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坤豪 陳木溪 鄭漢藩 林冬生 陳金俊 林樹權



摘? ? 要: ‘花玉女節瓜是以‘甜寶節瓜作母本、‘梅花節瓜作父本配制而成的雜交1代品種,為江心類節瓜。露地栽培種植全生育期春季106 d、秋季91 d;從播種至始收春季70 d、秋季56 d,延續采收期春季36 d、秋季35 d,第1朵雌花著生節位9.5~11.2節,第1個瓜坐瓜節位10.0~11.9節。瓜呈長圓筒形,瓜皮青綠色,無棱溝,花點稍大且數量相對較多、麻點明顯,肉質致密。瓜長22.3~22.6 cm,橫徑6.94~7.18 cm,肉厚1.79~1.87 cm,單瓜質量667.2~704.1 g,單株產量1.84~2.45 kg,667 m?產量3 653~3 919 kg,商品率高,品質優,粗蛋白質量分數0.496%,維生素C質量分數212 mg·kg-1,可溶性固形物質量分數3.0%。田間表現耐熱性、耐寒性、耐澇性和耐旱性強。適合華南地區春秋季栽培。2019年通過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關鍵詞: 節瓜; 新品種; ‘花玉女; 雜交1代
中圖分類號: S642.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673-2871(2021)01-072-04
Breeding of chieh-qua variety ‘Huayunü
CHEN Kunhao1, CHEN Muxi2, ZHENG Hanfan1, LIN Dongsheng2, CHEN Jinjun2, LIN Shuquan2
(1.Guangdong Helinong Agrotechnical Academy CO. LTD, Shantou 515800, Guangdong, China;2. Guangdong Helinong Seeds CO., LTD, Shantou 515800,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The ‘Huayunü Chieh-qua is a new F1 hybrid developed by crossing the ‘Tianbao as female parent and the‘Meihua as male parent, it is belong to Jiangxin type variety. It takes 70 days in spring and 56 days in autumn from sowing to harvesting, the harvest time lasts 36 days in spring and 35 days in autumn. The fruit is cylinder shaped with green skin, flower spots on the surface were slightly larger and the number is relatively more, the pits were obvious. The fruit is 22.3-22.6 cm in length, 6.94-7.18 cm in diameter, and 1.79-1.87 cm in flesh thickness. The average fruit weight is about 667.2-704.1 g, the yield per plant is 1.84-2.45 kg, and the yield is 3 653-3 919 kg per 667 m?. It is suitable for cultivation in spring and autumn in South China with high commodity rate and high quality.
Key words: Chieh-qua; New variety; ‘Huayunü; F1 hybrid
1 育種目標
