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峰 吳平 張蕾琛 應泉盛 王毓洪 黃蕓萍 朱衛
摘? ? 要: 設施網架小果型西瓜-大蒜套種輕簡化栽培模式通過設施內套網架,春、秋兩季生產小西瓜,秋季套種大蒜,翌年采收青蒜苗,利用大蒜分泌物抑制土壤有害菌,減少病蟲害發生,減少農藥使用量;利用網架減少生產環節,減少單位面積勞動力投放,節省生產成本,充分利用溫光資源,提高單位面積復種指數,提高單位面積土地產出,增加比較收益,對可持續農業、生態農業和農旅結合均有示范推廣和產業引導作用。
關鍵詞: 小西瓜; 大蒜; 設施; 嫁接; 套種; 輕簡化栽培
中圖分類號: S651+S633.4 文獻標志碼: C 文章編號: 1673-2871(2021)01-096-03
西瓜是浙江省重要的經濟作物,常年栽培面積穩定在6.66萬hm2[1],其中小西瓜由于口感細膩、甜美多汁,深受消費者喜愛,同時其生育周期短、比較效益高,也已成為全國各地農業產業升級和高效經濟作物種植模式的首選作物[2]。小西瓜栽培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其勞動力成本占小西瓜總產值的50%左右[3],在勞動力短缺的大背景下,需要轉型升級。設施網架小果型西瓜-大蒜套種輕簡化栽培模式通過設施內套網架,春、秋兩季生產小西瓜,秋季套種大蒜,翌年采收青蒜苗,利用大蒜分泌物抑制土壤有害菌,減少病蟲害發生,減少農藥使用量[4-5];利用網架減少生產環節,減少單位面積勞動力投放,節省生產成本,充分利用溫光資源,提高單位面積復種指數,提高單位面積土地產出,增加比較收益,對可持續農業、生態農業和農旅結合均有示范推廣和產業引導作用[6-7]。
1 栽培模式
小果型西瓜春季栽培于12月底至1月中旬育苗,2月初至2月下旬定植,4月底至5月中旬開始采收,7月初至7月中旬采收完畢;秋季栽培于7月中旬至7月底育苗,8月中下旬定植,10月中下旬采收完畢;套種的大蒜8月下旬種植,青蒜在春節期間上市,一直持續到5月。
2 土壤處理和網架搭建
2.1 土壤處理、整地
夏季高溫悶棚在小西瓜春秋兩季中間進行,氣溫達到30 ℃以上,處理時間為30 d。根據土壤酸堿度,pH<7的土壤667 m2均勻撒施50 kg石灰氮,pH>7的土壤667 m2均勻撒施1 kg高錳酸鉀,并施用有機肥1 000~1 500 kg,深翻到土深30~40 cm為宜,用舊的塑料薄膜覆蓋地面,大棚全部密閉,灌水消毒,消毒30 d后667 m2土地施用復合肥(m氮∶m磷∶m鉀=15∶15∶15,氮以純氮計,磷以五氧化二磷計,鉀以氧化鉀計,后同)50 kg,過磷酸鈣25 kg,硼砂1 kg和谷樂豐微生物菌劑25 kg,均勻撒施,用平整機進行平整[8]。
2.2 鋼管網架搭建
采用長度為5 m、厚度為1.2 mm的鋼管搭建寬度3.0 m,高度2.5 m,間距0.4 m的鋼架,配有5.0 m寬、網格孔隙為10 cm×10 cm的12股塑料栽培網,長度與大棚長度一致。
2.3 開溝覆膜
在網架內用開溝機平行大棚走向開3條寬0.4 m、深0.3 m的溝,將網架內土地分割成4個2.0 m寬的小畦,每個小畦采用覆膜機覆銀灰色地膜,一次整地施肥覆膜,秋冬和早春兩季使用。
