱患較小。
隨著交通量的增長、超載車輛的增多、道路使用年限的增加,都南高速的個別路面板塊出現了損害。為了快速修復問題板塊,降低封路管制帶來的交通壓力,為司乘提供暢安舒美的通行環境,武鳴分公司引進快硬早強水泥混凝土修補材料進行路面板損壞維修,該材料強度增長迅速,耐久性良好,施工完成后24~36小時即可通車,大大縮短了養生時間,為同類水泥路面養護提供了借鑒。
他們,是都南高速的鋪路石;他們,是都南高速的守望者;他們,堅持匠心,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用青春和汗水筑就高速夢;他們,引領著一代又一代的養護人逐夢高速,為都南高速揮灑汗水,奉獻青春,不懈奮斗。

干凈整吉、寬闊平坦的都南大道
鏈接:
都南贊歌
有人鐘情于雪山哨所,有人鐘情于三尺講臺,有人卻將他們的青春和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了高速公路養護事業。
正因為有這群養護人,才有平整通暢的路面、美觀堅固的護坡。
他們用埋頭苦干、無怨無悔的奉獻精神詮釋著養護工作者的擔當,在都南高速的每一寸路面上,都曾滴落過他們的汗水。
我們不曾忘記,冰凍災害來臨時,是他們奮不顧身、夜以繼日地戰斗在搶險一線;
我們也不曾忘記,炎炎夏日,是他們不辭辛苦、揮汗如雨地奮戰在搶險塌方路段。
路,是鋪下的碑;碑,是聳立的路,動人的公路情懷如彩虹般絢麗,像山巖般壯美。
正是因為有了千千萬萬的養護人,才有了阡陌縱橫的路網,才有了四通八達的橋梁,才有了這聳立在八桂大地上的豐碑。
都南養護者,你們是高速公路上永遠的守護者!
黃凱是武鳴分公司養護站副站長,也是“鳳娟標桿”養護團隊的一員。多年來,“五加二”“白加黑”已經成為他的工作常態,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養護現場巡查,確認標志牌有沒有倒伏,反光路錐有沒有被刮倒或被車輛碾軋,已完成的工程有沒有保養到位……養護現場的每一個環節,他都事無巨細,仔細檢查,并將發現的問題逐一登記,要求施工單位限期整改。巡查結束后,他又前往施工現場的混凝土澆筑作業區檢查,基坑內瀝青封油層是否夯實,傳力桿和拉桿的安裝是否規范,每一項檢查他都一絲不茍。

周明朗是武鳴分公司的一名橋梁工程師。橋梁養護在公路養護體系中具有特殊性,是公路暢通的“咽喉”。橋梁大多修建于地勢險要的崇山峻嶺或者峽谷河流間,若想給橋梁“問診看病”,沒有實地檢查和一次次近距離的接觸是無法實現的。作為橋梁工程師,周明朗的工作地點經常在野外,夏秋時節,檢測橋梁時免不了遭受各種蚊蟲的叮咬,稍有身體裸露,就會被蚊蟲叮得滿身是包,有時鞋底還會被細長的植物刺穿,刺痛腳底,但他從不叫苦喊累,總是憨厚地笑著說:“越是艱苦,就越要勇往直前!”
黃耀瑩是武鳴分公司的養護技術員,也是“鳳娟標桿”養護團隊的一員。高速公路養護工作強度大、內容繁雜,對女性職工頗具挑戰。但黃耀瑩生性要強,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堅持任何事情要做就做到最好。
炎熱的夏季是養護施工的絕佳時節,為了確保養護施工高效完成,各平行或交叉作業有序開展,黃耀瑩加班加點細化養護任務書和晴雨表,根據養護工期、交維要求及氣候特點,制定養護方案,以搶抓施工進度,嚴控工程成本。
16年無大修,連續2次獲評“廣西高速公路養護管理示范路”……正是有這群養護人的堅守,才成就了都南高速這條品質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