節瓜(Benincasa hispida Cogn. var. chieh-qua How.)又稱毛瓜, 屬葫蘆科[1]。是廣東和廣西的主要瓜類蔬菜之一,春、夏、秋三季均可栽培[2]。節瓜是廣東省的名優特蔬菜,也是內銷和出口的主要蔬菜之一[3],深受華南地區廣大市民和港澳同胞喜愛,在廣東蔬菜生產、供應及出口創匯上占有較重要的地位[4]。節瓜以果實為食用器官,嫩瓜和老瓜皆可食用,以嫩瓜為佳,是調節夏秋蔬菜淡季的主要品種之一[5]。目前,節瓜逐漸北移,不少大城市郊區都有栽培[6]。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增加節瓜新品種和提高節瓜產量和質量的需求也不斷增強。用雜交優勢育種的方法,選育具有特色、優質、商品外觀好、商品率高的節瓜雜交1代新品種。并進行示范、推廣,對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提質增效、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
2 選育過程
2.1 親本選育及其特征
2.1.1 母本‘甜寶的選育 母本‘甜寶是2003年從廣西引進的綠肉節瓜,后經5代自交分離、定向選育而成的穩定自交系。‘甜寶表現為中早熟,強雌性,瓜呈圓筒形,頭尾勻稱,瓜皮深綠色,無棱溝,瓜肉綠色。甜度高,風味好,品質優。嫩瓜長22.0~24.0 cm,橫徑6.0~6.5 cm,果肉厚度約1.5 cm,單瓜質量500~800 g,成熟老瓜披蠟粉。
2.1.2 父本‘梅花的選育 父本‘梅花是2002年選自汕頭地方毛節瓜常規品種,后經6代系譜選育而成的穩定自交系。‘梅花表現中熟,生長勢強,瓜圓筒形,嫩瓜長18.0~20.0 cm,橫徑7.5~8.0 cm,果肉厚度約2.0 cm,單瓜質量600~1 000 g,成熟老瓜披蠟粉。抗病能力較強。
2.2 選育經過
2009年共配制組合18個,2010—2011年春季在廣東和利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南灣種植基地露地栽培,進行組合篩選,‘甜寶ב梅花組合因生長勢強、坐瓜率高、甜度高、品質優良、抗病能力強,綜合表現突出而成為優選組合。2012—2013年在廣東省汕頭市、潮州市、揭陽市種植基地進行品種比較試驗,確定該組合以豐產穩產、商品性優良、抗病能力好等諸多優勢,受到種植戶的好評和喜愛,符合育種目標,最終把該節瓜品種命名為‘花玉女節瓜。2017年秋季和2018年春季參加廣東省節瓜品種區域試驗。2019年通過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粵審菜20190008。
3 試驗結果
3.1 品種比較試驗
2012—2013年在廣東省汕頭市、潮州市、揭陽市種植基地進行品種比較試驗。試驗方法采用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面積為20 m2,起畦種植,畦寬1.7 m(包溝)、長12.0 m,四周開排水溝,保護行為同品種延伸。春栽株距40 cm,行距 70 cm,每小區62株;秋栽株距35 cm,行距70 cm,每小區72株;均采用營養缽育苗后移栽,地膜覆蓋,搭架棚架,其他田間管理按常規進行。以‘寶玉為對照。試驗結果表明,‘花玉女產量顯著高于對照,2012年秋季‘花玉女平均每667 m2產量2 787.8 kg,比對照‘寶玉增產9.6%;2013年春季‘花玉女平均每667 m2產量2 787.8 kg,比對照‘寶玉增產9.6%(表1)。
3.2 區域試驗結果
3.2.1 前期產量、總產量比較 2017—2018年‘花玉女參加廣東省節瓜品種區域試驗,參試品種由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統一征集[7],再由各試驗單位承擔(共10個),分別為廣州、湛江等2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深圳市農業科技促進中心,汕頭市白沙蔬菜原種研究所,高州市良種繁育場,惠州、韶關、佛山、肇慶和江門等5市農業科學研究所。2017秋季節瓜品種區域試驗影響因素:納入數據匯總統計的有效試點數共9個。高州市良種場節瓜收獲后期早衰嚴重,其試驗數據不納入匯總統計。2018年春季節瓜品種區域試驗影響因素:其中納入數據匯總統計有效試驗共8個,汕頭、江門前期受不良氣候影響嚴重,其數據不納入。田間設計采用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面積20 m2,2畦4行區,畦寬1.7 m(包溝),雙行條植或穴播,春季行株距60 cm×35 cm,夏秋季行株距60 cm×30 cm。2017年秋季試驗各地從7月下旬至8月中旬播種,9月初開始采收。2018年春季從2月上旬至4月中旬播種,3—4月定植,5月開始采收。以‘寶玉作對照。試驗結果表明,秋季‘花玉女667 m2前期產量1 679.9 kg,較對照顯著增產9.7%;總產量為3 652.6 kg,與對照持平。春季‘花玉女667 m?前期產量1 518.9 kg,較對照減產5.9%;總產量為3 912.9 kg,比對照顯著減產6.6%(表2)。