3 西瓜輕簡化栽培技術要點
3.1 品種選擇
砧木品種選用嫁接親和力好、共生性強、生長勢中等、根系發達、耐逆性好,如 ‘綠壯士‘思壯7號;小果型西瓜品種選用品質好、抗性強、產量高,如紅瓤西瓜品種可選用‘夢月‘蘭蕙‘拿比特‘黑妮等,黃瓤西瓜品種選用‘蘭芯‘小蘭‘京闌等。西瓜和砧木種子采用干熱處理,以預防黃瓜綠斑駁病毒病。
3.2 嫁接育苗
砧木種子提早15 d播種,砧木種子拱土后播西瓜種子,待西瓜子葉未平展時進行頂插接。嫁接后白天氣溫保持在25 ℃、夜溫保持在18 ℃,土壤溫度在15 ℃;空氣濕度前3 d達到95%以上,3 d后控制在70%;采用紅藍光LED燈(光照強度250 μmol·m-2·s-1)距離15 cm補光。10 d后當新葉發生時按正常苗管理。
3.3 移栽
小果型西瓜嫁接苗春季苗齡一般在40 d左右,秋季苗齡一般在20 d左右,在網架兩側呈“Z”字形種植,株距為0.5 m,用蔬菜苗載器定植,澆320株。畦面上插小拱架,搭建小拱棚,春季加蓋大棚膜,秋季加蓋遮陽網。
3.4 整枝綁蔓
西瓜生長到8葉1心時,去除頂端生長點,伸蔓后選留4條健壯側蔓,當瓜蔓0.4 m時及時引上網架,用綁蔓機固定,當瓜蔓到達1 m時進行二次固定,之后瓜蔓自行攀爬,不用固定,不整枝。
3.5 田間管理
3.5.1 溫度與濕度調控 采用電動卷膜機進行大棚側膜卷膜、放膜,白天氣溫控制在28 ℃左右、夜間15 ℃左右。小西瓜生育期相對濕度保持在50%~60%。
3.5.2 水肥管理 小果型西瓜整個生育期共追肥3次,伸蔓期、膨果期滴灌追施高鉀復合肥(m氮∶m磷∶m鉀=13∶5∶42)25 kg,在采收前7 d停止水肥,防止裂果。
3.6 蜜蜂授粉
蜜蜂選擇耐高溫性好的品種,如平湖黑蜂[9],在西瓜初花期667 m2放入1個蜂箱,每個蜂箱由1只蜂王和6 000只健康蜂組成,蜂群需要在大棚適應10 d左右,待西瓜第2朵雌花開放,7 d內即可完成授粉。
3.7 選果與保果
選擇外形美觀的果實,摘除畸形果,根據授粉時間采用不同顏色的網兜套瓜,并用定制S型掛鉤將網兜懸掛在栽培網上。
3.8 采收
授粉時間通過不同顏色網兜進行區分,以便于及時采收,防止出現生瓜上市或過遲采摘。
4 大蒜栽培技術要點
4.1 品種選擇
大蒜主要是采收青蒜苗,宜選用高產、抗病、早熟的大蒜品種,如‘杭州白蒜‘余姚白蒜。
4.2 播種
播種時,把蒜種瓣豎直密排在大棚網架兩側的畦上,畦寬1.5 m,蓋土3 cm,澆透水后再覆基質1~2 cm。
4.3 培土
在蒜苗基本出齊,葉還未展開時,澆水1次。水澆透后,上覆1層基質或碎草,厚5 cm左右。如蒜苗長出覆土后可再撒1層覆土,保證蒜苗假莖的長度,提高蒜苗的產量。
4.4 田間管理
4.4.1 溫度調控 青蒜苗適宜生長氣溫為13~20 ℃,超過20 ℃通風降溫,低于13 ℃加蓋薄膜。溫度過高,蒜苗很易發生徒長倒伏,影響產品質量;溫度過低,蒜苗生長遲緩,影響上市期。
4.4.2 水肥調控 出苗后即噴1次0.1%的磷酸二氫鉀。待蒜苗出齊后,滴灌沖施復合肥(m氮∶m磷∶m鉀=15∶15∶15)10 kg。采收后長出新葉,追施1次復合肥。
4.5 收獲