3.2.2 區域田間性狀調查 由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統一試驗,田間試驗設計、試驗方法和調查記載項目和標準按《廣東省農作物品種試驗辦法》規定執行[8]。區域試驗表明,‘花玉女植株生長勢強,分枝性中等,一致性好,肉質致密,抗逆性強,田間表現耐熱性、耐寒性、耐澇性和耐旱性等均為強,和對照品種的抗逆性表現相當[9]。
3.3 品質
2018年春季委托廣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農業環境與農產品檢測中心對‘花玉女進行品質指標測定。結果表明(表3):‘花玉女粗蛋白質量分數0.496%,維生素C質量分數212 mg·kg-1,可溶性固形物質量分數3.0%,與對照‘寶玉品質相當。5月18日果實商品成熟期由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組織有關專家進行現場感觀品質鑒定。‘花玉女外觀得分84分,食味得分86分,總得分85分,與對照‘寶玉(外觀、食味、總得分均為80分)味道更佳。
3.4 抗病鑒定
2018年春季委托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對‘花玉女進行室內苗期人工接種抗病性鑒定,鑒定病害為疫病、枯萎病。鑒定結果表明,‘花玉女中抗疫病,高感枯萎病;對照‘寶玉感疫病,高感枯萎病。
4 品種特征特性
‘花玉女節瓜屬江心類節瓜雜交1代品種,植株生長勢強,分枝性中等,葉片綠色。從播種至始收春季70 d、秋季56 d,延續采收期春季36 d、秋季35 d,全生育期春季106 d、秋季91 d;第1朵雌花著生節位9.5~11.2節,第1個瓜坐瓜節位10.0~11.9節。瓜呈長圓筒形,瓜皮青綠色,無棱溝,花點稍大且數量相對較多、麻點明顯,肉質致密。瓜長22.3~22.6 cm,橫徑6.94~7.18 cm,果肉厚度1.79~1.87 cm。單瓜質量667.2~704.1 g,單株產量1.84~2.45 kg,商品率95.7%~96.1%。耐熱、耐寒、耐澇和耐旱性強,中抗疫病,高感枯萎病(見彩插8)。
5 栽培技術要點
(1)適時播種:‘花玉女節瓜適于華南地區1—8月播種,土壤10 cm處溫度穩定在14 ℃以上可移植。(2)密度:667 m?育苗移栽用種量50~75 g,直播用種量100~125 g;人字立架栽培667 m?定植1 100~1 300株,棚架栽培 667 m?定植700~800株。(3)植株調整:瓜蔓長50 cm時及時搭架,剪除離地面50 cm以下的側蔓。早春栽培建議前期采用人工輔助授粉,及時摘除畸形瓜和蟲害瓜,主、側蔓均可坐果,中后期留側蔓坐果。(4)肥水管理:重施有機肥作基肥,定植初期勤施薄施追肥,適當控制水分,保持一定的生長勢,開花結果后追施重肥1~2次,保持土壤濕潤。(5)病蟲害防治:注意防治疫病、白粉病、枯萎病等病害和薊馬、蚜蟲、粉虱等蟲害。(6)適時采收:嫩瓜采收期為授粉后12 d左右,老瓜采收期為授粉后25 d左右[10]。
參考文獻
[1] 魏佑營,張啟沛,王樹常,等. 節瓜一代雜種山農 1 號的育成[J]. 中國蔬菜,1997(2): 27-29.
[2] 黎炎,盧發仕,梁益珍,等. 賀州市供粵港澳節瓜栽培模式及主栽品種介紹[J].長江蔬菜,2020(1): 14-16.
[3] 陳碧琳,邱漢林,葉曉青,等.嶺南名優蔬菜栽培技術[M].廣州:科學普及出版社廣州分社,1989:142.
[4] 彭慶務,何曉明,謝大森,等.優質豐產節瓜新品種‘玲瓏的選育[J].熱帶作物學報,2014,35(1): 28-32.
[5] 劉彩聯. 2017年廣州市節瓜品種比較試驗初報[J]. 熱帶農業工程,2017(11): 9-11.
[6] 姚金曉,楊飛,王呈陽,等. 舟山地區節瓜早春設施高效栽培技術[J].安徽農業科學,2018,46(24): 45-46.
[7] 丁良梅,羅德濤,丁成章,等. 2017年秋季節瓜品種比較試驗[J].農業科技通訊,2019(1): 96-98.
[8] 彭慶務,何曉明,劉文睿,等.節瓜新品種豐冠 3 號的選育[J].中國蔬菜,2017(9): 71-73.
[9] 陳木溪,陳坤豪,鄭漢藩,等.苦瓜新品種早翠的選育[J].中國蔬菜,2020(11): 101-103.
[10] 熊俏,楊建明,李國英,等.水果節瓜雙藤搭架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瓜菜,2019,32(7): 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