在離地面1 cm左右處收割,收割時勿傷蒜瓣,收割后立即澆水追肥,促進植株生長。第3次收獲時,連根拔起采收。
5 病蟲害防治
以西瓜病蟲害防治為重點,西瓜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白粉病、霜霉病、病毒病、灰霉病、根腐病等,大蒜病害主要有葉枯病、莖腐病、紫斑病、細菌性軟腐病、灰霉病、銹病等;西瓜蟲害主要有蚜蟲、煙粉虱、斜紋夜蛾、紅蜘蛛、薊馬、潛葉蠅等,大蒜蟲害主要是蒜蛆。
5.1 物理防治
采用60目防蟲網封閉通風口,懸掛黃板和藍板誘殺煙粉虱和薊馬,安裝太陽能性誘劑誘殺燈誘殺害蟲。
5.2 化學防治
在授粉蜂群移出大棚后,采用彌霧機噴施低毒低殘留且對蜜蜂無毒或低毒的藥劑,按照農藥說明書的低濃度使用。禁用吡蟲啉、氟蟲腈、氧化樂果、菊酯類等農藥。
5.3 生物防治
釋放蘇云金桿菌防治斜紋夜蛾,釋放麗蚜小蜂防治白粉虱、釋放撲食螨防治各類害螨。
6 經濟效益
設施網架小果型西瓜栽培技術從2014年開始,設施網架小果型西瓜—大蒜套種輕簡化栽培模式在之前基礎上進行了創新和完善,從2017年開始在浙江省杭州、寧波、湖州、紹興等地示范推廣,截止到2020年示范面積達80 hm2左右。設施網架小果型西瓜-大蒜套種輕簡化栽培模式西瓜一年兩季種植采收3批,大蒜隔年采收,按照2019年的市場價格進行計算,小果型西瓜平均667 m2產量約5 400 kg,1 kg平均售價6.0元,667 m2產值3.24萬元;大蒜(采收青蒜)平均667 m2產量約1 500 kg,1 kg平均售價5.0元,667 m2 產值7 500元,合計667 m2產值39 900元,經濟效益可觀,生態效益顯著[10]。
參考文獻
[1] 張華峰,胡美華,王毓洪,等.浙江省西甜瓜產業現狀問題和對策[J].浙江農業科學,2019,60(5): 711-714.
[2] 張華峰,佘國興,古斌權,等.設施網架小果型西瓜—草莓套種輕簡化栽培模式[J].長江蔬菜,2018(7): 25-27.
[3] 馬江黎,孫興祥.西瓜雙株簡約化栽培技術及其推廣應用[J].中國瓜菜,2018,3(12):57-58.
[4] 吳紹軍,孟佳麗,沈虹,等.間套作大蒜對大棚連作西瓜生長及土壤生物學特性的影響[J].江西農業學報2020,32(5): 13-20.
[5] 吳會芹,董林林,王倩.大蒜對日光溫室黃瓜生長及土壤生物學特性的影響[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11,16(3): 95-99.
[6] 張華峰,郭煥茹,張蕾琛,等.設施嫁接小果型西瓜輕簡化栽培技術[J].中國瓜菜,2018(4): 43-45.
[7] 胡美華,楊鳳麗,佘國興.嫁接小西瓜大棚網架高效栽培技術[J] .中國蔬菜,2015(7):84-86.
[8] 王毓洪,高天一,張華峰,等.設施西甜瓜連作障礙綜合防控技術[J].中國蔬菜,2018(11): 81-84.
[9] 張華峰,蔣云飛,張蕾琛,等.不同授粉方式對南方設施西甜瓜授粉效果的影響[J].湖北農業科學,2018(6): 62-67.
[10] 張偉,張艷玲.大蒜-西瓜-三櫻椒間作套種高效栽培技術[J].中國蔬菜,2013(21): 55-57.